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小活动”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2015-11-30邢建军郑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课堂教学

邢建军++郑强��

[摘 要]“语文小活动”与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灵活而生动,让语文学科的魅力展露出来,让语文的灵魂飞扬起来。

[关键词]语文小活动 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10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课堂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就能完全涵盖的一个学科,课下的“语文小活动”恰恰可以对语文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更易表现,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会大大增加,新课标提倡的三个维度目标也会逐步实现。其实“语文小活动”中的周记写作、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传统活动的功用自不必说,但作为语文教师,自然需要有创新精神,可以多开创活动。如此,语文学习的手段多样起来,语文的灵魂自然也会飞扬起来。

一、“语文小活动”对知识与能力的促进作用

知识与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论对于考试,还是未来的发展都起到一个奠基作用,就像一棵大树生长必需的肥沃土壤。“语

文小活动”的设置首先考虑此目标,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知识,提升能力。

1.论坛巩固活动

坛主月明江似洗

一楼:此生不换山高草近无

二楼:梦想—启迪风清柳如苏

三楼:末/未风暖花尤香

四楼:云端的日子风轻林若疏

五楼:天水蓝水动石如浮……

论坛巩固活动,是根据网络而发现的一种“语文小活动”方式,就是拿一张B4纸,教师给出帖子的主题,学生按照座位的先后顺序在帖子下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形成不同组别的帖子。例如《奇妙的对联》课后,笔者给出了上联“月明江似洗”,学生在后面按照楼层写出下联,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激发了兴趣,同时有了巩固对联知识的机会。

2.人物肖像绘画

人物肖像绘画,是一篇课文讲述完毕后,根据人物的文字介绍和自己的阅读理解给人物进行肖像绘画的活动。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绘画的基本功,所以分成小组,有的学生绘画,有的学生在画后作出解释,还有的学生在画后配一首小诗,对肖像绘画进行补充说明。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关于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描写任选其一画一幅肖像图。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小组内不是仅仅根据课本绘画,还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这些人物的章节部分和人物评价文章。其实,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开阔视野,提升古典名著的阅读能力。

二、“语文小活动”对过程与方法的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最需要实效的教学目标,掌握学习的过程,把握学习的方法,这在“语文小活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也最有实效。学生在活动中知道了观察和思考的自主学习方式,明白了交流与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还锻炼了拓展和深入的探究学习方式。

1.诗词改编活动

诗词改编活动,是讲述人教版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采用的方法,在每一首古诗词或古文学习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自行创作诗词(古或现均可)来解读文本。例如《长恨歌》课后,有学生创作了《天上人间再相见》一首现代诗来表达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爱情悲剧的惋惜;《书愤》课后,有学生创作了《你的孤独谁能懂》来表达对屈原、杜甫、陆游等忧国忧民的文人壮志难酬的控诉;《阿房宫赋》课后,有学生创作了“隔离天日阿房宫,奢侈繁华秦帝中。楚人一炬变焦土,生灵万物复枯荣”一首小诗表达历史兴亡的感慨。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研读和挖掘文本的能力提升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也转变了,收获颇丰。

2.情境表演活动

情境表演活动,是讲述小说单元时采用的一种“语文小活动”。但由于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影响,笔者会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课本中的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表演。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一个学生搜集了别里科夫所有的道具辅助表演,表演时学生先是哈哈大笑,最后默默无声。有学生解读他的表演时说:“这是我们熟悉的别里科夫,也是我们熟悉的自己,他的表演里让我们想到了自己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活动中,学生既能够把握小说的内容,又联系现实生活,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应该多加尝试。

三、“语文小活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要求最高的教学目标,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让学生关注生活和人生,关注教育和成长,关注现实和社会,是为学生未来而做出的长远考虑。“语文小活动”可以恰如其分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理性和感性并重的情感观念。

1.心理测试活动

心理测试活动,是根据要讲述的不同内容而设定的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导入环节,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在史铁生《我与地坛》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站起来,伸出自己的双手放在一条水平线上,然后闭上眼,笔者一边走一边引导学生在左右手不平衡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平衡。三分钟后学生睁开眼睛发现一个情况:自己极力想要保持平衡,结果真的不平衡了,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都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人生道理不言而喻。在作文讲评“流言蜚语与主观臆断”导入环节,笔者给第一排的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一句话的字条,学生快速看完,把字条扔掉,然后回头告诉下一个学生字条上的内容,一条龙顺序,最后一排的学生把听到的话写在黑板上,结果出入很大。这样比起硬生生地告诉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要影响深远得多。

2.文章引导活动

“亲其师,信其道。”作文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有写文章的习惯和能力,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展示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影响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讲解“关注传统文化从我做起”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了自己参观当地贡院之后写的一篇文章《贡院深深深几许》,学生放假期间就开始对定州的传统文化进行考察,还给相关部门写了一封意见信。讲解“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作文时,笔者展示了自己的文章《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儿子》,从而让学生发现亲情,重视亲情。教师的文章会让学生倍感亲切,也会给学生更好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歌词创作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广播活动、征文活动、辩论赛活动、书法展示活动等“语文小活动”丰富多彩,恰恰符合语文博大精深的特点,在每种活动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都会起到或多或少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一颗灵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让语文的灵魂飞扬。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