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庶到贫穷的 千年转变

2015-12-05撰文语嫣

海洋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麦迪逊孟加拉罗马

撰文/语嫣

富庶到贫穷的 千年转变

撰文/语嫣

孟加拉是世界上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55%。

孟加拉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沿途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贸易、文化交往历史。历史证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还贯穿东西,加强了中国、印度次大陆、波斯、欧洲和阿拉伯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作为与中国的参照对象,印度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而印度古代史的重心是孟加拉。因为孟加拉曾经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而现在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早在中国春秋晚期,本身就在孟加拉北部的摩揭陀,统一今天达卡一带的央伽时开始,孟加拉地区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孔雀帝国最后统一的地区就是西孟加拉的羯陵伽。此后一直到英国人占领孟加拉为止,孟加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洲际集散地和绵纺织业的中心,始终保持着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南印度到锡兰一带也是富裕的,原因却仅仅是作为连接罗马与孟加拉的海上通道。

有学者认为,中国西向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不是欧洲的罗马,而是近东的孟加拉。中国的产品经马六甲抵达孟加拉后,大宗销往印度市场,小额与孟加拉的出口品再打包后,沿海岸抵达南印度喀拉拉一带(当时是车腊王国),等候一年一度的季风,再运往罗马,抵达东非的阿杜利斯(奥古斯都和提比略,都曾派兵远征该地,确保罗马商船待遇),再经罗马的附属国埃塞俄比亚的梅雷王国,经尼罗河运抵埃及。

孟加拉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当时最富裕的地区,但却是次一档的富裕地区。中国宋朝,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但是在麦迪逊的千年史中,人均GDP的评价仍然低于印度。当时印度最主要的政治力量是孟加拉为主体的波罗王朝,而北部则是臣属于波罗王朝的拉其普特人王国,旁遮普以北就是阿拉伯人和阿富汗的穆斯林。

麦迪逊之所以评价此时的印度仍超过宋朝,原因就在于孟加拉的富裕。其富裕程度至少不亚于宋朝的宋杭,人口规模是苏杭的几倍之大。(当时的孟加拉是现在的几倍大)。麦迪逊是按假定的平价购买力的GDP计算的,超出宋朝的还有日本和越南等国。其实在麦迪逊的框架中,当时的宋朝仅比北方的金蒙等国富裕,在东亚也是比较穷的国家之一。

此处不是说麦迪逊就是完全正确的,而是由此了解在国外学者的一般感性认识。麦迪逊的计算方法是有缺陷的,得出过分精确的数字,本身就很可笑。但是定性评价,宋朝时代的印度至少不亚于中国,而孟加拉的平均富裕水平超出宋朝,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孟加拉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工商业税收总是超出农业土地税收的地区。按今天东方帝国的标准,2000年前的孟加拉,就已经城市化了。

尽管今天的孟加拉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甚至似乎是世界上最无望的落后地区。但如果按照(富裕年限×富裕排名)的话,那么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中,最富裕的地区冠军将是孟加拉!尽管这个最富裕的冠军,也是近代最经常闹饥荒的冠军。了解孟加拉的富裕,才能理解克莱武的名言:“富裕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我总共拿了20万镑,今天我仍奇怪,为什么这么客气!”就是这样一个孟加拉,在英国接管孟加拉政权后,却迅速地衰落了。仅仅是在普拉西战役后十几年,孟加拉饿死2000多万人;80年后,孟加拉本土的纺织品也要从英国进口了。孟加拉占有世界棉纺织品一半以上市场的千年好光景,一去不复返了。

(责编:金希)

猜你喜欢

麦迪逊孟加拉罗马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大人们就爱操之过急
小罗马
孟加拉 难民
泥石流
麦迪逊广场花园
阳光房
大人们就爱操之过急
大人们未免都爱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