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2-05陈放陈莉朱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6期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型培养模式

陈放 陈莉 朱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得本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人才需求标准,则除了不断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外,还需要构建合理且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促进高校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使其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型;培养模式;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02-02

重庆市地区的发展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取得了进步,尤其当地国民经济水平发展速度十分可观,为了进一步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推动整体国家经济的繁荣,则逐渐注重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标准,并且能够为企业生产第一线创造更多的价值,由此促进重庆市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故本文以下结合国际西方先进国家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探讨创新重庆市地区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途径,由此全面提升我国国内整体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

一、高技能人才的基本内涵以及其特征

1.高技能人才的基本内涵。高技能人才是指基于掌握一定先进应用技术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其能够对重要的问题进行独立完成或解决,且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当前我国国内技能人才包括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以及高级技师等,而高技能人才中包括技师、高级工以及高级技师,一般情况下,高技能人才往往工作于基层,但是其在生产第一线活动中创造了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有较高水平的综合素质能力。

2.高技能人才的主要特征。高技能人才不仅具备有较高水平的技能,而且还具备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标准。因此,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高技能人才应具备有的基本能力,其在生产第一线活动中能够基于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且了解岗位工作环境而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而进行有效解除,由此帮助企业解除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次,专业理论掌握程度高。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标准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则高技能人才除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拥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因为专业理论基础的掌握过程中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于其他技能人才的标准。当高技能人才通过拥有较丰富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后,无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革,其均能够在扎实且丰富的理论基础下继续操作实践,由此不会被淘汰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边缘地带[1]。再次,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是指高技能人才能够具备从一线生产操作岗位转向其他管理岗位的能力,并且在岗位转换的过程中继续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高技能人才也被称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再次,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当高技能人才立足于国际人才标准需求平台,积极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以及成熟技术原理,才能够更好地在生产第一线活动中发挥其个人价值,因此,当前高校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国际人才平台而不断地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通过及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以及健全技术原理,来对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最后,拥有创新能力。高技能人才相较于其他技能型人才而言,其不仅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而且其能够面对更为复杂的生产劳动,因此,其所具备的创造能力要高于其他技能型人才,并且能够对生产一线活动中的工艺以及产品进行创新和改革[2]。

二、西方先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国际中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不同,并且其国情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使得各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呈现出共通性的特点。故本文以下将西方先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逐一介绍、分析,希望在分析的过程中能够为我国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1.启示一: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指国家政府立法支持与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的结合体,高等院校主要传授于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理论,而国家以及企业为学生提供专项技能方面的培训与支持。自从“双元制”培养人才模式的建构,德国社会以及企业得到大批合格且满足人才需求标准的人才,大大推动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不难得出,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树立“共赢”意识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标准,而且还有效增进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友好关系[3]。

2.启示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是指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在专业相对应企业进行实习的两个部分,有效地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开展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求学生们在学校内学习半年时间的专业理论知识,然后给予两个月的时间要求学生们在专业相对应的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其次,在学生们即将毕业的前半年再次对其进行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从该模式中可以得出以下总结:其中的教育思想是注重对学生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过程岗位适应能力,由此使得学生将来毕业更容易参与到生产第一线活动中而体现个人价值。

3.启示三:澳大利亚“TAFF”模式。“TAFF”是以国家政府为主导,同企业密切合作而对学生实施培训、教育的模式,其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使其具备有职业资格而满足生产劳动人才需求标准。这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体现出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学历教育,将教学的重点放置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上述几种教育模式均给我国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专业的设置需要符合国内国情以及市场实际需求,并且结合所在区域资源优势以及产业机构特点来设置相关对应专业[4]。例如:重庆市地区拥有充足的矿产资源、西部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物种基因库等,而这些资源决定该城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多样化,使得该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有效满足当地地区的发展需求。其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结合某一行业或技术岗位来进行确立,然后针对该技术岗位特点以及行业实际需求而对学生们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由此使其更好地投身于该行业生产活动中。例如:重庆市环保工程方面,需要大量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投入,才能够实现该地区的繁荣昌盛、人文和谐发展局面。

三、重庆市高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基于终身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行业之间竞争愈演愈激烈,学校与企业之间逐渐建立起合作关系,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然而从高技能人才未来成长情况来看,经过几年内时间的培养不足以成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5],因此,重庆市高职院校需要转变当前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来对专业学生们进行开展实践技能培养、教育活动。

2.基于校企合作建立系统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市地区的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优化、升级,并且引进了不少新技术,以至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只停留于传统模式上,则会出现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加合作项目,结合企业发展人才需求情况而开展教学活动,并且为人才培养模式设立目标体系,包括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等,从而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二者的优势。

3.基于校企双赢意识改变人才培养取向。在传统人才培养活动中,学校认为与企业合作是为了补充专业培养实践部分的不足点,而企业只注重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追求,以至于对人才培养部分没有融入到整体企业价值链中,最终导致所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人才标准需求,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校企双方需要建立在“双赢”共识上增加二者之间的项目合作程度,由此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最优化,最终双方均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6]。

综上所述,本文将高技能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将西方先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介绍、分析,最后,本文将重庆市高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高校教育领导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根全,张萍,宋金瓃,黄荣杰.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

[2]李欣军,马长蕊.研究生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7).

[3]郭彤颖,刘淑娟,韩凤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11.

[4]段雪峰,李姣芬,蒋英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5]何星蓉.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

[6]刘澄,丁永红,陈智慧,胡静.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5).

猜你喜欢

高技能创新型培养模式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