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烈士牺牲经过再见证

2015-12-02武元晋苗鹏王海明

雷锋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水县刘胡兰西村

文/武元晋、苗鹏、王海明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烈士牺牲经过再见证

文/武元晋、苗鹏、王海明

刘胡兰,一个伟大的名字。她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正因为如此年轻和英勇,她的牺牲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让我们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思索:“究竟是什么信念,让一个15岁的女孩如此坚定,在牺牲面前如此从容?”

6月初,记者赶赴山西省太原市和吕梁市文水县,查阅山西省档案馆珍藏史料,对刘胡兰烈士牺牲经过进行了寻踪调查。

刘胡兰烈士塑像

一份64年前的凶手供词

面对威逼利诱,刘胡兰说:“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

在山西省档案馆填写了查档登记表后,该馆保管利用处副处长王春生为记者提供了一份《残害刘胡兰的凶手张全宝的供词》。

“这是阎锡山部队残害刘胡兰的铁证。原件珍藏在档案室里,我们向公众开放查阅的是一份复印件,记者认真翻阅,并记下供词中残害刘胡兰的经过——

1947年1月12日晨,徐得胜、张全宝和吕德芳3个匪徒,带领阎锡山部队十五团一营第二连和复仇自卫队包围云周西村,抓住刘胡兰等7人,并强迫群众200余人到村南大庙旁广场开会。匪徒张全宝问群众说:“刘胡兰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老汉说是好人,张全宝说:“你说是好人先铡你。”当时,全场群众要求放过刘胡兰等人,张全宝说决不能饶恕。接着,匪徒徐得胜宣布刘胡兰等人的所谓“罪状”。

徐得胜问:“刘胡兰,你们村中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说:“再没有只是我一个。”张全宝又说“你自白”。刘胡兰坚决不自白,她说:“死了没关系。再过十几年我又是这么大!”匪徒先后铡死6名村民,铡死一个就问她:“你怕不怕?你说出共产党员来,就不杀你。”刘胡兰说:“我死也没说的。”匪徒又说:“你自白了,给你一份地。”面对威逼利诱,刘胡兰说:“你给我抬一个金人来,我也不自白。”说完就自动扑到铡刀下。

供词最后,写着张全宝画押字样,有红色指印,注明的时间地点为“1951年6月24日于文水云周西村”,并盖有文水县人民法院印。

乡亲们亲眼目睹刘胡兰遇害经过

刘胡兰把头上的白毛巾扎紧,看了一下四周群众,就一下扑到敌人铡刀下。

6月6日,记者来到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寻访到了当年亲眼目睹刘胡兰遇害经过的村民白天广。85岁的老人满头白发,耳朵有些背,但声音洪亮。他含着泪说:“这事我一辈子忘不了!”

“那年我17岁,刘胡兰比我小两岁。”苹果树下,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亲身经历。1947年1月12日,当天清早天还黑着,他刚要去砍柴,在村西口看到从大象村方向来了一股敌人。敌人在村口分成三路,两路包围村子,一路进村。不久就听到锣声,让一户人家留一个人,其他人都到村南大庙旁广场集合。

白天广到广场的时候,已经聚集了100多村民,勾子军(阎锡山匪军)还在挨家挨户搜人。10点多钟,刘胡兰随着人群来到广场。匪徒吕德芳和文忠则、金川则从人群中抓住了刘胡兰。审讯1个多小时后,敌人集中村民开会。大胡子张全宝说:“你们谁是共产党的,知道谁是共产党的,跟共产党有关系的,就站出来、举报出来。要是被我们查出来,就要杀头!”

见群众没一个吭声,匪军就把一捆棍子、三口铡刀、两捆干草抱到会场,把包括刘胡兰在内的7个人拉出来,和石五则、张生儿、韩拉吉这3个本村叛徒,把其中6个男村民一个一个用乱棍打倒,打倒一个铡一个。最后剩下刘胡兰。刘胡兰问:“我咋死?”大胡子说“同样”,让人去拖刘胡兰。

“我自己走!”刘胡兰几步走到铡刀前,把头上的白毛巾扎紧,看了一下四周群众,就一下扑到敌人铡刀下。铡刀落下,刘胡兰慷慨就义。

老人说:“刘胡兰牺牲时,我就站在人群里,离铡刀几米远。”说到这儿,他泪如泉涌:“老百姓对阎匪军恨死了。后来解放军攻打太原,我抬担架送伤员,赶着马车把粮食、干草、木料送到太原。前线需要啥,我们就送啥!”

英模小传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0岁起参加儿童团,14岁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5年进入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任妇救会秘书,后任主任。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部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毫不畏惧、视死如归,以“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年仅15岁。她牺牲后,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英雄壮举无愧“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母亲担心她闹革命年龄太小,刘胡兰说:“妈妈,不怕,革命就不怕死。”

87岁的老人陈德邻当时是文水县二区的敌后武工队队员,曾与刘胡兰一起工作过五六个月,他揭发了出卖刘胡兰的叛徒石五则等人的罪行。采访中,陈德邻说:“刘胡兰个性强、主意硬,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那么短,年龄那么小,可扑到敌人铡刀下时却那么英勇无畏,无愧于毛主席的题词。”

刘胡兰的妹妹刘芳兰今年已69岁。她回忆说,大姐牺牲那年她刚出生。父亲刘景谦、母亲胡文秀和二姐刘爱兰都在现场。母亲经常说大姐懂事,对革命道理懂得多,有一次母亲担心她闹革命年龄太小,大姐说:“妈妈,不怕,革命就不怕死。”

刘爱兰目睹刘胡兰牺牲后,一直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刘爱兰参军分配到战斗剧社,曾扮演刘胡兰这个角色,通过演出教育官兵和群众。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1964

年,“刘胡兰民兵班”成立,刘芳兰担任了首任班长。如今,民兵班班长接力棒已经传承到了第19任,新一茬“刘胡兰民兵班”队员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小姑娘。每逢清明节、刘胡兰牺牲日、民兵班成立日,她们都会到刘胡兰纪念馆、刘胡兰被审讯的观音庙旧址、刘胡兰墓地去祭扫,并以争当民兵训练场“霸王花”、扶助孤寡“活雷锋”等实际行动,传承发扬刘胡兰精神。每逢民兵班有重大活动,刘芳兰都会主动参加。

18岁的民兵班女队员文希宇说:“刘胡兰牺牲时年纪比我还小,可她那么勇敢,是个真正的女英雄。加入‘刘胡兰民兵班’我感到很光荣,今后一定好好弘扬刘胡兰精神,争当刘胡兰传人。”

1957年1月9日,毛主席第二次为刘胡兰亲笔题写奔放遒劲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落款是毛泽东那洒脱的字体:“毛泽东题”4个字。

链接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开放,后经1959年和1967年两度扩建,1996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成为规模。 该馆座北朝南,占地6万平方米,步入馆门是1万多平方米的广场,洁白高大的毛泽东题词纪念碑矗立在广场花坛中央,碑的正面镌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背面刻着郭沫若书写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

纪念碑后面是宽敞明亮的刘胡兰革命事迹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刘胡兰的遗物和反映她生平事迹的绘画、雕塑、照片、文献资料等。碑廊中陈竖着邓小平、朱德、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汉白玉石碑。碑廊北侧分别是刘胡兰事迹影视室,纪念刘胡兰就义书画展览室。翠柏中是一座宫殿式建筑——七烈士纪念厅,这里有反映七烈士刑场斗争的雕塑和六烈士生平陈列。

过大厅是陵园,刘胡兰的忠骨就安葬在北端正面高台上,台上柏翠松苍,墓上绿草茵茵 ;墓前是采用最优质湖南汉白玉重塑的胡兰雕像,雕像气宇轩昂,正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雕像东侧是刘胡兰被捕、斥敌、就义的旧址,西侧是碑亭,亭内陈放着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晋绥分团1951年给刘胡兰建的墓碑。

刘胡兰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刘胡兰题词

194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了一个“延安各界慰问团”,前往山西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一带慰劳与山西军阀阎锡山军队作战并获得重大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王震纵队和陈赓纵队(两个纵队共9个旅)。

2月4日至18日,副团长张仲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同慰问团成员在文水县活动期间,从《晋绥日报》上看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消息后,十分感动,当即向吕梁区党委副书记解学恭了解了刘胡兰被捕就义的详情,并派慰问团成员缪海棱和白凌云深入到云周西村调查了解情况。了解到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的详情后,张仲实又让白凌云等人前往云周西村慰问了刘胡兰的双亲。同时,慰问团表示积极支持吕梁地区党委将刘胡兰作为人民英雄来纪念的决定。他们向吕梁地区建议,应将刘胡兰作为在党内进行气节教育的榜样。解学恭对张仲实说,吕梁地区决定在刘胡兰烈士墓前立一个石碑,希望张仲实为烈士墓撰写碑文。但张仲实谦虚地认为自己写不合适,表示“等我回到延安向党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后,请中央负责同志写”。

1947年3月中旬,延安各界慰问团完成任务解散后,张仲实回到陕甘宁边区子长县(瓦窑堡)东吴家寨子。过了几天,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也从延安来到这里。张仲实向任弼时汇报了延安各界慰问团的活动经过和刘胡兰的英勇就义情形,以及吕梁区党委要求党中央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的意见。张仲实说:“最好请毛主席写个匾,或题几个字。”任弼时答应将其意见转报毛主席。

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听取任弼时的汇报后,对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十分敬佩,深受感动,心情也非常沉痛。据耳闻目睹当时情景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说:当时,主席轻声念着:“刘胡兰!刘胡兰!”两眼湿润地长叹一口气,挥笔疾书,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刚劲有力的醒目大字。

题词稿送达文水县后,因战争关系不慎遗失。同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于8月1日作出了追认刘胡兰烈士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吕梁地委通知各级党组织,将有关刘胡兰同志的英雄事迹印成专册,作为党组织的学习材料,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刘胡兰的革命精神,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奋斗。

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做出纪念刘胡兰逝世10周年的决定,并编写了宣传提纲。12月底,共青团山西省委恳请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重新题词,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此报告呈交给毛主席。

1957年1月9日,毛主席第二次为刘胡兰亲笔题写奔放遒劲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落款是毛泽东那洒脱的字体:“毛泽东题”4个字。

这是一幅没有落笔年月日具体时间的题词,为的是体现“重写”的含意。这幅题词于1月12日早晨送到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士陵园。毛泽东于不同的年代为一个人两次题过同样内容的词,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诗词翰墨

许大华,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河南上蔡,1983年入伍,在武警天安门警卫大队服役。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长城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习鼎阁书画院院长。

许院长的书法根植于传统,先临习颜真卿、欧阳询、赵孟兆页等诸多名家法帖,后从师京城名家李铎、田英章、卢中南等书法家,受益匪浅,学有所成。其书法主张古朴与秀美相结合,稳重与潇洒相统一。他认为学书法须勤思、勤看、勤习,专攻其一,博览百家,风格自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许院长的书法外柔内刚、敦厚雄健、气势奔放,其作品早在1988年中国首届青年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07年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中获得金奖;在首都公安报、人民武警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并被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名人录。如今,他始攻欧书,以行楷享誉书坛,其书法作品被国际友人及军界领导收藏。 (虹羽)

猜你喜欢

文水县刘胡兰西村
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王晓兵:文旅融合传承红色基因
唱起歌儿想念她
——献给刘胡兰
文水县成功举行病虫害调查
“一元的多样性的音乐”——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乐谱:刘胡兰颂
文水县:全面监控草地贪夜蛾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在刘胡兰像前
南京尹西村东晋家族墓
让“卫子夫”为“刘胡兰”让路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