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的需求研究

2015-11-27郝彧曹亭刘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用户需求

郝彧+曹亭+刘毅

关键词: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用户需求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以天津地区为主的500位公民的健康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的公众对健康信息及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方式的需求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医学院校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类型公众开发相应的健康信息,多渠道丰富健康信息资源以满足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1-0045-03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JTQ13-010。 随着环境恶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健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信息需求度也在逐年提高,健康信息需求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信息需求[1]。但目前我国健康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公众大多从医药健康类网站获取健康信息,其所提供的健康信息针对性较差,且以营利为目的,可信度不高。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医学院校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医学文献资源、大量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以及现代化的设备,成了健康信息传播及服务领域最具潜力的服务机构之一。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对健康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公益性开发,笔者对不同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的公众对健康信息及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方式的需求进行调查,为医学院校图书馆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提供事实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以天津读者为主,包括部分其他地区读者,基本覆盖各个年龄段、职业、教育背景。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填答时间为 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7.8%,共计样本量 489 份。

1.2 调查方法及实施办法

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①2014年2月12日至20日在问卷星平台发放100份网络问卷进行小范围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对调查问卷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完善。②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进行正式问卷发放调查。

1.3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笔者运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依据对国内外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调查结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2]以及公众信息需求研究的相关理论梳理,设计“公众对医学健康知识的信息需求”调查问卷。问卷采用调查问卷与量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三部分内容:①个人基本资料。②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及获取途径调查。③公众对图书馆健康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方式的需求,此部分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法[3]。笔者应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

本次调查中,最受关注的健康信息前三位分别是饮食搭配、运动健身及中医养生。饮食健康与运动健身是保养身体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大众对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的需求最为迫切。且根据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的公民,对健康信息内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19—25岁及26—40岁的青年,对饮食搭配和运动健身比较感兴趣,而41—60岁的中年人除饮食搭配外,对中医养生也很感兴趣,61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重视环境污染和中医养生。

2.3 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及认为可靠的健康信息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大众最常采用的获取方式为“上网查询”,其次是“阅读相关书籍”,同时大众认为最值得信赖的来源是“医药卫生类专著”,其次是“医务人员的建议”,“网络信息”位居倒数第二。医学院校图书馆可根据这一现状,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推荐可靠的网络健康信息及高质量的医学健康相关书籍。

2.4 公众对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方式的需求情况

郝彧,曹亭,刘毅:公众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的需求研究*

笔者在设计有关公众对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模式需求时,采用了5 级李克特量表评价法。该量表对每个指标的5个选项分别给予5、4、3、2、1 的分数,分别表示“很愿意、愿意、一般、不愿意、很不愿意”5个等级。问卷调查了以下内容:①在馆内阅览医学、健康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料(纸质及电子)。②打印/复印/外借医学、健康书籍/资料。③医学健康学科馆员为您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帮助服务。④通过打电话或虚拟咨询的方式(如QQ、网页在线)获得医学与健康相关信息。⑤发放医学、健康相关的宣传册/宣传物品。⑥开展医学、健康讲座/研讨会。⑦图书馆网站对医学、健康相关的书籍或文献推荐介绍。⑧图书馆与多部门合作建立专业医学、健康网站。⑨图书馆网站推荐医学、健康相关网站链接/医生/医院信息。⑩图书馆引进或建立医学、健康相关的专业数据库。通过手机短信、微信或者电子邮件为您定时发送医学、健康信息。开通移动图书馆提供医学、健康信息。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对量表本身进行了信效度评价分析:①在信度方面考察了Cronbach α系数。本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0509,表示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②在效度方面考察了量表的结构效度。本量表的KMO值为0.875,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③本调查问卷的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值为3103.399(df为66,Sig<0.01),该值较大,且sig.值小于0.01,代表项目间存在相关性。

2.5 公众健康信息需求及资源开发方式特性分析

2.5.1 不同年龄段人对健康信息资源开发方式需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人仅在“①打印/复印/外借医学、健康书籍/资料”“③医学健康学科馆员为您提供面对面专业的帮助服务”“⑤发放医学、健康相关的宣传册/宣传物品”“⑥开展医学、健康讲座/研讨会”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笔者随后对有差异的这四项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与其他年龄段在这四种开发形式上有显著的差别。

2.5.2 不同教育程度人对健康信息开发形式需求情况的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除在“③医学健康学科馆员为您提供面对面专业的帮助服务”这种模式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模式均有显著性差异,为此应对教育程度进行多重比较。由数据分析可知,教育程度越高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度越高,主要以硕士及以上教育程度与大专教育程度的差异为主。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开发方式,如“⑩图书馆引进或建立医学、健康相关的专业数据库”中,硕士及以上教育程度需求与本科、大专相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开通移动图书馆提供医学、健康信息”模式,没有受到大专教育程度大众的重视,与硕士及以上以及本科教育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对于为何高中及以下学历没有体现出教育程度对需求带来的影响,主要考虑在现有社会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大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大部分人已经退休,有更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健康信息,因此希望信息拥有者可以以各种模式将信息进行整合,以便他们获取。

2.5.3 不同职业人对健康信息开发形式需求情况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上文①②⑥⑧⑨⑩这7种形式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对这7种模式进行了多重比较。由于政府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较少,这两个职业的数据不在考虑范围内。数据显示,公司职员的需求与其他职业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是对“⑥开展医学、健康讲座/研讨会”开发模式需求度低,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考虑因职员工作强度较大,笔者认为其对定时定点的讲座、研讨会参与性不强。除此之外,医务人员的需求普遍高于其他职业,特别在“⑨图书馆网站推荐医学、健康相关网站链接/医生/医院信息”“⑩图书馆引进或建立医学、健康相关的专业数据库”两种形式下,医务人员的需求与其他职业项目有显著性差异,因其职业与健康相关度较大造成。

3 结论与建议

3.1 提高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效率

通过对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可知,在所关注的健康信息的内容、获取途径以及对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模式的需求方面,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的人有较大区别。

为了提高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效率,应针对不同公众提供不同的开发形式,如:针对61岁以上、高中以下学历、离退休人员,应在中医养生,脏器养护的相关内容上,采取指导型开发模式中传统的培训讲座形式;而针对19—40岁的公众,则可在运动健身、美容护理、饮食搭配方面,采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移动图书馆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健康信息融入中青年人的生活中,提高其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

3.2 联盟共享,挖掘特色,丰富馆内健康信息资源

健康信息的公益性开发,最重要的仍旧是信息资源本身,且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公众对健康信息需求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医药院校图书馆经费紧张,因此其可在自身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图书馆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纵向区域高校馆、横向医学院校图书馆之间的系统联盟,实行校际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共同为地方高层次的研究型社会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共同为民众终身学习服务。

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积极开发本校资源,如建立本校的机构知识库,向社会免费开放本校医学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应结合本馆特色主题,根据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或本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充分挖掘、利用特色资源,针对不同的人群,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特色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4-5]。

3.3 注重对馆员的健康信息培养

由对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方式的分析可知,“医学与健康讲座/研讨会”“电话咨询或虚拟咨询健康问题”“健康信息推送(RSS、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健康信息馆员参考咨询”等开发方式需要健康信息馆员参与,因此专业的健康信息馆员也是医药院校图书馆重要资源。一方面,医药院校图书馆可以引进具有医药专业背景的人员作为图书馆的健康信息馆员,重视提高原图书馆馆员的健康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依托医药院校的专业优势,聘请医药专业教师为特聘馆员,定期为社会读者提供服务。

3.4 增强与社会合作意识,开发网络及落地平台

高校在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时,会存在场地、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这时应与公共图书馆(市馆、区县中小型图书馆)进行区域联盟,利用资源优势,为公共馆提供技术及服务支持,建立联合参考咨询平台,为民众解答医学健康的疑惑,提供健康信息资源,开展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服务。

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关注与社区的合作,健康馆员定期下社区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宣讲,提高民众的健康信息素养。此外,医药院校图书馆不应忽视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为医药企业提供医学健康竞争情报、科技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与擅长信息技术、网络建设方面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结合企业的资金、硬件及技术优势,推广健康信息资源,在满足大众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达到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3.5 加强宣传,获得社会认可与支持

医药院校为大众提供健康信息资源,还要唤起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因此医药院校图书馆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公共产品对受众的影响,不仅要继续利用图书馆主页和学校主页开展宣传,还要通过当地有影响的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借助微博、微信、博客、QQ等网络渠道采取转化型开发模式扩大宣传[6],并利用各种节会(如中老年读书节等)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Wood F B,Lyon B,Schell M B,ect. Public library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pilot project: results of a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evaluation[J].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2000(4):314-322 .

[2] 代根兴.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20-23.

[3] Rensis Likert.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J]. Archives of Psychology,1932(140):1-55.

[4] 张春军,董凯,董琦.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虚拟数字馆藏资源建设与发展策略[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6):67-69,94.

[5] 李珍娟,孙振领.我国医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8):35-41.

[6] 邹华,高波.粤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4(1):39-45.

(编校:严 真)

猜你喜欢

用户需求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网络时代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探索
天津企业涉外事务在线服务平台开发研究
基于用户需求的在校大学生寝室用具研究设计
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发展策略探析
探析网络视频的产业化发展
基于智能手机的能源消耗分析及对策
论理解用户需求对于品牌设计的影响
基于用户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