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12-0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章 程

(安徽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担负着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从学习英语到运用英语工作交流的任务。英语是一门通用性、普及型强的语言。当前,国际上绝大部分的顶级学术期刊是英语期刊,顶级学术论文是用英语来发表,名列世界前100所的大学中约有90%是在用英语教学的国家。因各行各业有其专业性、特定性,需要大学生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运用于实践中,完成自己的专业工作,应对国际交流事务。因此,专业英语能力关乎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科研潜力、就业实力。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设有专业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学生听、说、读、写科技英语的能力,拓展他们国际化专业视野[1]。

1 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为了对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调研组成员在与高校专业英语课教师、大学生进行充分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内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选取多所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学生对象全部为大学四年级学生,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完成或者正在接受专业英语教育。学生的专业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园林、材料科学与工程、林学、车辆工程、应用数学等。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一是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包括开课时数、开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法和课堂学生数、授课语言、教师专业学历背景等;二是教学内容的选编和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等;三是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学期望、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等。

此次调查共发出学生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达89.2%;发出教师问卷12份,收回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达100%。

表1 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基本情况Table 1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stablishing the ESP Course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达81.8%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对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和专业、职业全面发展非常重要,90%以上学生和老师都希望提升他们现有专业英语的学习现状。调查表明,当前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思想滞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设备陈旧、学生英语基础差等。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

专业英语教学没有规范的教学任务。部分授课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普遍根据老师自己的想法和水平自定标准和目标。在课堂教学上,往往照本宣科教学,部分老师只在讲解专业文章时把专业英语术语与汉语一一对应,或翻译课文,在处理练习时,完全是对答案,教学不深入、不系统。从教学内容上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词汇讲解、阅读、翻译,极少涉及到学生的听说训练,更不用说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了。学完专业英语,学生仅仅是了解了该专业领域的专有词汇,专业英语运用能力上很难有明显提高。

1.2 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出国,将来工作与英语没有什么关系,被动学习。在对“你喜欢上专业英语教学课程吗?”的回答中,66.7%的学生说“喜欢”或者“很喜欢”,33.3%的学生是“不喜欢”或者“很不喜欢”;在对“你认为学校给大学生开设专业英语教学课程有必要吗?”的回答中,26.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毕业后不能进入外企或从事涉外业务,没必要花大力气学习专业英语课。”老师们在对“你认为学生对该课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课效果如何”,回答“积极性很高”的为0,“积极性一般”的为66.7%,回答“积极性不高”的为33.3%。

1.3 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生从学英语以来,接触的都是基础英语,内容题材接近生活方面,比专业英语容易理解。相对于专业英语学习,他们的英语基础偏差。调查中,53.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上专业英语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外语水平低,达不到课程学习要求,听不懂课程内容”。在对问题“你认为制约专业英语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中,44%的学生认为“学生英语水平低,总是和生涩的英文词句做斗争,每堂课学不到多少内容”,29.4%的学生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不够”,学生的英语基础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任课教师选拔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和专业知识都过关的教师奇缺,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部分学校专任教师为单干户,只有一人能上这门课,没有挑选余地,选任没有标准,考核没有标准,队伍良莠不齐,上课随意不系统。教师授课水平不高,课时少,上课内容浅,停留在表面。许多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述在教学中都未能涉及,导致学生对英语资料的领悟能力差。18.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差,课堂教学质量差,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教学模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普遍是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和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基础英语教学中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主要是通过教材学习单词、语法等,大学二年级两个学期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高年级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教学课时数有限[2]。调查显示课时数在30个课时以下占33.3%,课时数为30~60个课时占66.7%。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专业语言教学内容太少,现在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停留在“阅读+翻译”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很难把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3]。

1.6 教材质量不高

教材陈旧,选择随意,有的是用英文版学术论文,有的是用普通的英语文章代替教材,基本上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整体缺乏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教材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教材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有挫折感,都容易使人失去学习兴趣。31.4%的学生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上课,33.3%的学生使用国内改编教材,15.7%使用老师自编教材,19.6%的学生上课没有教材。其中37.6%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课的教材偏难,学习吃力。

1.7 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对“你认为自己的专业英语课教学效果怎么样”的回答中,48.8%的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不好,对我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都没有提高”。44.9%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英语课教学课堂上,自己对于授课内容“能听懂一半”或者“绝大部分都能听懂”,4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授课内容“只能听懂一小部分”,还有8.9%的学生“完全听不懂”授课内容。老师们在回答“你认为学生对该课的学习效果如何”,100%的老师认为“上课效果一般”。

2 对策研究

2.1 教学目标方面定好位

专业英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过硬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和用英语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同时注重英语口语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与实践运用不能脱节,听说读写能力都要兼顾提高。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大学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和确定教学目标,但对专业英语教学没有提出具体目标。这就需要国家从现实出发,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供课程教学指导。

2.2 在师资队伍上选好人

授课教师一部分是专业老师,一部分是英语老师,二者教学内容侧重、授课形式均有不同。调查显示授课老师是英语老师的占9.2%,是专业课老师的占90.8%。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重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不重叙述推理。一般的英语教师不懂专业,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方面无法讲深讲透,授课只能更多涉及语法词汇,无法拓宽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国际化视野。这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在专业课教师中选择有良好的国际学术背景、英语能力强的专业课老师来担任专业英语教师。专业老师专业英语知识强,但对语言教学规律并不十分了解。为了避免专业老师在授课时流于纯粹的专业词汇的翻译和解释,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外语表达能力和外语教学方法的培训,考核合格的才能上岗授课,保证教学活动对学生在专业英语能力综合运用上有一定的提高。

2.3 在教学内容方面把好关

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越新越好,内容力争追赶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材的编选非常重要。在对教材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英语教材篇幅长、生词多、语法难、注解少,造成学生对该门课学习的畏难情绪。教育部门应组织全国各学科的专业英语工作组,编写适合高等院校各个学科使用的高质量专业英语教材,每1~2年进行一次修订,实现教材的优化、配套和更新。要及时把最新的专业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淘汰过时的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紧密结合。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在教学内容上除基础英语的语法、句子结构外,要让学生突出掌握以下两点:一是掌握专业术语和纯学科词汇。有的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意义差别很大,例如:“cell”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具有“单元”的含义,而在生物学中有“细胞”的含义。二是掌握专业缩略语的构成十分重要。专业英语文献常常大量使用缩略语[4]。例如:计算机的计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就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略词;数据库中所使用的SQL语言就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略词。这就要求专业英语学习应该在系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之后进行,或至少与专业课同步进行。

此外,专业英语教学要以内容为引导。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更容易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他们更注意的是语言信息的交流,而不是语法规则。因此,教师在课程组织上,一是应该围绕主题或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功用或情景;二是最好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作为主干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专业英语学习到新的专业信息,以符合学生对象的主题、材料,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学习专业英语的情感需求。

2.4 教学主体方面发挥其能动性

专业英语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师当作主体,教学方法上倾向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5]。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者只有照一种与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学习时,才能称之为意义学习。这种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自我参与、自我驱动、个体渗透和自我评价等特点。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潜能的自主发挥。教学要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专业英语不仅有用,而且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课前自主学习抱着肯定的态度,都有在学习中需要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识。绝大多数老师都能坚持一直或经常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而学生方面真正做到自主预习、复习的则相对较少,74.8%的学生承认在专业英语学习中没有做过课前预习。这就可以看出,更多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行动自觉性,把主动学习的思想落实到学习行动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模块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策划,每节课确定适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量,在教学中体现“适性、适度、适时”理念,发挥教学主导作用[4]。

2.5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激励、推动学生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体验式教学、拼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专业英语学习的魅力与快乐,切忌“满堂灌”。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模拟场景,变抽象学习为形象学习。可以成立学习协助小组,围绕一定的学习内容,开展座谈讨论式、分工协作式、角色扮演式小组活动。

2.6 科学全面地采用教学考核方法

教师实行多元化的成绩评价,在给学生成绩评定上要科学、全面、积极,要在教学开始前制定适合教学对象的合理的考核体系,摒弃仅凭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老师根据考试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学习各占一定比例的评价方法,考试时除笔试外甚至可以加入口语考试,考核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减少为考试分数而学习的动机。平时考核的加入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加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王壮,雷琳.理工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104-106.

[2]舒静伟.融入专业英语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6):313-315.

[3]张玲,李於洪.拼图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74-78.

[4]丁自华.“适性、适度、适时”理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74-176.

[5]毛小玲,刘凌玲.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4(1):87-89.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