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2015-11-26田玉堂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基准点测区控制点

田玉堂

摘要:GPS导航与定位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给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GPS技术自研发以来被广泛的运用于航天航空、地理测绘以及方向导航等工作当中,它的使用不仅提升了作业对象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得定位与导航技术变得更加的精准。本文所要的论述的是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特点,而后讲述了GPS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优化设计,对于提升GPS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GPS技术;土地测绘;地籍控制;特点;应用

GPS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的特点。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需要精确定位地籍分界,展现现有地理特征点,其作用主要是为工程建设、行政区域划分提供精准有效的测绘图纸。GPS技术是该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中的精确定位与导航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地籍分界测绘精准度。

一、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测量方式完全的改变了传统的土地测绘,减少了土地测绘中的实际勘察频率,一般情况下,仅仅需要测绘人员在计算机设备面前操作就可以了。

(一)高精度与高效率

GPS技术利用载波相位进行定位,以航天卫星为载体,其精确度可以达到1ppm,及时是使用单机定位,其精确度也能达到10m以内。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也在随之不断的变化,该项技术获取20km内的地理静态影像只需要花费10min到15min的时间,相对于传统的实地测绘来讲,其速度呈百倍增长。

(二)功能多样化,且操作简单

如今的GPS技术不但可以实现静态定位,还可以即时捕捉动态影像,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进行自动锁定、跟踪和定位,该项技术的运用难度并不高,即使是没有操作过GPS系统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都可以进行基本操作,该系统也无需过多繁琐的人工操作,它是全天候的自动检测,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截取的位置就可以进行测绘。如今,GPS技术设备已经逐渐的趋于灵巧化方向发展,在土地测绘中,更多的会使用便携式、精巧型的GPS设备,这种较为灵巧的设备同样具有大型设备的功能,可以执行定位、静态图像测绘等任务。

(三)全天候作业,覆盖面积大

GPS技术通过空中的卫星实现定位、测绘和影响捕捉,目前,我国共发送了24颗卫星,不论对于全球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接收到其中任意4颗卫星的测绘数据,可以对全球任意位置进行测绘监督。另外,由于脱离了大气层,因此,它不会受到地球天气变化的影响,无论是台风、冰雹,还是雾霾、暴雨,GPS系统都可以实现无障碍运作,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检测数据。该项技术的操作更具有强烈的灵活性,它可以调节各点位位置的疏密性,而且清晰度极高,一般不会因为清晰度的调节影响数据传输效果。

二、GPS技術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的使用规则,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当中,要求合理控制GPS精度,并使之完全与等级控制精度能够匹配,控制点选择要符合GSP位点设置一致。它的使用脱离了传统的常规三角网布设,却要求将布设网控制为近似于等边三角形的状态,当测绘的精确度偏低时,就需要对对角线、起始边等进行繁琐的控制调节。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一)位置基准点控制

GPS一经使用就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并且替代了传统地籍控制网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地位。GPS定位以三维坐标的方式的呈现测绘影响,因此,该项技术所参照的椭球面网形与位置基准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位置基准点的控制就需要从这个方面入手。GPS技术位置基准点偏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其三维坐标在经度方向上的偏差,造成了成像的整体偏差。对于百米之内的位置基准点偏差,可以忽略不计,一般不会对地籍控制测量造成过大的影响。而对于过百米的偏差来讲就需要对偏差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消除高程方向基准位置对成像的偏差,或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测绘。

(二)GPS技术地籍控制测量应用优化设计

传统的三角控制网在精准度方面并不低,而且可靠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性,而GPS技术在操作方面却更加的复杂,测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函数需要人工进行计算,工作容量较大,虽然其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灵活性,但是并不具经济适用性。因此,在使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需要进一步对该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才能使之兼具三角控制网和自身的优势,解决传统地籍控制测量中的缺陷。

1、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分析。在GPS测区中共存在两种模式,分别是网形和线状。网形测区至少需要三个已知的控制点,在测区的四个象限中,如果存在任意一个已知的控制点,此时,测区外缘与该已知某一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控制在20km以内。线状测区同样需要三个一直控制点,但三个控制点需要分布在测区两端和中央,测区外缘与已知某一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则控制在30km以内。

2、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分析。高层控制点在网状测区中的分布标准为:方圆十公里内四个控制点,四个高程控制点即是四个已知的水平控制点,需要分布在测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当测绘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只需要加密四周高程控制点的密度即可,同时将待测点和已知控制点的距离控制在5km以内;高程控制点在线状测区内的布设标准为:测区两侧与中央布设至少4个控制点,如果测区范围过大,在测区方圆十公里内至少应当有一个已知的水平点。

结束语:

GPS技术的运用提升了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准度,并降低了人力测绘的劳动强度,它的使用也使的地籍控制测量工作更加的灵活简单。未来,还应当进一步对GPS技术进行优化,划分出专业用于土地测绘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李保平,工良民.GPS地籍控制网的建立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0(09):13-14.

[2]陈朝晖.GPS技术在上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12.06(03):149-151.

[3]瞿斌全.GPS地籍测绘及其有关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2.05(12):61-62.

[4]周洪宝。浅谈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63):169-16-71.

猜你喜欢

基准点测区控制点
亿隆煤业地面瞬变电磁技术应用
建筑日照设计中基准点相关问题的探讨
地铁隧道自由设站变形监测基准网稳定性检验
河北省尚义大青沟测区元素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轮轨垂向力地面连续测量的复合测区方法
无像控点测区的归并方法研究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
SDCORS在基础地理信息控制点补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