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2015-11-30陈李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创新途径

陈李荣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总不能尽如人意,虽然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但总感到事与愿违。初中写作教学创新需学生具有真情美、氛围美、文笔美才能达到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教师就必须坚持做到创新、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写作 创新途径 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15

一、初中写作教学创新需学生具有真情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应当说是获取了一定的成效,那社会又怎么对语文教学不加恭维、认同呢?深刻反思,也是不无缘故的。语文教学光在工具性上做文章,让学生陷入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海中,学生身上充盈不了人文性的光辉。学生的阅读感悟充盈不了人文性的光辉,写作也就自然而然地缺失真情之美,因为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譬如,学生写作的题材不是他们所耳闻目睹和亲身所为的,那其怎么就可以白生起人文性?笔者有这样的思考:初中生写作教学之创新首先必须形成初中生的人性之美,因为没有最起码的人性美,学生是根本也写不出那种令人们所刮目相看的文章来的,更有可能是学生还会写出与人间真情、与时局大相径庭的文章来。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多去思考学生真情美的建立事宜。让学生具有美的真情,多让学生去饱览充满人间真情、美好情感的事物以及一些比较具体的充满正确意义的事理关系。

二、初中写作教学创新需学生具有氛围美

现实的初中生写作,我们不难看到的不良现象是,初中生业已不知不觉地做起“文贼”来,他们只要一写作,往往就要去套用他人的写作题材,或者自己去创编一些想让人感到惊奇的题材来;他们只要一写作,往往就要使出自己浑身的解数,把大量的优美词汇和语句搬来。还有不少学生不喜欢写作,写作不是学生心甘情愿所为,而是教师在诸多方面的胁迫。所谓作文,就是在“榨”学生“文”,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想方设法去“榨起文来”。笔者在让学生搜集素材和确定题材时,坚持崇尚求实的理念,让学生把那些镶嵌在平凡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即可,坚持秉承以小见大的理念,不让学生因小而不为,只要是人们所向往的,都可以让学生去书写。

三、初中写作教学创新需学生具有文笔美

学生写作,我们所渴望和追求的是学生能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但很多学生往往是越想自己的文笔美,却是越多的文笔不得美。如何去消除学生写作中的尴尬境地?窃以为还必须交给学生锁匙,让学生去探索写作的诸多方法,那就是凭借教材文本的创新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让学生接受优美词汇感人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去挖掘那一个个词语的感人力量。譬如学生去探讨《藤野先生》中的外貌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学生所感悟到的就是那“八”字胡须,分布在先生的人中两侧,是那样传神地表现出先生的外貌。由此,就让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父母亲以及其他一些长辈,找出最能传神地描写这些人物的特征,借鉴“八字须”去写出“发”和“眉”。学生的观察还是很仔细的,他们不但能够描写出发型和眉形,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些发型和眉形中挖掘出颇具特征的人格魅力。不过分追求所谓的华丽辞藻,而是切切实实地用一些简单字眼去刻画自己所要表现的人和事,起到极其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效果。

总而言之,初中生写作教学创新策略,可以说形式多样且丰富多彩。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话题还比较多,一些深层次领域中的问题,尤其是写作创新教学的课题任重道远。

[ 参 考 文 献 ]

[1]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梁恕俭.课改到底改什么[J].新课程研究,2012(5).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创新途径
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探索与思考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途径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初探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听众意识刍论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