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宝垄的郑和崇拜

2015-12-05撰文刘岩

海洋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宝郑和印度尼西亚

撰文/刘岩

三宝垄的郑和崇拜

撰文/刘岩

三宝垄为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爪哇省商港和首府。华侨称垄川。临爪哇海,分新、旧两部分。人口约103万。市区沿海岸延伸5千米,是印度尼西亚仅次于泗水、雅加达的第三大港,是中爪哇省最重要的港口。三宝垄是一个繁忙的行政和贸易城市,众多办公大楼、商务中心、工业场地聚集在低地上,山麓一侧则坐落着许多带有美丽花园的房屋,是饱览城镇和海面景色的绝佳位置。城市有记载的历史是从公元15世纪到18世纪,许多迷人的古代和殖民时期的纪念碑仍旧保留至今。

这个城市与中国有着难解的情缘,处处都有华人的印记,“三宝垄”的名字就起源于中国的航海英雄——郑和。在国外用中国人命名的城市十分少见,绝无仅有的三宝垄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光荣和走向世界的勇气和气魄,在这里,华人和爪哇人继承了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共同创造了三宝垄的辉煌历史和美好现实。

相传,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南洋时,曾在这里登陆,城市由此得名。每年阴历六月三十日是郑和抵达的“圣日”,这时,全国各地的华侨华裔都要到这里参加庙会。华人对三宝垄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宝垄50%~70%的经济活动与华人有关。当地华人大多数以经商为生,商业方面主要是物资批发;工业方面则是塑料、铁皮、布匹等产品制造。

三宝垄的工业有玻璃、制鞋、电器设备、纺织、奎宁制造、木材加工、造船业等。三宝垄是中爪哇省最重要的港口,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该市制糖业发达,其出口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大米、苜蓿、蔗糖、橡胶、咖啡、茶和烟草,其中,蔗糖是出口量最高的作物。

Tinjomoyo是三宝垄市著名的娱乐中心,这里既有传统爪哇剧的表演,又有现代乐队的演出,同时这里还有出售各种纪念品的小店。市政公园占地350公顷,公园里景色优美,有山、河和峡谷。公园里有各种热带动物,是印尼闻名的热带动物博物馆。

林医生街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市,街道的名字起源于一位著名的土生华侨医生林月华,是印尼以华侨姓名命名的街道之一。黄仲涵街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三宝垄市,街道以印尼糖业大王黄仲涵(1866~1924,祖籍福建同庆)的名字命名,是印尼国内以华侨姓名命名的街道之一。

三宝垄有两处关于郑和的著名建筑,一个是传说郑和登陆地点的三宝洞,一个是后来兴建的大觉寺。据说,原来只有一个三宝洞,但当时那片土地属于犹太人所有,华人去参拜郑和需要交钱,所以后来华人就决定再修建一座祭祀的庙宇来供奉郑和。三保庙位于距三宝垄市中心西南5千米的望安山麓,背山面海,很是雄伟。经过数百年的沧桑更迭,三保庙几经烧毁,却又几经修葺扩建,可见当地人对郑和的尊敬崇拜。

相传当年郑和的船队驶抵这里时,副使王景弘病得很严重,船队被迫停泊于此。郑和率众登岸,发现一个可供栖身的山洞,遂留下10名随从,一些药物、食品和一条船,将王景弘安置于洞内疗养,然后继续航行。王景弘病好后,率随从垦殖建房,与当地女子通婚,并传播中华文明和郑和事迹,人丁渐繁,终成市镇。由于王景弘及随从去世后皆葬于斯,因名之三宝垄。当年郑和登陆的港湾,也命名为三宝港。

三宝垄保存有许多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传说当年郑和所发现王景弘曾养病的岩洞,位于三宝垄市北郊5千米的狮头山上。洞前古木参天,立有“圣山圣洞”的牌楼。洞口有一米见方,可屈身而入,内深数米,面积约达100平方米。洞旁有一水井,相传是郑和为供士兵饮用水所凿,故名三宝井.水极清澈,被视为圣水。洞中石壁上供奉有郑和神像,刻有“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寰”的对联,传说为王景弘当年率众参拜时所置。洞前建有三宝公庙,为三座中国式的殿宇。中殿供郑和塑像;左殿供一大铁锚,据称是郑和船队遗物;右殿是副使王景弘及其随从之墓。三宝公庙初建于1434年,重修于1931年,多有名人所题横匾竖联,已成为游览胜地,终日香火不绝。

郑和到三宝垄和副使王景弘病居于此,都是流传于当地的传说,国内史籍上并无记载。但郑和下西洋途中曾数次经过爪哇岛,却是有史可查的事实。不管怎样,印度尼西亚及三宝垄的华侨华人都对此深信不疑,立庙祭祀,称郑和为“可敬的航海家”、“伟大的三宝”,甚至把他作为该城的保护神来祀奉。1966年,三宝垄市政府建立纪念碑,以印尼、中、英文记载了郑和的简历及访问印尼的经过。这些遗迹、遗物、传说和活动,反映了海外赤子对华夏的深情和热爱,也显示了当地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的怀念和崇敬。

(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三宝郑和印度尼西亚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未来的家园
中药急救“三宝”
「护心三宝」如何用
郑和异闻录 出发——新大陆
印度尼西亚外汇管理概览
郑和异闻录(漫画版)
家有三宝
“岑溪三宝”有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