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古陆”北东段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5-11-26胡金辉鞠霞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花岗闪角砾岩三宝

胡金辉 鞠霞

摘要:三宝铜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陆块前陆南缘,为“江南古陆”北东段。本文着重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初步理清了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因素等,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为其他类似矿床勘查提供依据。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断裂;隐爆角砾岩;蚀变

引言

三宝铜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陆块前陆南缘,为“江南古陆”北东段。由东西向主体构造线向北东向构造线改变的变换部位。

一、矿区地质特征

1、地质特征。矿区位于东西向祁门—三阳深断裂北侧,南华纪—奥陶纪地层组成的近东西向的兰田向斜(盆地)西段,矿区内同时发育北东向汤口—里东坑大断裂和盆地北缘三宝——金谷山东西向滑脱构造。出露地层有中元古代牛屋组、大谷运组,南华纪休宁组、南沱组,震旦纪兰田组、皮园村组,寒武纪荷塘组、杨柳岗组。区内除上述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发育外,还有南北向和北西向横向断裂,相对规模偏小形成较晚。区内发育中生代花岗闪长岩类和闪长岩类的斑(玢)岩侵入体,主要沿兰田向斜(盆地)震旦纪和寒武纪地层之间的东西向滑脱面隐爆侵入,形成含矿、矿化隐爆角砾岩。花岗闪长斑岩呈小岩株,岩枝状产出,石英闪长玢岩呈岩枝状产出。由于岩浆侵入作用影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蚀变有硅化、角岩化、碳酸盐地、钾长石化和黄铁矿化。

2、物、化探异常。矿区大比例尺物探工作发现激电异常与矿化地段吻合,矿体表现低阻高极化。在蒋村—小柏溪地段有两条激电异常,小柏溪异常ηs≥3%,长达1500米,宽100-250m,最高值η≥8%。蒋村异常带η≥4%,长达1000米,宽100-500米不等,最高值η≥8%。矿区激电异常与次生晕异常套合较好,且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关系密切。矿区分布有Cu、Pb、Zn、Ag等元素分散流综合异常,异常元素组合为:Ag、Au、Sb、Bi、Cd、Mo、Te、Co、Ni、Cr等,最高剩余异常值:Pb 50×10-6、Zn146×10-6、Cu112×10-6、Ag721×10-9、Au7×10-9、异常呈同心园状套叠,与矿区范围基本一致。矿区土壤化探圈出和尚庵等五处异常,基中和尚庵异常元素组合:Cu、Pb、Zn、Ag、As,异常长800米,宽500米,最高含量Cu3000×10-6、Pb1000×10-6、Zn4000×10-6、Ag4×10-6。

二、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在平面上自东向西分为四个矿带,共有52个矿体和14个矿化带,其中Ⅲ、Ⅳ号矿带规模较大,品位较高。1991年江苏813队提交C+D级储量Pb+Zn:17.4万吨,伴生银1840吨。

矿区主要成矿类型有隐爆角砾岩型、斑岩型和裂隙充填交代型、矽卡岩型。

1、礦石类型、矿物组合

隐爆角砾岩型矿体主要发育在金银房一带的Ⅳ号矿带隐爆角砾岩筒(带)内及其边缘围岩裂隙中,该带长1300m,宽50-200米不等,隐爆角砾筒中的矿体呈陡斜扁柱体、囊状体,矿体与围岩界线为渐变过渡关系,自矿体向两侧依次为矿化角砾岩、角砾岩和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主要矿种为铅锌银和铜,其中Pb+Zn品位3-5%,最高达10%,角砾岩的边部围岩中,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具脉状充填型矿床。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

细脉浸染型矿体:斑岩型矿化类型在以往的勘查工作中未被重视,但见矿化现象(ZK102孔),2002年及本次矿调,项目组人员深入三宝矿区踏勘调查,在金银房采矿矿井地表之下70米处发现斑岩型铜矿体。铜矿呈细脉状和浸染状产于蚀变细粒花岗闪长斑岩中,含铜品位0.5%左右。斑晶由颗粒1-3.5mm的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基质粒径0.6mm,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金属矿物约占3%,由黄铁矿、黄铜矿等组成。花岗闪长斑岩强烈蚀变,除颗粒状石英外,其余斑晶和基质矿物已全部蚀变成新矿物,原矿物的晶形都已模糊不清,主要蚀变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物发育,有些地段黄铜矿的含量大于黄铁矿。

上述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和细脉浸染型矿体,他们都是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和矿化特征。

裂隙充填交代型矿体,多见围岩及早序次花岗闪长岩裂隙中,主要为铅锌银矿矿体一般为不规则脉体,部分呈似层状和透镜状矿体产出,其中Ⅳ号矿化带规模较大,铅锌矿体中,银的品位达46~58×10-6。

层状(矽卡岩型)矿体:分布于矿区西部,赋矿层位为兰田组第三岩性段条带状泥灰岩,灰岩和第四第性段钙质板岩,铅锌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受控于层间破碎带,近矿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矿体附近有花岗闪长斑岩脉贯入,围岩具硅化、褐铁矿化、并见少量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

2、矿石化学成分

矿区自东向西分为四个环带,其中Ⅲ号和Ⅳ号矿体规模较大且品位较高:Pb+Zn平均品位5.6×10-2,最高品位(单工程)12.9×10-2,伴生银平均品位59.4×10-6。主要矿化为铜矿化、铅锌矿化和黄铁矿化.

三、矿床成因

综上所述,该类矿产的形成,经历了震旦纪兰田组和寒武纪荷塘组有关岩性段多元素的初始富集层,其中兰田组的第二、第四岩性段和荷塘组和第二岩性段为最明显的多元素初始富集层,他们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初始物质基础。

兰田向斜内东西向滑脱层(三宝——金谷山断裂)不但控制了岩浆侵入活动和矿体的分布,而且为含矿热液和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沿盆地北缘滑脱构造层侵入的侏罗纪晚期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是三宝矿区的主要成矿母岩。现将皖南祁门三宝矿区的成矿岩体,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围岩蚀变、矿化特征与国内外斑岩型矿床可对比:三宝矿区与国内外著名(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从成矿母岩、矿化类型、矿化特征等诸多方面有着许多相似和相同的特点,显示良好的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前景。

根据矿区不同矿种的矿(化)体与侵入体的依存关系和皖南地区铜和铅锌的成矿规律:铜(铅锌)的形成与侏罗纪花岗闪长斑岩小岩株关系密切:而铅锌的形成则可能与稍晚期石英闪长玢岩有关联。

根据综合分析研究,如前所述与三宝相似的矿床(点)在皖南有多处,这些矿床(点)的成矿母岩均为晚侏罗世第一阶段花岗闪长岩类小型侵入体。因此,在以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应充分注意在区域主干断裂通过及其边部地区,同时又发育上述同熔型斑岩型的小岩株的地段,重点加强对斑岩型铜、金矿床的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祁门县三宝铅锌矿评价报告。 三三二地质队

[2] 安徽省祁门县蒋村矿区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三三二地质队。2010,12

猜你喜欢

花岗闪角砾岩三宝
中药急救“三宝”
山东五莲七宝山长老庄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家有三宝
吉林白山新路花岗闪长斑岩LA
--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新疆博乐科克赛铜钼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鲁西徂徕山南部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岑溪三宝”有真味
写人有“三宝”
滇中黑箐角砾岩型铁矿床特征及成因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区隐爆角砾岩型矿床地质特征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