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斯陶芬贝格与1944年7月20日政变

2015-12-06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文包贝格政变

杨 鑫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初探斯陶芬贝格与1944年7月20日政变

杨 鑫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各种抵抗运动此起彼伏,其目的是要终结希特勒的性命,结束纳粹德国的统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计划的失败。1944年7月20日由斯陶芬贝格主导的暗杀计划终于付诸实施,炸弹如期爆炸,虽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希特勒仅受轻伤,这次政变再度失败。本文通过叙述这一历史事件探讨的重点是斯陶芬贝格参与政变计划的原因和为什么政变计划会失败以及失败后参与密谋军官的命运等一些问题。

斯陶芬贝格;7·20 事件;失败原因;影响

一、引言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纳粹德国败亡已定;东线战场上,希特勒一意孤行要求数百万德军将士做困兽犹斗充当战争炮灰,因此国家的精英分子为了挽救即将走向灭亡的国家策划了一系列政变计划,但是由于时机的不成熟都最终失败。同年7月,由斯陶芬贝格主导的暗杀计划最终实施,炸弹也如期爆炸,但是结果是希特勒并没有被炸死。这一事件后希特勒立即对部队实施了大清洗,密谋集团的军官大部分被处死,反抗运动遭到失败。

二、斯陶芬贝格及参与政变的原因

(一)斯陶芬贝格出身

斯陶芬贝格出身于一个具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其生长环境颇具自由思想。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历过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因此斯陶芬贝格属于传统精英阶层。

(二)斯陶芬贝格对纳粹运动的认识及态度的转变

1926年,19岁的斯陶芬贝格选择了从军报国之路。他决定进入军官学校成为职业军人,后来他加入了一个精英骑士团并与1930年被擢升为中尉。

他第一次对第三帝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是1938年纳粹党为迫害犹太人而掀起的的“水晶之夜”。这件事的发生使他降低了对纳粹主义的热情,他认为这是对德国的背叛。

特别是占领法国后,他希望能与法国合作但是德国征服了法国。因此,他对德国在法国的占领政策十分不满。1941年冬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军损失惨重,这使得他对纳粹政权彻底失望。最令斯陶芬贝格感到失望的是党卫军在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的灌输下,对苏联占领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

(三)斯陶芬贝格加入密谋集团策划政变

斯陶芬贝格耳闻目睹了东线战场的暴力行径后,严厉批评了德国的对苏政策。因此他开始了用社会公正来衡量德国的未来。因此从1942年下半年起,斯陶芬贝格已经考虑暗杀希特勒的问题了。1943年4月斯陶芬贝格在突尼斯战场上身负重伤。于8月被调回柏林在国内驻防军任参谋,并与后备军参谋长奥尔布莱希特将军取得联系,正式加入以总参谋长贝克将军为核心人物、副总参谋长哈德尔将军、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局长前海军上将卡纳里斯等一批中高级军官参加的反抗阵营,并逐渐成为了军中抵抗组织的核心成员。

(四)政变行动的失败

1944年7月1日,斯陶芬贝格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司令弗洛姆的参谋长,这使得斯陶芬贝格有了参加希特勒会议的机会,这使刺杀希特勒完全成为了可能。

反抗阵营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决定采取行动。斯陶芬贝格于7月6日、11日和15日进行了三次暗杀尝试,他希望能够把包括希姆莱在内的纳粹高官全部铲除,最终他不得不放弃这三次机会。终于在7月20日斯陶芬贝格利用去总部开会的机会,与自己的副官带着装有定时炸弹的公文包到达了狼穴大本营。

在抵达狼穴后,斯陶芬贝格以去洗手间换一件衬衫为借口,带领他的副官进洗手间开始组装定时炸弹,并将炸弹调至十至十二分钟后爆炸。由于凯特尔派其副官来催促,使得斯陶芬贝格只带着一枚设置好起爆时间的炸弹进入了会场,而炸弹就放在了他的公文包里。

在进入会议厅后,斯陶芬贝格趁机靠近了希特勒,顺势将公文包放在了桌脚旁,后又以必须要接一个电话为由离开了会议室,但是一位与会者踢到了公文包便将它推到了粗橡木桌的底座后面。炸弹在十二点四十五分钟爆炸,爆炸炸死四人,在场的二十四人受了伤,希特勒因桌面的保护仅受轻伤,会议室却因爆炸陷入了一片混乱。

斯陶芬贝格在逃离狼穴赶到战争部后,命令马上实施政变计划,然而奥尔布里希特则要确定希特勒死亡后才会采取行动。最后在得到希特勒没死的消息后形势发生了逆转,参与暗杀计划的密谋的主要人物被全部逮捕。至此,军内密谋集团就此消失。

结语

全面战争开始后,在西线对中立国家的侵略和法国的占领政策使得德国在国际上十分孤立,部分军事将领已经认识到参加反抗阵营的必要性了。在东线战场上,对波兰和苏联的侵略使参加反抗阵营的军官开始增加。党卫军在东线占领区对平民和战俘的屠杀引起了国防军军官的反对,因此以斯陶芬贝格为代表的反抗军官开始了密谋刺杀希特勒的军事计划,然而刺杀计划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失败。

[1]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忠武.德国现代史(1918—1945)[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

[3]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

[4]Ritter,Gerhard,The German Resistance,tr.by R.T.Clark[M],New York1970.

[5]Gordon A.Craig,Germany 1866-1945[M],New York1978.

[6]V.R.Berghahn,Modern Germany.Society,Econmy and Politics in the TwentietyCentury[M].Canbridge.1987.

杨鑫(1990-),男,山西忻州,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二战德国史和德国城市化。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项目(批准号:13CSS018)。

猜你喜欢

公文包贝格政变
朔尔茨的公文包用了近40年
朔尔茨出访必携的公文包,用了近40年
公务员真的人手一个公文包吗?
速滑大师顿贝格
偷画的人
爸爸的公文包
新国王马文·贝格利
土耳其历年政变简史(下)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一份保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