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屈的南京

2015-11-26王缙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双雄防空洞南京大屠杀

王缙

摘要:秋林先所著的《当日南京》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论陷之时的南京,不只仅有流血和屈辱,也有不屈的反抗与斗争。

关键词:南京;1937;反抗

中图分类号:G634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南京,是日军这部“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①碾压放下武器的战俘和平民的初始之日,从这一天到以后的一个月内,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赶尽杀绝的最残忍的大屠杀,死三十多万,伤无数,这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子孙永难忘记的民族记忆,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善良、勤劳的民族用瘦弱、赤手空拳的躯体反抗日军这个兽类集团的“集体”兽行的一个月。这短短的一个月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不能抹平的伤痛。

秋林先生的《当日南京》一书(2011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是众多反映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中,专门描写南京军民面对日军的暴行进行反抗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后记中写到,南京论陷后的前两周,不仅是日军屠杀最疯狂的日子,也是南京军民反抗最强烈的日子。但大量军人和市民的英勇反抗事迹淹没在一味的控诉和要求日本认罪的呼吁和认证中。而作者是无意中在《拉贝日记》等文献中发现了一些當时南京军民反抗的线索,依此开始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写成了这部反映南京军民在大屠杀时期不只是默默流血,而是仍有无畏反抗和快意复仇的为南京军民正名的作品——《当日南京》。我读了该书后,不像以往读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书后,除了愤怒、伤心就是眼泪,而是在此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的血性,似乎自己也部分回到了威武不屈的秦汉时代。下面就谈一下对该书的浅显认识。

一、事出有据,以天记事

为使本书内容翔实,作者除了收集、查阅大量资料外,还亲去南京进行了三次实地考查,他在书后写到:“本书是以民间广泛流传的南南——京京”金陵双雄英勇反抗的传奇事迹为基础,综合参考南京当日之情的各类文献和传说,按南京陷落的十二月十三日到二十四日,每日一章创作成文,逐日重现南京城里的军民反抗事迹。文中日军的残暴行为皆有据可查,文中军民的反抗事迹皆事书有传”。如:在目录中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这一点:十二月十二日南京论陷前夜——兽临城下;十二月十三日,南京论陷第一天——屠城反抗;十二月十四日南京论陷第二天——救援行动;十二月十五日,南京论陷第三天——蒋王庙复仇……在每个大标题下,又对本章节发生的事件列出了细目,使读者通过目录就对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在十二月二十日南京论陷第八天——古平岗硝烟这一标题下,就分列了:钢琴换子弹;烈火葬淫鬼;真假宪兵;特工集结日;勇炸弹药库这几个细目,使读者对本章的内容记忆深刻。

二、情节跌宕,人物鲜明

书中主角——金陵双雄之一的楚绍南一出场就是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血光四溅的南京雨花台山顶,作者通过补叙的手法对楚绍南进行了人物勾画。“之前楚绍南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了3年,又在法国军事学院深造了一年多。……面对日本的侵略他没等召唤便准备回国,召回命令下达的第二天就踏上了为国效力的返程之路。”“他的个人野战能力和对各种武器的应用以及现代设备的使用操作都是一流的。……他一口流得的美音英语、东京日语几可乱真……”。在淞沪战役中他“组成了在沪中国军队第一支“铁拳”敢死队……,他双手短枪百步穿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双雄的另一位主角——燕京,作者是这样刻画的“燕京是金陵大学建筑系的教师,朴实憨厚。他与楚绍南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面对即将论陷的南京,金陵双雄不是想着怎样逃跑,而是决定留在南京开始了转入地下的战斗。

首先,他们凭着燕京担任南京城内防空洞和城防工事建筑顾问的身份,掌握着为准备巷战而修的十二个地下战备指挥部的位置和钥匙的有利条件。开着吉普车把散落各地的武器收集起来,放入就近的军备防空洞,他俩杀死日军换上军服,混入日军队伍随时注意日军的动向。当看到日军围攻一个防空洞并准备的毒气时,他们利用燕京熟悉防空洞布局的这一条件,把防空洞中的十二多位中国官兵转移到了军备防空洞之一的“可卿坊”,在转移中,突遇二十几个日军,金陵双雄急中生智,让中国官兵混入布满尸体的街道装死,由会日语的楚绍南与日军交流,在分散日军注意力后,假死的中国官兵同时举枪将这些日军杀,然后又历经惊险,最终进入了“可卿坊”。该洞有水、大米和面粉,并可在有电情况下通电灯,金陵双雄又返回地面,抓紧时间在司法部、外交部等收容所积极识别中国官兵,然后,以押送“难民”的方式带入其它的战备洞,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约定定了口令“南南——京京”该口令后来成为了日军统制南京八年里老百姓的希望。在营救中国官兵的同时金陵双雄又发现一卡车中国警察被日军押走,为此他们采用要给难民照和平照的办法,让押送的日军转移注意力,然后对其射杀,使这一车警察获救,也进入了战备防空洞。在南京论陷的六周内“城里是妓院,城外是刑场。”② 就是在此种情况下金陵双雄仍通过各种方法与日军进行斗争,每一个事件都情节迭宕起伏,每一个人物,其一言一行也显示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中国军官杜立强在难民关押点被假扮日军军官的楚绍南问话时,张口就说:“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五十一师三零五团上尉营长杜立强”。又如楚绍南在收容所转移中国官兵时,一个军官对他说:“我是宪兵团的少校营长柳海洋,是这个无亲无故的母亲认我为女婿使我躲过了下午日军的搜查,我发誓,今生今世也要侍奉她老人家和她的女儿,我要不能带她们一起走,我也不走了!”再如:楚绍南就这血雨腥风的日子中,对自己的一身日军军服打趣道:“我们是遇人就是人,遇鬼就是鬼了。”其人物的个性一个个跃然纸上了。金陵双雄把营救出的中国官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全部转移出南京城,使他们重返抗日战场。

该书作者描述的金陵双雄对日斗争事件不少,我在此只略述一二,与此同时,作者还对以德国人约翰·拉贝为首的外国人建立的南京国防安全区在南京论陷期间如何保护中国难民也进行了叙述,在那段黑暗时期这些外国人日夜巡逻以减少被日军拖去强奸的妇女,另外,由于本书是结合着日军暴行书写的,故对其暴行也进行了一定的叙述,如:一排中国伤兵站在城墙上被日军一个个用刺刀刺下城外;有的在城墙内战场中被日军捆着用城墙上泼下的汽油烧死;有的被活埋并用坦克反复碾压;在燕子矶五万多军民被逼跳崖或屠杀等等。

三、紧扣现实,以史为鉴

南京大屠杀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中国现代史上长期不仅没有公开谈论,更谈不上对被屠杀的无辜同胞进行纪念。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带水的近邻,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与不要战后赔款的中国人相比,日本政府尤其是右翼分子却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对战争罪行一直进行掩盖。一九九六年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在德国约翰·拉贝的后人那发现了《拉贝日记》这成为南京大屠杀一个很重要的不可磨火的证言,张纯如在其《南京大屠杀》一书前言中说:“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以此来警醒世界。在二零一四年二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纪念在1937年12月13日开始持续近六周内被日军屠杀的30多万南京军民。江苏省还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发放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今年9月1日《南京大屠杀》小学分册《血火记忆》已进入全省小学五年级课堂,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首次以独立成册的教课读物形式出现。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我国又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阅兵活动。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申遗成功,《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与此同时对活着的为数不多的国民党抗战官兵给予了关照,如纳入国家抚恤范围,参加相应纪念活动等。

《当日南京》一书奉献给读者的不仅是南京军民在论陷之时的奋勇抵抗,最主要的是应该“萌生一份对南京死难军民的敬意和追念”。这也应该是作者的希望吧!

注解:

① 《南京保卫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唐生智、刘辈等著P353。

② 《当日南京》P104新世界出版社 秋林著。

猜你喜欢

双雄防空洞南京大屠杀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千里达轻量化山地车双雄——X-TREME极限X1&极限X7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多波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堤防空洞缺陷检测模型试验研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蓝天双雄——歼八II双机编队
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