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远离肤浅学习

2015-11-30张存智�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0期

张存智�オ�

[摘 要]时常看到的语文课,有热情洋溢的教师,乐于表现的优生,积极记笔记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样的课堂可谓热闹非凡,然而热闹的表象难掩教学的肤浅。从“异口同声”“奋笔疾书”“优生主宰”三种热闹现象的破解,谈如何让语文课堂从肤浅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异口同声 奋笔疾书 优生主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08

一、“异口同声”现象

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学生异口同声的热闹回答,教师往往被这种高涨的学习情绪蒙蔽了,仔细想想,这里面又有多少深度思考的成分,又有多少“南郭先生”呢?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学生也想在课堂上有所表现,但苦于没有想到,听到其他学生说了某个词,也随之附和。如何让这些“南郭先生”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呢?

第一,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书上做标注,留下思考的痕迹,小组长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必须留下痕迹,即使是错误的,也给后来的讨论带来思维的碰撞。

第二,回答问题尽量避免齐答,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先举手。

第三,回答问题必须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述。回答问题时,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陈述理由。例如教学《窗》,在探究靠窗的病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笔者提出必须用“我认为这是一个 的人,理由是 ”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有相关的依据。

第四,课堂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质量,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教学《变色龙》,对“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赏析时,学生理解的层面只能达到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商店和饭馆生意萧条。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师:“为什么无精打采地敞着就表示生意萧条呢?文中有证据吗?”生:“因为上文说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师:“广场、商店、饭馆,这应该是一个商业中心,为什么会没有人?”生:“商业中以没有人暗示社会经济萧条。”师:“为什么作者要暗示社会经济萧条?”生:“作者通过社会萧条现象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学生若有所悟,明白作者每一笔的描写都有其写作意图。

二、“奋笔疾书的秘书”现象

学生认真及时记笔记,是很多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现在课堂上时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教师刚要开腔,学生笔已经拿起,准备认真地做好“秘书”的记录工作。这种没经过学生大脑思考、加工而记录下来的所谓答案,其实就是冷冰冰的文字,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记下来再多又有何用呢?“秘书现象”,看起来学生学得认真,写得辛苦,可谓无用功也。这也是一种肤浅的学习,在教学中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呢?

首先,教师绝不讲答案,所有的思考留给学生。其次,制造舆论,否定不思考、只做“秘书”的行为。再次,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所有结论的取得必须经过自主学习、表达观点、倾听别人的观点、评价(或补充)别人的观点一系列过程。要相信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就会经常给你意外的惊喜。例如教学《窗》中,当品味靠窗的病人想象窗外美景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具体生动描绘这一部分内容的作用。有人说:“这样栩栩如生的描写表现了靠窗病人的善良,因为他想用他所想象的美景给另一个人带来快乐,让那个病人能早日康复。”又有人补充:“这儿的美景与下文的一堵墙形成对比,表现靠窗病人的善良。”学生在自主学习后有自己的思考,在交流中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最后,评价中感谢出现问题的学生,不让他们有羞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生主宰课堂”现象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更快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有一两个优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教师就如获至宝,简单地认为全班都理解了,这个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不是针对那几个优生,而是针对全班学生。

第一,根据优生的位置不同,分成四大团队。学生其实团队意识很强,谁都不愿服输。建立团队后,用优秀团队带动落后团队。另外,有些优生由于性格原因,不爱举手,笔者故意把他选为团队首领,对他起到促进作用。语文课不能停留在几个人动脑了,理解了,表达了,就认为所有的人都达成了目标,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低效的。

第二,小奖小惩,调动各团队积极性。在探究问题时,也会出现学生懈怠、能躲则躲的现象,这时小奖小惩能发挥作用。例如,某个团队无人参与活动,可以进行小惩,整个团队起立站两分钟,虽然只站两分钟,却让他们觉得很不好意思,大大调动学习积极性。当然小奖主要是精神奖励。小奖小惩,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灵活调整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语文课堂经常会遇到只有零星优生探究到问题的方向,这时不能因为有人懂了,就让绝大多数学生放弃思考的机会。灵活调整问题的难度,或把问题化整为零,阶梯式思考,能大大提高学生全面参与的积极性。

要想让语文课堂远离肤浅,走向有深度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鼓励学生全员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主动表达的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才是高效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