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2015-12-05乔春霞许晓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乔春霞 许晓平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方法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适应现时代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性质,教学方法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00-02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完成教学内容的师生互动活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方式、手段与途径。“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教学方法是由若干教学方式构成的,教学方法是具体教学方式的总和,同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1]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方法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关联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历史性,其改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条件的限制。同时,教学方法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和创新。

一、新世纪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就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人们要适应这一时代特征,就必须既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又要具有为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所必需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大学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并且在提高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1.提倡发现法,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新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度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的爆炸和更新迅猛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学方法也就必须进行相应变革。如果说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那么现代教学方法则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提倡发现,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在自主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是指心理学中所说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实验证明:愉快的情感会促进感知的敏感程度,使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活跃。反之,消极的情感则会阻抑认知活动的开展,导致智力活动迟钝。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知识的传授和识记,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现代教学方法则强调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3.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有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应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浩瀚,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学方法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采用的是激发引导、精讲解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教法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这些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教法和学法相互统一、融合起来。

4.强调教学方法改革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个体创造力的源泉。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是重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个性的差异,人们在共同的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彼此差异,形成了人们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构成了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个性等。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水平,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把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选择和运用最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

5.注重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不同的教学方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各有侧重和局限,要增强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既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活动的完整过程,对教学过程加以综合分析与研究,同时也要细致分析教学活动各个组成阶段的特点,以及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如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师生能力等。只有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教学的功能和效果。

二、改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现实与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过,在现实的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觉得这些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且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在思想上不太重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教师比较陈旧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方法、抽象的教学内容等方面也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1.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扮演课堂的主角,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将人视为灌输的对象,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程式化,这样,教学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的是教导和指引,而不是灌输。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和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目标的确定、知识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授课方式等教学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应体现以人为本。

2.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一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尤为重要。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接受,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处在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对此,应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原则,树立学生是教学中心的新理念。”[2]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正处于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得到他人认可的强烈心理需求,希望彰显自我价值,教师要用民主和对话的方法,创设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例如,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深化学生的认识,从而实现学习主体的自我教育。

3.精炼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体系和逻辑性,会变得枯燥乏味,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联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他们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知道他们关心的问题,在教学中,把这些实际问题有机地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偏向。加强实践环节,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访问、听报告、专题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社会,将所学知识和原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完成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协作,各自发挥他们的个人才智,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和合作精神。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故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自觉主动地思考和应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取得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给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的革新和多样化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过,多媒体并非全能,有其适用的特点和特殊功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的不同要求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手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优点,避免其缺陷和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1).

[2]杨俐.角色转换: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