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地区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实用经验探讨

2015-11-30黄魁孙丽蔡从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

黄魁++孙丽++蔡从礼

摘要 介绍了平原地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一些基本操作流程和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根据笔者参与的几次工作经历,总结出部分实用的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便于与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 林业;一类清查;森林资源;平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5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182-0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是林业部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为了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的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每5年进行1次。平原地区存在着人为活动量大,样地样木固定标志、引地定位物、样地及周边环境等容易发生改变的特殊情况,给每次样地复位复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因从事过几次此项工作,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操作经验,以期与同行业人员进行探讨和交流。

1 准备工作

一是在所有样地新的调查记录表中转抄前期检尺株数、胸径等有关数据,准备调查时使用,注意不能抄错。二是对各工组参加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让大家熟悉操作细则、工作流程等,制作各地类调查事项明细。三是准备齐全所有必备工具、生活用具及安全设施,特别是未统一配置的水泥桩、铁锹、油漆、计算器等。四是熟练掌握科学计算器使用方法,主要是通过简易胸高断面积法确定优势树种和用直径平方平均法计算样地样木的主林层优势树种平均胸径。五是熟悉掌握罗盘、数码相机、GPS等仪器的使用[1]。

2 样地复位

2.1 样地调查实习

一般在县级调查时选择有测树因子且有代表性的作为第1个样地,各个工组共同参与实习,操作时集思广益,对所有调查项目在不设固定标志的情况下多做几遍,让大家充分熟悉调查程序,便于各工组分开调查时能规范操作完成。

2.2 找到样地

可根据现有地图、前期样地位置信息、原调查人员、前期向导、西南角点采集的GPS坐标导航等方法找到样地附近。

2.3 复位样地

通过样地原角点埋设水泥桩、角点定位树(物)、样地树木回测、其他固定标志等能准确确定样地四角和四边,视为完全复位样地。实际中常用样木距离反向交绘法确定角点,再进行适当修正,确定后验证其他角点及样木情况,最后达到样木完全复位(较为重要)与边界准确。其他前期无测树因子的样地还可通过重新引线测量等方法复位[2]。

2.4 特殊情况复位

个别角点发生无法测量等情况可采取移动交绘法确定,记录说明原因;前期林木及固定标志灭失,但通过其他方法能找到样地仍为复位;样地复位时地类发生变化,但必须符合变化规律,而且必须是5年内发生,否则可能调查有误;能找到前期所设样地,虽发生位移,但符合复位条件仍可定为复位[3]。

3 测设样地周界

凡有测树因子样地都要进行周界复测,同时填写“样地周界测量记录”。复位样地周界长度误差应小于1%。一般从样地西南角点开始测量1周求闭合差,同时验证样地是否复位,避免样地边界移动及样木无法完全复位。

值得注意的是周界(引线)测量操作时,测量角度要加罗差即坐标方位角(+方向改正角)+罗差;记录时,填罗盘度数即坐标方位角(-方向改正角)-罗差。(依据上期引线测量记录打样地时,要减去上期的罗差同时加上本期罗差)。

经过样地和样木复位,确定样地落入大片无树的耕地、荒地、河滩等,不必再进行周界测量或转抄前期周界数据,只需在周界测量记录中写明“样地落入大片无树的耕地(荒地、河滩),未作周界测量”即可。

4 样地固定标志修复加固

4.1 埋水泥桩

样地4个角点确定后,凡有林地和疏林地样地在4个角点需埋设水泥桩,其余样地只在西南角点埋设,若前期桩还在需改埋其他角点,埋设操作一定要细致且桩中心对准角点,并记录说明埋设情况。埋设水泥桩有困难时,实际工作中常采用移动一定距离埋设,记录好移动的方位与距离。

4.2 量测定位物(树)

对样地西南角点3个定位物(树)发生改变的,应重新测量补齐,村庄上样地复位为防止角点发生变更情况,可选择记录多个角点的定位物,标注记录清楚。地类等易发生变化的样地,做好引点位置及记录引点定位物也必不可少。经过样地和样木复位,确定样地西南角点定位物前期的填写方位角或距离有误,或者灭失,本期进行了加固并测量,应仔细准确地填写[4]。

4.3 刮树皮、涂红油漆

为了便于样地内树木检尺和下期样地复查,对于样地边界外侧树木在面向样地的一侧高于胸径一定位置逐株树涂5 cm宽红油漆(刮树皮),明显区分出样地边界与检尺木。

5 样地样木调查和测量

5.1 样木复位

凡前期样木的编号及胸高线能准确确定,并经胸径、树种、距离、方位角复测均无错者为完全复位样木。但满足部分条件的也可视为样木复位,“且原则上要求全部样木都要复位”,如能确认前期样木已被采伐的伐根或枯死的树桩、样木编号能确认却因虫害火灾导致胸径值下降、胸径错测木与树种错测木、依据样木位置图及周边样木等因素能确定前期对应样木等,总之应根据上期记载树种、胸径、样木位置等综合分析,避免脱离实际、生拼硬凑、样木复错位的情况[5]。

5.2 样木检尺

乔木树种起测胸径一般为5 cm,根据上期固定样木每木检尺记录和样木位置图逐株复核检尺,并与上期样木号一一对应,缺号树木要仔细查找分析原因(保留木以外的其他检尺类型)。进界木编号按前期最大树号续编,且检尺位置要求在树干距上坡根颈1.3 m高度处(实际检尺操作应常备一个1.3 m长的直杆,从样木基部量至胸径测量处,如果使用花杆千万注意底端有5 cm尖头);保留木的胸高线如果前期位置清楚且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河南省10 cm),本次加固时应与以前吻合,并注意书写标准和适当留一点前期痕迹,如超过范围要修正且“备注明确”。检尺记录量测树号、树种和直径时应形成严格的几人配合应答习惯。经济树确定每木检尺时,要达到有明显主干、枝下高>2 m、树高>5 m的纳入检尺(各省或有不同)[6]。endprint

平原地区涉及四旁树较多,检尺记录时在检尺记录表中应准确区分四旁树的立木类型。注意本次检尺株数、样地总株数、前期株数、四旁树株数等几者的逻辑关系要吻合。

5.3 样木固定标志与位置图

5.3.1 样木固定。每株检尺木都要设固定标志,即在胸高1.3 m检尺处用红油漆(因保存时间太短而不能使用简易喷瓶式油漆)涂3 cm的红环,把握住红环的中心位置应是检尺的地方;逐株树木在树干北面地表上3 cm处钉专制的树牌,前期树牌还在的在附近再新钉一个;同时在树干1.5 m处用红油漆以阿拉伯数字书写固定样木号。注意树号砸的要规范,让人容易看,按要求钉到规定位置。

5.3.2 绘制样木位置图。为了记录样木在样地中的位置,需要根据样木的水平距和方位角在现地绘制1∶200的样木位置图,包括样地内有标识作用的明显地物和地类分界线,也标示在样木位置图上,方便下期样地样木复位。河南省在2013年调查时由省级规划院利用ARCGIS编制了一个由样木距离和方位角可电脑打印样木位置图的程序,调查时对上期样木位置图先打印一份电脑图,对上期有可能距离和方位角画的不太准的样木复位有很大帮助,对本次现地绘制的样本位置图也可回到内业时用电脑制作样本位置图进行复核。

5.3.3 拍摄样地照片。在样地范围内找一适当位置,拍摄一张固定样地彩色照片,尽可能地将角点及明显地物等能识别样地特征的部分拍摄出来,特别对于平原村庄样地在房屋上写上样地号取景,有利于下次寻找样地。

6 样地其他因子调查

6.1 测郁闭度

观测郁闭度,采用对角线截距抽样法,可按照每隔2 m设1个观测点的方法,调查郁闭度较为准确,杜绝平常工作中直接目测。

6.2 平均年龄

平原区林龄在调查时不能简单地加上调查间隔期,应根据样地内样木变化情况,如果村镇林大树全部采伐或枯死,应观察考虑当前样木实际年龄。

6.3 植被和下木调查

此项调查需要在样地西南角点设置2 m×2 m小样方(需要记录调查位置)开展调查,须注意在调查样地的过程中提前避免踩踏周边的植被与下木。

7 样地调查完毕进行回头看

一是检查地类确定是否准确;二是样地固定标志是否完整;三是复测胸径、方位角,定位树(物)回测,防止树木重测漏测、重号漏号;四是样地因子和其他因子调查项目填写有没有完成;五是现地绘制样木位置图与电脑方式制图进行对比。

8 容易出错的问题探讨

8.1 优势树种和平均木确定

优势树种计算,先把树种等记录清楚,为了防止外业计算器计算不准,可以用智能手机的“wps office”等提前编好程序在现地完成核对,也可以进行内业整理时用Excel表制作一个带公式的表格,把单个树种胸径值逐一填入能够方便地分几列“树号、胸径、平方”,确保优势树种和平均木计算准确,以免影响整个样地因子调查项目的正确。

8.2 对新增调查因子要重视

对于前期没有涉及而本期新增加的调查因子要认真对待,可能是要求调查的重点项目。由于以前计算材积是一元材积表,只用到平均胸径,对平均树高调查要求不是很严,但从2013年后计算生物量时需用到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因子,所以对平均木调查要求较严,必须严肃对待,调查时切不可采取目估。对树高不是很高的,尽量采用花杆或鱼杆,而不要用测高器。

8.3 关于周界测量和样木复位

对复测样地,周界测量一定要按《操作细则》要求复位,只要前期调查周界测量没有明显错误(即周长误差小于1%),本期周界应与前期一致,避免因周界变动产生多测木和漏测木。若出现前期样桩偏差,而纠正到正确位置后不影响样木的出入,则可能是前期样桩埋设位置偏差,这时需把样桩改埋到正确位置。出现多测木、漏测木和错测木的样地,应作为各级质量检查的重点。对前期铝牌号丢失或样木号不清晰的样木,应综合分析样木的相关位置、树种、胸径等情况确定前期样木号,提高样木复位率。对确实不能复位的样木,不能强求,避免张冠李戴。对于前期没有检尺样木,本期有检尺样木的新设样地,确定西南角点后要先埋设水泥样桩,再架罗盘仪测西南角3个定位物和周界,避免下期调查因样桩位置偏差导致周界测量错误。

8.4 前期引点及样点固定标志都被破坏的样地定位

对前期引点及样点固定标志都被破坏的样地,这种情况平原地区及城镇村周围较多。首先通过用上期采集的GPS坐标用GPS导航到西南角点附近,如果样点附近地类一致(如大片非林地或大片有林地),则可用GPS直接定位。如果样地附近地类比较破碎,特别是有林地与非有林地交界,则须采用GPS辅助定位,不准用GPS直接定位,以防止人为因素造成偏差。

(下转第190页)

(上接第183页)

8.5 耕地上造的用材林或经济林地类确定

只要达到有林地标准,不管是否进行规划,都按有林地进行调查。此外,上级在配备罗盘仪时,建议尽量提供质量高的仪器(长时间存放情况下避免失磁),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能很好地保证调查样地的复位和测量角度精度。

9 参考文献

[1] 付民海.全国营造林核查综合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曹冠武.河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探索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3] 黄魁.池杉在农田林网应用中的优势及其速生林管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39-240.

[4] 黄魁.林业调查中常见的简易GPS数据操作使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94-196.

[5] 齐中武,黄魁.豫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36-237.

[6] 河南森林编委会.河南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