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走向繁荣的另一面

2015-12-01阿马蒂亚&让德雷兹

董事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印度经济

阿马蒂亚?森+&让?德雷兹

《不确定的荣耀》

著者:阿马蒂亚·森 &让·德雷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2012年7月30—31日,半个印度遭遇突然的大停电,6亿人失去电力。整个国家理所当然对行政安排的低效率感到愤怒。这无疑是巨大的失职,印度有充分的理由迫切要求校正和消除这一问题。但是,遭遇停电的6亿人中有2亿人从来没有用过电的事实却没有得到讨论,这部分贫困人口当时没有,以前也没有接入过电网。

必须在民主和社会公正的大背景下审视印度的经济发展问题。过去20年里,从GDP增长的角度看,印度经济的表现非常出色(扣除物价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6%提高到最近十年的每年7%以上)。印度成为过去20年中增长第二快的大型经济体,仅次于中国。对一个在殖民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几乎陷入停滞、独立之后的几十年里增长缓慢的低收入经济体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重要成就。印度迫切需要对伴随这种快速增长而来的环境破坏给予更多关注,新的经济活力使得在实现合理的高增长率的同时,追求更加负责的环境政策成为可能。但是,高增长的成就——即使是可持续的高增长——最终必须从经济增长对人民生活和自由的影响的角度来评判。在这段高速增长时期,虽然一些人,特别是特权阶层得到了好处,但是更多的人过着被剥夺和不稳定的生活,他们本来不应如此。他们的生活条件并非完全没有改善,但是大多数人的改善速度非常缓慢,其中一些人几乎没有任何显著的改变。当印度在经济增长率的阶梯上迅速爬升,其以生活水平衡量的社会指标却相对落后了,甚至落后于许多印度在经济增长方面已经超越了的国家。例如,过去20年中,印度在平均收入方面扩大了对孟加拉国的领先优势(现在印度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孟加拉国的两倍),但是在(除人均收入以外的)许多生活水平的典型指标上,孟加拉国不仅优于印度,而且遥遥领先(正如20年前,印度同样在这些指标上领先于孟加拉国一样)。在世界历史上,经济增长如此迅速、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对于消除贫困却如此低效的例子并不多见。

在以前的作品中,我们已经提出,最好从人民基本自由和人类可行能力的扩展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增长与可行能力的扩展之间的双向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必须牢记这一基本理念,即人类自由和可行能力的扩张是目的,GDP增长等其他要素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增长创造的资源能够系统性地鼓励公共和私人方面的努力,去发展教育、医疗、营养、公共设施和更完整、更自由的人类生活的其他基本需求。相应地,可行能力的扩展使得资源和生产的加速发展成为可能,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有赖于此。

这种双向关系是所谓的“亚洲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肇始于日本的明治维新,逐步延伸到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最终使中国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展人类可行能力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营养不足儿童的比例如此之高、缺乏系统的卫生保健、学校教育极度不足、半数家庭没有厕所(迫使半数印度人露天便溺),仍然有人梦想着让印度成为经济超级大国,这些人必须重新考虑他们对增长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社会公正需求的理解,这与人类自由的发展是固有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很大程度上,本书是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对这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解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的进步有赖于此,经济增长归根结底也有赖于此。我们的一部分分析正是出于这种经验主义的联系,它对印度社会公正的影响则是我们写作本书的核心动机。当然,追求一个更少贫困、更少不公的印度,涉及的远不止是经济增长。我们将具体讨论各种社会联系及经济联系。例如,许多证据表明,孟加拉国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得到了妇女组织的巨大帮助,特别是女童受教育和妇女广泛参与基础教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和其他公共服务——比在印度广泛得多——以及妇女成为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国家,甚至印度国内的特定地区也提供了类似的经验。考虑到印度性别歧视的程度和形式,迫切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印度能够为印度妇女做些什么(这很重要),而且是印度妇女能够为印度做些什么——她们需要帮助印度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家。

完善的公共服务,特别是(但不仅限于)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公共服务,对于促进参与式发展,以及确保经济增长能够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样重要。印度的一些邦(如喀拉拉邦、喜马偕尔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回报。近年来其他一些邦也开始有了积极的行动,即使还只是局部的行动。尽管如此,印度公共服务的普遍状态仍然令人沮丧,特别是国家的医疗和教育系统完全是一团糟。特权阶层能够求助于私人机构(通常非常昂贵),其他人则失去了本来所有人都有权享用的基础设施。印度高度私有化和分级化的医疗和教育系统(不同社会阶层享有的机会截然不同)不仅削弱了广泛的参与式发展的前景,还固化了社会差距——而不是缩小社会差距,与全世界的医疗和教育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共服务的作用相反。除了医疗和教育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定问题之外,印度的整个公共部门都面临着更普遍的责任问题。这个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更有效的民主参与解决这些重要问题。

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必须在公共讨论、政策制定和民主政治中更多关注被剥夺群体的生活、需要、权利和需求。印度社会不平等的范围和形式严重削弱了印度的民主,特别是因为民主并不仅意味着选举政治和公民自由,而且意味着平等的权力分配。近年来,印度社会不平等的一些方面得到了消除,但是又诞生了新的不平衡,包括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和法人权限的增长。无论如何,认为特权阶层的兴趣一定会压倒更公正地分享权力的一切努力,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

事实上,即使在这种有缺陷的状态下,印度民主也为民众运动的繁荣和反对权力集中、反对忽视被剥夺群体的利益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我们已经讨论过扩展公共理性,以及尽快解决被剥夺群体需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讨论和争辩)。因此,本书的观点是谨慎乐观的,虽然作为这种前瞻性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对到目前为止印度的失败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失序的资本:QE后遗症 重建亚洲金融新秩序》

著者:梁凤仪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9月

荐读理由:

本书作者现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执行董事,本书深刻地探讨了近代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是如何从西方国家产生,并漫延全球,以及亚洲各国在应对危机时作出的部署成败。包括:美国为了自救而放任QE的后患、中国从高速增长到“新常态”的进程、韩国如何闯出金融自由化的荊棘路、安倍经济学能否扭转日本经济崩坏等重要课题,带出在未来的世界金融体系里,亚洲新兴国家如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重建全球金融新秩序。

《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

著者 :[美] 罗宾·蔡斯(Robin Chase) 翻译:王芮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9月

荐读理由:

人人共享正在推动这个工业化社会转型为共享经济社会。传统经济发展所基于的理念是,财富是通过一点一滴地囤积资产再将其售卖累积起来的。这就是我们发明专利、版权、商业机密、证书和保密条例等的原因,也是我买了一辆车、买了上百张唱片的缘由。我们都会存储东西,将它们放在身边保存好,相信这就是我们(包括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在内)获取价值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可以被充分利用的产能严重过剩。在仔细研究那些人人共享组织成功的原因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开放、关联资产和理念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研究 》

著者:郭斌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年4月

荐读理由: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重心开始从与经理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转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上来。在家族公司治理中,终极股东能否动用非经济性的社会因素影响力实施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实际上,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但很多学者在解释终极股东控制问题时总会无意识地割裂非经济性的社会因素与家族企业治理实践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书以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终极股东控制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资本理论,构建“社会资本控制链”,从而为家族公司治理中的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国际私募股权》

著者:伊莱·泰莫尔 弗洛伦·瓦斯瓦瑞

翻译:郑礼生 等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年7月

荐读理由:

本书从宏观层全面分析了私募股权的概念作用、业绩衡量、机制渠道等内容,也从微观层面详细分析了私募股权的尽职调查、会计核算、估值方法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私募股权进行了描述,是对私募股权的一次高度概括,有助于读者掌握私募股权的基本情况,也有助于私募股权从业者、相关研究专家和其他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深入研究私募股权的运作。

猜你喜欢

印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印度大停电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