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影响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5-12-01唐晶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教师体育

唐晶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 湖南岳阳 414006)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以及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教育战线的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在体育教育事业方面,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俨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全面优化体育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战线的主要研究课题。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各高校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推进发展虽然有所旨意,但在发展进程上仍然行动缓慢,举步维艰,地方院校对体育教育管理机制不明确、重视度不高、体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体质、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地方院校及部分体育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发展滞后;学生锻炼时间举棋不定很难保证,严重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至此,深入改革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今后体育的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

1 优化改革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从宏观角度上来讲,高校体院积极重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起到先导作用。从解决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服务水平,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上,给予学生良好地和充沛的学习环境。而从微观上来讲,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充分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健康、增进体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影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赛事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改革等都取得了新进展,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高校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事业发展“大格局”尚未健全,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和不足。在体育教学方面,尽管各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项体育教学和选项课程教学,但由于受当前应试教育矛盾的冲突和激化,教学中的体育与现实生活中的运动项目的训练及学习效果仍然差距很大,学生学习及参加课外体育项目情绪不高涨。除此之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部分体育教师仍然无法一时改变传统的教学陋习,填鸭式教学现象认为普遍,往往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强化培训,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在考试制度上仍然采取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大地造成了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错过学前教导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一要害期而往往事倍功半。至此,各高校体院校领导及体育教师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体育事业发展新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奋力开创高校体育事业各项工作新局面,不断增强驾驭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本领,优化大学健身意识的发展质量是实施改革体育健康发展策略的前提。

3 积极完善和实施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3.1 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高校体院要全面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以体育教育系统文化艺术节活动为载体,培育校园特色体育文化,通过组建校园足球等体育队伍,举办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竞技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其次,体育教师要狠抓课改整体推进。制定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健全体育课改工作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体育课改工作负责制,大力推行体育教师课改绿卡制。实行学校领导干部动态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把课改先进个人纳入体育教育管理后备人才库。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体育课程改革特色校园文化。发挥好体育教研网络交流平台作用,实行体育课改评价体系,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再次,全面提高体育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网络互动直播教室的管理与应用,狠抓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广校园足球,提高安全保障,加强体育课安全风险评估等。最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教学模式,构建新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估检测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及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教学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

3.2 以优化师资配置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流体育教师队伍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各高校应始终站在发展制高点,让学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造一流的体育教师队伍,把学生成长放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中来谋划,积极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以乐于奉献的精神、严谨的执业态度、人文灵活的教风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沉浸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环境之中,并及时借鉴国际现代化体育教育新理念去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形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体育教育理念。严谨求实,以质量求发展,牢固树立体育质量水平就是生命的责任感。坚持贯彻学校提倡的周研讨课制度,为体育教师提供相互观摩、进行研讨课堂的教学经验,以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为培育中国运动健儿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以构建现代化体育教育体系为依托,切实增强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标准化体育教育管理创建活动,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科学管理的水平。在提升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加大体育教育教学建设力度,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全面规划,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发展;注重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潜能的体育教育教学机制,切实提高和增强的体育教育管理水平。高校体育是以班级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运动活动。随着国际教育竞争的加剧和不断推进,一个现代化的大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大教育体系应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体育教育作为以终身体育为特征的大体育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一个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应积极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健身计划,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 结语

总之,深入优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改革,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和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又严谨的艰巨任务,其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我国体育工作事业的顺利发展。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改革创新主动性,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至此,我们相信在日后的体育改革道路上,我校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开展工作及健康发展。不难看出我校体育发展的迅猛势头和坚定决心,同时也昭示着,我国体育事业正迎来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

[1]陈东,王玮.影响新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8):112.

[2]于振峰.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5-17.

[3]王一妮.制约中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J].学园,2014(34):77.

[4]陈志龙.突破普通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瓶颈问题的探索[J].法治与社会,2009(1):279.

[5]关少鹏.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与健康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95-96.

[6]陈文山,骆秉全.再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12-16.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教师体育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