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传统文化不能搞“绝对主义”

2015-12-07常卫国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9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弘扬中华

文/常卫国

当前,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一个新热点,迎来一个新热潮。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解决好一些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有两个极端倾向。有的是持“全盘抛弃”态度,认为时代不同了,传统文化是过去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没有必要去了解。有的则与此相反,持“全盘接受”态度,认为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好东西,拿来用就是了。这些是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须着力防止的“绝对主义”态度。

我们是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人该怎么看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去掉“绝对主义”,科学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传统文化观。我们是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从来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我们还要懂得民族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我们讲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文化,不是独指儒家思想,而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各方面思想文化的丰富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科学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重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何谓“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

何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弘扬中华
弘扬爱国精神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