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人合一:孟繁禧的书法

2015-12-05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艺书法传统

杜 浩

书人合一:孟繁禧的书法

杜 浩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行书)

书法乃中国传统文化最精深之学问,近世以降,西学入侵,学科分立,其本意偏离轨道渐行渐远。

古人学问与修养始终并行不二,非关乎自身修养之技术与文艺,向来不为文人所爱。换言之,文艺之重要作用必关乎修养,此乃所有传统文化所赋予文学艺术内涵之根源,于当下解释即为传统文艺于古代社会之合法性。于此说来,气息与格调成为古人评价书法之最重要准则,内涵与形式,古人看重的是内在表现,此种由内而外的评价直指人的本质,即人与艺要合而为一,最终目标便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也。

与同乡前辈孟繁禧先生相识于恭王府,时孟先生的个展正筹划中,孟先生谦和之风度,温文儒雅之气息,让我有如沐春风,如逢春雨之感,近与之交谈,如遇魏晋之名士。后仔细翻阅先生简历,方知先生之修养与两样经典国粹密切相关,昼则京韵京腔,晚则濯砚书心,如此经年滋养,怎不有超凡脱俗之气息?传统文化之魅力如是,孟先生养乎其中,自得其乐也。

谦慎(草书)

如是观孟先生之书,则知书之妙,知吾中华文化之妙,书艺之本质亦在其中矣。

孟先生习书以“欧体”为宗,专攻一家历时数载。以“欧体”为师可谓独具慧眼,欧阳信本为初唐最得“二王”神韵之书家,习“欧体”得其笔法自可上通下达,诚可谓学书之正脉也。举凡当世以书家自名标新立异者多,然能耐心束性深究一体之妙者甚少。古之大家其书体中必蕴含艺术之大道,非深究不能得其堂奥,孟繁禧先生专精一体心无旁骛,其心力亦非常人所能及。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孟先生又兼涉行草、篆书,其草书之沉着灵动,篆书之温润洞达自然与其坚实的“欧体”功底滋养有关。以一体为宗,深究然后博涉他体,自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欧体”楷书之线条珠圆玉润,犹如王右军,此种玉质美感乃书学一以贯之之命脉,又有谁解其中真意。孟先生篆、隶、行、草线条之透彻明亮与“欧体”息息相承,真在其中,美亦在其中矣。

观其作品无不细致入微,引领读者进入一宁静平和之氛围中。孟先生自题展览名为“濯砚书心”,似有谓书法可以荡涤人的心灵之深意。这与时人大多带有献媚心态不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艺术之古今大致如此。以书艺滋养心性,观者自然能够感同身受,此乃中国传统艺术之根本。谦和儒雅、不激不励犹若孟先生之为人,亦如孟先生之书。

近年来文化复兴之命题常为众人所激,然何谓“文化”,何又为“传统”,书法之本意又为何?孟先生习书之路,孟先生于书互养之范例可否带给世人以思考。“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书法之道亦如此,孟先生书法带给人的正是此种大道,粗野与夸张(浮华)之风盛行的当世,孟先生的书法更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书艺书法传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不动了?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雄鸟比雌鸟更美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书艺之美
【书艺之美】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