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筑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2015-12-02吴智慧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长泰363900

江西建材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审图纸管理人员

■吴智慧 ■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长泰 363900

基础工程又称地基工程,工程对象位于建筑的基础受力层之下,因其负载整个建筑,且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优先度最高,所以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基础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不止要确保施工质量,更要能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在这种高要求下,强有力的技术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1 建筑基础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1.1 管理心态问题

基础工程技术管理的常见心态问题有二:一是心态的轻视,二是心态的僵化。前者体现为对技术管理缺乏投入,忽视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措施的落实;后者体现为死抱旧有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放,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实际变化,导致技术和管理的脱节。

1.2 建材质量问题

基础工程对承力性能的要求极高,因此所用建材质量尤为重要。但目前许多工程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把重点放在建材成本上,过分追求价格的低廉,忽视了建材的技术标准。这种低质的建材对后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即使技术工艺到位,最终质量也达不到标准。

1.3 人员管理问题

基础工程的技术管理普遍存在人员混乱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各个建筑企业缺乏完善、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在分配技术管理人员时随意性、主观性过强。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对象之间的不匹配不仅造成了管理能效的低下,而且是一种人力上的资源浪费。

1.4 管理标准问题

近些年,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也不例外,这就要求管理标准能实现动态化、时效化。但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做不到这点,在技术已更新后依然沿用老标准,技术管理的效果完全发挥不出来。

1.5 现场监督问题

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技术管理也要落实到施工现场去。但现在部分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不愿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管理限于纸上谈兵,发现不了实际技术问题。还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处理好入场时期,开始进行现场监督时,先期的基础工程已经将要结束,造成了管理延误。

2 建筑基础工程中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 营建更加完善的技术监管系统

基础工程的流程较为复杂,而且牵涉很广,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技术监管系统来避免技术管理中的缺项、漏项。常见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如图1 所示,应依照该流程的具体步骤营建细致化的监管系统,将需要用到的技术、材料按每一个步骤划分成区块,保证需监管技术形成清晰化的脉络,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管理混乱和管理缺漏。

图1 常见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流程图

2.2 发展更高级的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的水平越高,建筑基础的质量就越好,施工时间也往往能得到缩短,有利于整体工程效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技术的进步和更新加大了技术管理的难度,新技术的引入意味着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增加了。在这个技术进步无法避免的时代,新技术一旦获得应用,相关资料务必要一式三份,分别交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实现技术管理与技术水平的同步提高。

2.3 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分工制度

建筑基础工程具有多元性,牵涉到多种专业领域,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全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不现实,因此需要更加合理、高效的分工制度,令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在最适合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此,必须从人员招募和培训阶段开始强化人员的分工制度,提升技术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组织的运转效率,保证人力资源的运用能效。本公司在长泰一中宿舍楼的工程中采用了这种综合性的分工制度,各个工程部门的工作能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4 探究更加严格的图纸会审方法

图纸会审是基础工程正式开始前的工作,因此在技术管理中经常被忽略,但事实上,技术管理人员参与进图纸会审对之后的基础工程技术管理有很大的优化作用。首先,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图纸会审能提前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将技术问题在未实施阶段防患于未然;其次,设计图纸本身是施工技术的结晶,技术管理人员通过会审图纸可以提前了解技术知识,避免了在基础工程开始后才开始了解技术知识的滞后和延误;最后,技术管理人员的参与有助于图纸会审的严格化,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消除图纸会审的缺漏之处。

2.5 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排查手段

为了强化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我们需要更先进、有效的技术排查手段,以保证及时、动态地监测和发现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漏洞。具体来说,可以引进信息化的技术管理系统,将专门的信息管理软件与管理人员的亲身入场相结合,实现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这种技术排查手段能够将发现问题、统筹问题、上报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这一系列行为的时间几乎缩减到零,避免了原本技术管理中从发现技术问题到解决技术问题的延误现象,有效削减了对工期的不利影响,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了施工时间。该手段需要较高水准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实际应用上仍处于尝试阶段。本公司在进行福建富迪塑胶有限公司宿舍楼的施工时试用了这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确能够大幅提升管理效率,缩短工期,但由于技术体系不完善,应用时也缺乏磨合,所以有接口接续不畅的现象发生,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优化改进。

3 结语

建筑工程随时代的发展体现出自身愈发现代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其基础工程的工程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新颖,这为施工技术的管理带来了难度。施工技术随工程要求而进步,相应的管理方法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因此技术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和了解最新的基础工程技术,这样才能优化技术管理措施的适性,保证基础工程质量。

[1]李金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及实施[J].建筑科技,2007(11).

[2]杨增添.关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究[J].科技风,2013(22).

[3]郭方龙.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4]朱有荣,王碧雅,陆振钿.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猜你喜欢

会审图纸管理人员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论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司法价值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时吊装研究探讨
酒店室内装修图纸深化设计浅析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会审的原则及要点
略论古代合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