APP下载

充分发挥教材资源,有效衔接五年级英语教学

2015-12-08胡政艳

英语教师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教师

胡政艳

充分发挥教材资源,有效衔接五年级英语教学

胡政艳

新学期,顺义区小学英语教材全面改版,作为英语教师,研读教材,把握重难点,找到北师大版和北京版两套教材的契合点,做到无缝对接是必要的工作。以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材为切入点,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理解新教材特点、对两套教材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思考突破新知的方法等方面对做好两套教材的衔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力求做到充分发挥两套教材资源,实现五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教材资源;有效衔接;英语教学

2014年9月,顺义区1~6年级全部更换新教材,接到此讯息,教师们不仅自己感觉有点儿无从下手,也不禁为学生而担心:五年级的学生,学了四年的北师大版教材,能够适应新教材吗?能进行知识与能力方面的顺利衔接吗?这批五年级的学生,前四年学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对教材的体系、板块、任务和人物等都比较了解和适应,而新教材是另一种知识体系,板块呈现的方式不一样,教学要求不一样,教学内容也不是在这批学生的已知基础上的有序构建,这些势必引起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因此,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研读教材,把握重难点,找到北师大版和北京版两套教材的契合点,做到无缝对接是必要的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新教材特点,对两套教材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思考突破新知识的方法,才能做好两套教材的衔接工作。

一、理解新教材的特点

(一)站在教师的角度理解新教材

通读教材后不难发现北京版教材无论是故事人物的设定,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都突出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教材除了一些练习板块,每课时都包括两个重要的板块:Listen and say和Listen,look and learn,这两个板块均是针对主要功能句型和词汇的学习,功能结构非常明显,重点比较突出,同时每课仅有两幅背景图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自主收集或创编一些补充性的教学资源,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发散、创新的空间,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教材融入了很多中西方文化的内容,这是师大版教材相对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教育部2011)。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素材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对话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新教材

1.新教材为多轮对话形式,整体篇幅较短,相对于师大版教材来讲,呈现的内容量减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2.学生的原有认知并不是空白的,经过四年北师大版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能力,这些基本知识经验和方法,为学生适应和学习本册教材提供了良好的储备。

3.同为板块的编排模式,但是两套教材学习内容不同,各版块的学习要求也不同。师大版第一课时的故事对话,要求学生理解、朗读、表演和尝试复述,但这是在整个单元学习完了之后的要求,而京版教材每个单元分为4课时,每个课时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所以学习目标的课时性体现得更为明显些。如果在教学中,有些课时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教师在力求课时达标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课时之间内容的递进关系和复现率较高的特点,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帮助学生在达成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单元目标。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开学的第一节课,出示学习板块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前行,学习就有了方向。

二、梳理知识体系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把北师大版教材1~4年级(程晓堂、王蔷2005)和京版教材(胡壮麟2013)五年级上册的所有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围绕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五年级的教学任务按照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分成两大类,并把未知分为学生的易知和难知。现将学习单元见(见表1)按照话题、功能句型和词汇进行了梳理。

表1:学习单元梳理

表1:学习单元梳理

三、思考突破新知的方法

梳理后,教师会发现,每个单元都有新知,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传授新知的方法,Unit 3、Unit 5两个单元的话题学生在之前师大版教材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同时每个单元又容纳了很多新词汇,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障碍点,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设计好这两个单元的教学策略。

Unit 3的话题为festivals,主要谈论了Mid-autumn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和Halloween三个节日,谈论了各个节日相应的When,activities和special food.同时还涉及到了Spring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Thanksgiving Day,Easter,Christmas等6个节日,这6个节日编者安排在这里是为了复现,是在京版的低中年级教材中出现过,但对于学了四年北师大教材的五年级学生来说,这9个节日全是新知。另外,谈论这些节日所涉及到的月份词、序数词和季节词,是新教材作为已知内容呈现的,而对于这些学生是未知的。教师如何能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填补这一部分的information gap成为了急需思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Unit 5中涉及了大量关于国籍和很多地理、人文性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生词很多。这些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花心思、巧突破的难点:

(一)针对语言知识的学习难点

对于学生未知的序数词,月份和季节三类词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语言学习循序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教师可以采取提前渗透,集中学习,课后归纳的几个步骤突破难点。

1.提前渗透,分散难点。从学期初开始,采取歌曲呈现的形式,每天的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播放有关此类知识的歌曲或歌谣,让学生反复听唱来突破难点。还可以采取课上口语交际的形式。如:What’s the date?It’s...在9月1日开学时,每节课的口语交际中逐步渗透序数词和月份词,并每天把日期写在黑板上,让这些难点反复和学生见面,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这样不断地复现就能把陌生的变成熟悉的,熟悉的就是简单的,等到学生学到这个单元时,就不会感到吃力了。

2.集中讲解,突破难点。教师还可以借鉴北京版三年级第五册的有关节日、月份、序数词的学习板块来集中学习,再次突破难点。集中学习这些词汇,能够很好地与本册教材实现对接。

在课堂中巧设活动,如可以模仿北京台状元榜节目,组织开展“单词联想“活动,例如给出几个相关的单词,让学生根据单词之间的联系,猜是哪个月份、季节、节日等。

(1)rain,hot_________Which season is it?

(2)knock on the door,trick or treat_________

Which festival is it?

3.后期学习,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把有意义的归纳词汇。像月份、季节、节日词汇类。如:常用的There be句型。

(1)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They’re...(2)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They’re...节日词汇的归纳还可以借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脑图,教师上课时的板书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每个节日。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特点,脑子中既有了如何描述一个节日的概念,又为12课的读写课做了充足的准备。另外,思维导图的学习更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好方法。

(二)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难点

Unit 3、Unit 5两个单元除了要处理未知词汇的学习,还要适当补充和渗透节日文化和地理文化背景知识。

1.渗透节日文化背景知识

(1)在Unit 3,Lesson 11的Listen and say板块中,Mike和Maomao谈论万圣节的情景。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很显然这幅背景图片不能为学生提供可以理解对话的信息,针对处理文本信息与图片信息差,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氛围,提供视频和图片来支撑本节课的文字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对话。

(2)关于节日单元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变得灵活和开放。首先,全班按照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春节、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分成9个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汇报介绍这些节日。(做PPT、手抄报、表演等)然后全班一起汇报,交流。另外,还要注重活动的后续安排,让学生的思考留下痕迹,让学生把关于节日的信息整理好或是制作节日年卡,翻开节日年卡,一年的所有节日及节日介绍一目了然;或是做成节日贺卡,在对应的节日送给家人老师和同学,学生也会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2.渗透地理文化背景知识

在多年使用北师大版教材过程中,教师都积累了不少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适当整合这些教学资源,把所熟悉的北师版教材中学生喜欢的,有效的活动迁移到现在的课堂中,以旧带新,用学生熟悉的话题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如:歌曲、故事、课件。

(1)本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功能句型并不难,Lesson 15课中的Where are you from?的功能用语是学生在北师版教材二年学习过的。教师可以直接导入呈现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进入到本课的学习,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全世界瞩目的足球世界杯,2014年刚刚结束的南京青奥会,在这些体育赛事中国旗就是国家的象征,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收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利用班级文化墙,建立地理知识的积累库。五单元的学习中涉及了国名、国旗和大洲,学生对于这些内容都是比较陌生的,对于地理和文化知识缺乏的学生,课上自然难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为此,教师可以收集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源,相信会对本单元的教学有所帮助;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这些为教学注入了新的能量。

另外,在走廊或班级里建立这样的地理知识库,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看下面的小袋子里是“太平洋地理知识库”“大洋洲地理知识库”等,内容可以是这个国家的动物、植物、风土人情,也可以是这个国家的特殊节日、矿产资源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看看,这样学生们就多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拓宽学习渠道的同时,提高了其学习效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师可以进一步开发教材,将原有教材的内容或呈现形式更生动、更充分地用起来。所谓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种性格,同样的教材内容,因为每位教师解读的角度不同,处理的方式也可能千差万别。但最终目标是用好教材,做好学段的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引用文献

程晓堂,王蔷.2005.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供一年级起始用)二年级上下册[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堂,王蔷.2005.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供一年级起始用)三年级上下册[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程晓堂,王蔷.2005.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供一年级起始用)四年级上下册[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T].北京:北京出版社.

教育部.2011.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信息:101300,北京,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教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师如何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