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形象塑造的《形体训练》课程设计

2015-12-03樊翠红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形体教学方法

樊翠红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王秦英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广东 东莞523808)

目前,《形体训练》课程是诸多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如服装表演、旅游服务、空中乘务、企业管理和酒店管理等专业,且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对该课程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设置《形体训练》课程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学生良好职业形象的塑造打下基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也开设了《形体训练》课程,该课程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尽量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下面,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对该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设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完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形体课程设置与职业形象方面的学术论文,并通过阅读形体相关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书籍,力求理论丰富。在课题的研究期间,走访了酒店管理专业方面和高等教学教改方面的专家。

2 职业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即各种感觉的再现[1]。商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是来自语言、语调和形象3个方面。其中语言占7%,语调占38%,视觉(即形象)占55%[2]。显然,形象在人际沟通中有着重要位置。

而对于职业形象,它是人在职业场合中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等内在职业素养和职业魅力的外在体现,往往通过仪表、仪容、仪态、手势、表情和言谈举止等展现出来。职业形象一般可由仪表、职业能力和职业操行3个要素作为系统性评价的标识[3]。在职场招聘中,具有良好职业形象的应聘者,能给用人单位较好的第一印象,同等条件下将获得更有利的就业机会。因此,职业形象的塑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进入职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养体现,更是未来就业竞争力的体现。同时,它也是一个组织和团体良好素质的体现,是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公众赞誉的一个基础。

形体的训练与职业形象的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形体训练通过对色彩、着装、发式、化妆及言谈、举止、礼仪等形体语言科学规范的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塑造良好个人职业形象的诸多诀窍,学会着装庄重、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同时,掌握职业礼仪规范与标准,使学生举手投足更具魅力,养成自然大方的行为举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全面完善自我形象,使内在的心灵美与外型美有机地统一,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因此,通过形体训练,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职业形象塑造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 《形体训练》课程设计

3.1 课程设计理念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酒店服务技能、酒店基层管理能力,符合酒店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管理人才。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美的形体仪态。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形体气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的专业人才。

3.2 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的定位,需要服务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选择与安排。对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从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素质教育目标3个方面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具体设置(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目标设置

3.3 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形体训练课程内容的确定将基于形体与舞蹈等肢体动作和组合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姿态、美感、体能等职业基本能力和素养。同时个性化的有机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巧妙地将职场及岗位形体礼仪和企业文化、团队拓展等内容融合在教学内容当中。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形体训练》课程(4个学期共124学时)进行安排(见表2)。

表2 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内容设置

3.4 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

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无疑是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服务的。该课程连续4个学期,且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因此,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教师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

1)课堂组织形式 主要采用“大班授课、小组教学和一对一辅导”的形式。大班授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了形体练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了职业形象意识;小组教学形式是创设职场情境,以任务为驱动,让教师提供素材,通过学生的体验、讨论、练习、实践等来达到掌握形体礼仪技能的目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客观全面分析后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做到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最优发展。同时,还融入课内练习与课外实践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体验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时,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作用。具体来说,以启发性为指导思想,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传统的语言传递、直接感知、实践活动中,引入探究式的问题和课题,使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意识和思维融入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形体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5 课程考核内容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测,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反映。形体训练课程注重过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平时成绩占50%,技术技能考评占50%。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仪表、仪容、考勤、课堂纪律和进步幅度等,技术技能考核包括形体或舞蹈姿态及动作组合或舞段、实践及运用能力等。职业形象的塑造是形体训练课程的基础目标。因此,尽管不同学期的考核内容略有不同,但都需要建立在良好职业形象塑造的基础上。

4 结论和建议

1)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基于职业形象塑造对形体训练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内容、方法等进行初步探索,使得学生在完成《形体训练》课程的学习后在心理、健身、创新能力、修养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提升,从而使该课程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

2)从职业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寻找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使形体课程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赋予了形体训练课程新的内涵,是《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3)建立完整系统的《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体系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形体训练课程标准》、《形体训练课程教学进度》、《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和不断完善,为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同时,《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践反馈也应作为该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成为下一个研究课题。

[1]廖恒 .形体礼仪课的优势与价值调研 [J].四川戏剧,2011(6):138~140.

[2]陈宝珠 .以形体训练培养高素质人才探析 [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68~70.

[3]饶世权西 .谈谈职业形象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8,44.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形体教学方法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