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①

2015-12-01魏国磊刘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体育事业体育产业

魏国磊 刘华

(1.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朔州 036002;2.山西省晋中学院体育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劣势

虽然国内体育产业发展时间相对短暂,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及体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体育产业也随之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我国体育产业获得了创新进步,仍旧有一定不足,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劣势的明晰是实现下一步优化前提和基础。

1.1 对经济发展贡献偏弱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小,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占有比重低,未能充分发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同时也相对落后于诸如巴西等发展中气度。体育产业已创造价值不能同当下我国国际地位相互适应,并未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潜能。然而,这一现象同时也侧面证明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2 体育本体产业发展较慢

从体育产业整体看来,服务业是其核心而用品处于外围。将产业视作发展整体则其核心行业的发展状况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外围行业的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当下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在我国体育产业中,核心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外围产业而言明显滞后。

调查研究显示,在体育产业中以娱乐、健身、表演、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性领域同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等对比来看,二者虽然都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然而前者保持在20%的比重以下而后者常年保持在75%以上。上述情况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世界体育用品制造重心向我国偏移的现状,东南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体育用品的全球性生产加工地,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国际市场基础上进行的,而另一方面也同时体现了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即内在性、自源性动力短缺不足。

1.3 体育用品业竞争力弱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生产份额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超过50%以上。然而,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我国的体育用品中,来料加工型及劳动密集型占主要部分,侧面表明了其在产业链中低端地位,在上层的创新、研发、设计及中层的市场拓展、营销等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国内有关企业的专业生产能力低下、科技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低下且低水准的重复竞争严重等问题。在社会、经济、体育等的发展及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以数致胜的旧有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资本、劳动力等的不断升高加之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使得密集生产、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行业的调整转型势在必行。

1.4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的优惠政策在体育产业的进步发展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证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体育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较低,二者极不相称。通过对西方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轨迹的观察研究不难发现,其政府政策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扶持。相对比下,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零散,缺乏统一、规范性,且临时鼓励政策多而较为持久的鼓励政策缺乏,即政策稳定性差,支持、帮扶力度小,问题及制约因素多,较大程度了束缚了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健康发展。

1.5 高素质人才缺乏

现代化的企业竞争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人才竞争。体育产业同时具有组织、参与、经营等多重属性,因而需要具有专业广博体育知识同时具备市场拓展、经营管理能力人才的参与。当下我国体育产业主要人才大致可被分为两种:以教练、运动员、体育官员等为例的原有的体育事业参与者及商人。前者对体育事业的认识更为深刻准确但缺乏相关经济知识,后者能够发掘体育事业中潜在的经济利益但对体育事业认识不足。总体来看,在我国体育产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尤以专业化人才最为凸显,依旧十分短缺。

2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我国经济结构有了新的调整和改变。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体育产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1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市场调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有利于促进各企业、行业及部门进行技术改进、管理强化,达到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及成本降低的效果。

实践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体育市场尚且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科学、合理的安排政府进行适当调控,以政府为引导积极完善市场体系及有关规则,以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市场调节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效用。

2.2 加大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力度

针对我国体育产业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存在内部结构失衡的问题,用品行业比重过高而服务行业比重过低。体育服务行业以体育场馆为现实依托并以非实物、不可存储的劳动或服务为主要产品内容,生产及消费同时发生,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加大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措施,社会各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创造良好环境并提供系统有效的保障措施,促进我国体育服务业的进步发展。

2.3 重视健身娱乐业的主导作用

以少数体育部门的迅速扩张带动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是体育经济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全球,意大利以职业体育、足球产业为主导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美国、韩国等国家以体育娱乐、健身行业为主导,以瑞士为例的北欧国家发挥本国地理优势以登山、冰雪等体育产业为主导。由我国历史文化背景、具体国情及体育事业发展规律为依据,我国应借助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良好契机,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相关人才队伍建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健身娱乐的主导作用,最终带动广告、中介等行业及服装、器材等外围产业的迅速发展。

2.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为依托实现自主创新有利于实现技术水平提升、产业能力发掘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新发展趋向客观要求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单纯的依靠资源、资金、劳动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已不再适合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而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并加强科研方向的投入势在必行。因此,政府需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采纳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技术及相关产品,同时企业及相关部门把握契机,接受发达国家处于效益原因而转向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并积极学习、借鉴其在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

2.5 完善政府政策

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同时也是相关管理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我国国情,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例如:适当降低体育器械、装备、医疗技术研发的赋税支出,允许个体及企业对体育活动及赛事进行资助,降低体彩中奖后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创造更多的投入渠道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

2.6 提升人才质量

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数量多且质量高的体育人力资源的支持。有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应突破传统理念,不断完善个体知识体系并实现自我培养,在精通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经济、营销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及训练,走复合型的人才发展道路。同时,有关企业应开拓思路,多渠道引进有关专业人才,相互学习、互动沟通,丰富体育产业内有关人才的理论知识内容,凭借过硬质量的人才队伍不断探索体育及经济二者的结合发展本质及规律,以期能够进一步以更为严谨、科学、系统的知识内容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3 结论

体育产业的发展应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前提和基础进行,只有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体育产业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促进、文化繁荣及和谐社会推动等多方面作用。该文以我国体育产业缺陷为突破口并针对提出了实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体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1]张林,黄海燕,王岩.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1-5.

[2]杨锋,黄北翔,江广和.体育产业结构及优化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24-27.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体育事业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