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的哲学伦理学分析①

2015-12-01阮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竞技建构规则

阮慧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1)

1 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中的“公平”一词分析

一般对公平竞争的了解包括两种规范,二者经常被分为正规及非正规的公平竞争,正规的公平竞争解释为一种遵守比赛正式规则,而非正规的公平竞争则是指尽个人最大力量并对尊重对手他们的态度。让我们开始来检验正规之公平竞争或我们在此所称这公平规范。第一个初步的规范如下:当参与运动比赛时,遵守规则!这个规范是否具有道德证立性,如有的话,是如何呢?游戏比赛是由规则所主宰的活动。游戏规则的主要观点是指这些规则定义了游戏活动的核心。有学者指出规则定义了活动而称作建构性规则。这些规则建构并调节了一个体育比赛活动,其存在的基础在于内部逻辑性的规则。例如:足球规则不仅规范调节足球比赛,而且也建构出游戏最基础的规则。玩足球的活动系根据最适当的规则(至少很多细则)所建立。建构性规则透过规范了目的及方法,经由一些规定及限制才可达成目的。他们规范了什么是该项游戏中的组成。建构性规则并不能决定参与者应做什么,而建构出可允许、受限制的行为概念,并具有一定逻辑上的表现形式。在网球规则第四条至十八条决定了何种条件才算打网球,它们决定了何谓发球及接球、界内及界外球、什么才算是得分。建构性规则可被视为较少之技术形式游戏规则的呈现。

2 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的基本论点

正式比赛规则只有在了解活动的概念后才有意义,这些规则并无外在功能。逻辑上而言,游戏并无直接工具性的价值。这种逻辑事实连接着经验事实,大部分我们参与游戏运动并不是因为生物上的需要或任何外部的强制力,而是因为透过参与游戏本身可实现的价值。我们是基于自己本身的意图目标而参与游戏,我相信这是一种对什么叫自愿性参与的共识理解。参与游戏所要实现的意图目标有赖于该项游戏的实现。此外,对于遵守规则作为实现一项游戏的必要条件是指,目标实现我们需要其它竞技者遵守规则就如他人也需要我们遵守规则。在这里,我们便可对比赛法则加以道德上的证立。当一些人根据一些特定规则参与一项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性事业,并自愿性限制其自由时,那此已愿意服从这些限制的人具有与有他人共同亨有同等利益的权利。

这是根据公平竞争概念的直观理念,与他们合作参与事业但不做公平性的分享而获取利益。当我们自愿参与一项有规则性的活动,我们多少便进入了一种具有默契的契约,此契约具有道德义务,遵守游戏比赛的正式规则。在这里,我们有了对公平理想的核心证立。在运动的情境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指出我们所谓的公平规范:当自愿参与运动竞赛时,遵守正式的游戏规则。对形式主义想要点优势的位置而言,我们得先提出清楚且透彻规则,这样在实际活动中便不需要再诠释。但规则总是无法清楚透明呈现,我们可在许多运动中发现有些规则并没有清楚的建构。举一个例子而言,在足球规则中区分了越位及不越位。假如一位球员越了位但同时仍断续在场内参与活动,这个球员便破坏了规则。但规则中并无明确表达何谓继续参与活动的标准。对这项规则的理解总是成为一项各个参与者们所诠释的问题。

3 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的哲学伦理学分析

古典效益论一直受到严厉的批判。批评论点在于此理论可用来证成似乎高度不合理及不道德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中,效益主义认为可证成在一个社会中对少数者的压迫,或破坏规则、规范及协议,达到所有人所关切的最大总体幸福。在现代版的效益论中想要避免一些批评,而区分两层的道德思维。在第一层中,我们遵循组织及社会可接受的规范及价值。而需要做道德反省的是第二层,产生的情况在于当我们遇到利益或情境冲突而需作对的解决方案时。对的解决在于可达到所有参与者最大平均的效益。效益被解释为偏好与满足,或用我们的术语来说:意图目标的实现。内在性目标的实现在比赛活动内完成。它们包括经验价值特性,如一场网球比赛的拉锯战,足球中良好协调能力的攻击乐趣、成功的高山滑雪音律感的乐趣。内在目标的实现在于游戏根据所分享的社会思潮的实现。

因此,它们的实现可作为公平性的前提。相反的,外在目标的实现是属于游戏之外但将活动视为工具以达成实现,如名望及利益。即使目标特有者不依照相关的社会思潮来玩游戏,外在目标还是可以实现。它们的实现并不能作为公平性的前提。让我们更仔细来看这些一般分类如何细分于运动中。我们的效益计算是一种思想实验。它的确属简单且假设性,它是依各种可能有问题的前提所建立。例如,效益论假定所有的比赛者皆在一个类似的运动技能水准及相似的意图目标。这些前提是理性的吗?或比我们的思想实验更具有简约主义者观点?

理论上往往将公平竞争的概念和主体行为条块化、机械化和绝对化,在付诸实践时才发现,这些被定义的道德规范实际操作起来具有极大张力,以不同的利益群体(运动员、观众、媒体、国家或国际组织等),不同的价值视角(竞技、性别、政治和社会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个人条件、外部环境和训练条件等)做出评价,甚至能够得出南辕北辙的结果,引发无尽争议。公平竞争是一个社会实践范畴,关系到经济、媒体、教育、体育等各领域的健康发展。引入基本的道德原则来解释竞技体育公平竞争行为,必须充分考虑竞技体育的价值特性和行业特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是不断进行中的道德价值判断过程,依据具体环境和要素条件的不同,评价结果表现出个案分析的特点,随着比赛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观念认识的进步,评价结果亦表现出变化发展的特点。

4 结语

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具有基础性理论的讨论价值,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哲学伦理学以及案例思考则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辩证分析、双向实证、阐释解读等人文与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的哲学伦理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观点认为:正式比赛规则只有在了解活动的概念后才有意义,这些规则并无外在功能。逻辑上而言,游戏并无直接工具性的价值。这种逻辑事实连接着经验事实,大部分我们参与游戏运动并不是因为生物上的需要或任何外部的强制力,而是因为透过参与游戏本身可实现的价值。

[1]SigmundLoland.FairPlayinSport:Amoralnormsystem[M].NewYork:Routledge,2002.

[2]黄璐.伦敦奥运会有关公平竞争的案例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5):31-35.

[3]黄璐.动了谁的“奶酪”——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评论[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3):6-9.

[4]黄璐.公平竞争辩证法与案例法——《竞技体育中的公平竞争》简评[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3):24-27,54.

[5]宋丽华,魏军.2010年亚运会体育赛事中观众文明素质的提升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60-61.

[6]黄璐.国际公平竞争委员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4.

[7]雪剑.体育文化史与中西古代体育文化比较中的若干误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79-1481.

[8]黄璐.运动员跨国流动的国家边界问题:在荣誉外包与民族情绪之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1):27-33.

[9]许月云,林历元.福建省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1):88-92.

[10]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2):28-32.

[11]黄璐.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2):54-56.

[12]李鸿江,尹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赛事服务体系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35-38.

[13]黄璐.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全景时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4):17-24.

[14]张毅,祖峰.我国大型高山滑雪赛事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5):54-58.

[15]黄璐.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广泛涵义[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1):14-17.

[16]刘卫国.论和谐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5):68-69.

猜你喜欢

竞技建构规则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建构游戏玩不够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