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优教”
——初中数学情感教学浅析

2015-12-02王文峰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师生

王文峰

(宁夏盐池县第一中学,宁夏 盐池 751500)

“以情优教”
——初中数学情感教学浅析

王文峰

(宁夏盐池县第一中学,宁夏 盐池 7515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习技能,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操作过程,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过程。知识传递要和情感因素结合在一起,学生才更乐于接受,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运用。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用情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奋发向上,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情感教学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的池塘是不能称之为池塘的,没有爱的教育也就不是教育了。”由此可知,没有情感,没有爱作为基础,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也表明了情感与爱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情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渗透:

一、关爱学生,诱发学生情感

情感教育能将学生的心扉打开。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关爱下愉快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建立良好情感因素。以情感为指导,开展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教师的欣赏与关爱。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带来巨大的感染力与推动力,更有利于将学生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激发出来。而且学生还能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可靠,有利于在情感上激起师生的共鸣,学生也更乐于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实践证明,以情感注入为基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则是开启他们探究数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二、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由人的认识需求引起的,没有认识需求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认识需求要以新问题为基础,有些数学问题似乎熟悉但是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学生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会积极投入其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小问题,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解《圆的定义》时,则可以提出:车轮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圆形的呢?可以做成三角形、椭圆形的吗?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觉既自然又富有情趣。在讲解《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时,先讲故事: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金字塔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塔的高度没有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可以很快测出来的呀!”他根据影长,快速测算出塔高为131米。他到底是如何测出塔的高度的呢?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们也都迫不及待地想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很高了。

三、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一定的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教师要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而且还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当学生开始尊敬、爱戴与钦佩数学教师时,他们也会积极投入到数学学科的探究之中。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会认真听讲、领会;对教师的谆谆教导也会认真倾听,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逐渐产生共鸣。这时候,教师的赞扬则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愉快与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与批评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保持一致时,他们也会快速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当教师有不顺心或则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这种烦恼留在教室门外,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都会对学生的情感带来影响。当教师和蔼可亲地开展新知的探究时,学生也会聚精会神地听讲,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也能通过心灵沟通,步调协调一致,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也就更顺理成章了。教学实践表明,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度。

四、课后积极辅助情感教学

首先,在作业、试卷的批改上,教师要将作业上、试卷上存在的错误批语注明,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也可以对当面对学生进行分析、点评。我就经常在考试或者单元测验后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及时分析其思想上、方法上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对他们的试卷解题进行点评,同时再给予积极鼓励。学生们对教师的这种良苦用心的教诲也会心存感激,从而更加用心学习数学知识。

其次,课后,数学教师也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解决他们的所困,引导、鼓励学生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比如,可以在课间、路上、宿舍、办公室等花一些时间,与学生简单闲聊、详谈,这样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加之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不好数学会产生自卑感,容易自暴自弃,这些学生最需要教师的尊重与关爱的,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把更多的爱给予他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要真正做到尊重和爱护他们,及时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也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得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也必然能够得到提升。

[1]李玉敏.论初中数学情感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0).

[2]陈新杰,何阳,邓逢明.试论”情感教学“策略新理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2).

[3]王克亮.中学数学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9).

[4]范先友.数学学习情感和情感教育初探[J].黄冈师专学报,2008(3).

[5]王继先.初中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初探[J].新课程:上,2011(4).

G633.6

:A

:1671-864X(2015)10-0116-01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麻辣师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