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体育课理论教学

2015-12-01杨志杰张狄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体育课理论

杨志杰 张狄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看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此,体育作为一门学校教育课程,同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作为教育最高机构的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加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峻。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虽然逐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又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很多人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直接搬到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使得广大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信心,严重脱离了当代学校体育主体需要。教育学中讲到,体育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又能发展理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这一原则进行教学,而是教师直接教授直观的体育技术,学生单纯的模仿。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加之教师队伍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技能的成功与否。甚至学生会把老师教授内容当作真正正确的动作进行学习,模仿教师的某些不规范的动作,以致形成不规范的技术从而引发一些潜在的运动伤病。体育理论教学一方面指导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规范形成技术动作,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特点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为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发展终身体育的目标打下结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可掌握运动卫生常识、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更好地获取预防多种运动伤病的方法,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或不可逆性伤病。因此,体育课理论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体育课理论教学现存的问题

1.1 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

正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高校在体育课时,总是侧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讲运动技术看作是评论学生的重要标准,甚至在教授体育课时从来没有进行过理论化的学习。普通高校的体育老师从年龄、资历、学历等都有着很大差别,一般有资历的老教师会着重于对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从而去知道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而对于普通年轻老师,或者刚入职的新进教师而言,运动成绩成为了表现自己的主要渠道。他们在授课时往往只注重于运动技术的提高,忽视了对于体育课堂上,亦或体育训练中的理论指导。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体育课就应该如此进行,以此当学生也作为一名教师时,会遵循老师的脚步进行授课,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阻碍了体育向着良性循环的发展,更加偏离了国家深化终身体育的轨道。

1.2 理论课安排的学时数量太少

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推出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八条指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此《纲要》没有被体育教师重视起来,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教学,相反的是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和无趣味性不足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在一学期的体育课学习中,老师往往是在风雨雪等不适合体育技能授课的情况下来安排理论课的学习。但是,风雨雪的不适宜天气是不可预知的情况,而且体育课老师未必会有充分的理论教学的准备,根据教科书中的原版内容照抄照搬,直接读给学生,甚至为了省事,一些老师直接取消课程的安排。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理论教学的负面情绪,表现出了一些不积极性和无趣性,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阻碍了更深一步的发展终身体育的目标。

1.3 理论课教学的枯燥性

由于体育与理论教学在很多高等学校并未引起重视,学校相关部门也没有干预体育课老师理论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得老师在理论教学时没有充分的备课,只是讲到书中提到的内容原样复述给学生,没有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提炼过得精确用词去表达书中提到的技术环节,理论课的枯燥性油然而生。大部分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仍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思想上依然停留在中学那种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陈旧模式中,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妨碍了教学正常的、健康的进行。老师复述的书中内容学生听的一知半解,无法联系出实际的运动技术动作,不能领悟其中的联系,只能是迷茫的上了一节不知道是什么的体育课,而在运动技术课的开展中,不能反馈出理论所描述的内容,这样就扭曲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育课程甚至各科类课程的总思想。

2 改善体育课理论教学的对策

2.1 丰富体育课教师的理论教学素养

从现状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老师的责任心不够强,更多的理论教学是在应付课堂或者说应付学生。而且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传统性、呆板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枯燥乏味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与高中课堂相提并论。所以一些体育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敢恭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单单学不到更好的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有可能产生一种对体育的厌烦心理。所以不断加强和丰富体育教师队伍的理论教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理论教学素养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对这门体育课程的兴趣,为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健康的进行体育活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阶段也在不断的积累着理论的经验,从而在理论教学的实践中更深层次的丰富理论教学,为以后培养更优秀的体育教师做好铺垫。

2.2 加强学生的主导作用

高等院校却别于中小学的主要因素便是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应该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现自己在课堂上作用,比如老师在讲解一个动作时,运用提炼出的专业术语或是老师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主观的展示给其他学生,这样形成的记忆将会更持久的印在学生脑海里,而且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对于学习这项运动的兴趣,更乐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课堂开展的乐观性,学生在自己投入其中的教课过程中,更带动了其他学生的主导心里。加之学生的不断反馈,能使老师在以后的备课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实践中更能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

2.3 体育理论课的强制性

鉴于多数院校、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对体育理论课的不重视,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必须严格按照《纲要》计划进行授课,校方强制性提供教室供体育老师进行理论教学。严格的检验体育教师理论课备课情况和授课反馈信息,做出为了体育事业良性发展、不断培养高素质体育人、加强深化终身体育的重要决心。各学校应该强制性安排理论教学板块,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技能方面的深刻理解,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奋点,是学生更多的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为技能的提升做好铺垫。必须强有力的安排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实践得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充分的理论教学后,学生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搞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作为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在实践课中学生体力投入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是不愿听也记不住,更是纸上谈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融入更多趣味性的故事或比赛到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全面的接触体育知识。

3 结语

大多数院系已取消了体育课理论教学这一板块,而仍开设体育理论教学的院系,仅仅围绕着天气原因不能上室外课程时安排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多以有限的课本知识、体育视频等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在理论教学时感到乏味无趣,甚至不想上体育理论课,而对于老师所讲,多处于一种抵抗心理。纵然这些因素存在现象十分明显,亦或是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但是铁人王进喜曾说过:“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就算创造困难也要上。”

[1]杨宇辰.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导报,2013(2):218.

[2]郭曼.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师友,2014(6):30-32.

[3]沈军明.对日本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的回顾[J].内江科技,2011(7):195.

猜你喜欢

理论课体育课理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体育课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