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剧场里的争吵

2015-11-25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教育 2015年32期
关键词:小剧场成人规则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付 洁

小剧场里的争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付 洁

活动室语言角有个小剧场。以乔乔为代表的几个女孩子一致要求演“冰雪奇缘”的公主;而以浩浩为代表的几个男孩子则高喊着要演“奥特曼超人打仗”。游戏还没开始,小剧场里的气氛就已经紧张起来了。

老师走了过来,了解了孩子们争吵的原因。在老师的调解下,两组孩子分别在剧场的不同区域开始了各自的表演。可没过一会儿,“冰雪奇缘”里的两位“公主”为谁当姐姐,谁当妹妹开始争吵,而“小怪兽们”也要求和“奥特曼”交换角色。小剧场再次因为孩子们的争吵变得闹哄哄……

教师给出的问题

1.你怎样看待孩子之间的争吵?

2.面对孩子们的争吵,我们该怎么做?

家长交流(选录)

浩浩妈妈:浩浩是个男孩,我觉得为了一点点事情就吵吵闹闹不是一个男孩该有的表现。在家里,如果他和姐姐闹矛盾了,我们都是批评他的。

涵仔妈妈:涵仔很敏感,当他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会帮助他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让他明白为什么会发生争执,哪种行为好,哪种行为不好。

丁丁妈妈:丁丁很内向,一般不会和小朋友争吵。如果他遇到了这种事情,我们会让他多想想怎样和小朋友和好。孩子嘛,都是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的。

付老师:丁丁妈妈刚才说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孩子们之间经常会发生争吵,但是时间很短。这是孩子和成人的争吵显著不同的地方。

房子爸爸:房子喜欢和我们争吵,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我的想法可能有点“另类”,我觉得争吵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我还认为争吵可以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

……

教师的总结

面对孩子们的争吵,家长们不仅方法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有传统的,有现代的,还有独辟蹊径的……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制止”型,认为争吵是不好的,采取制止的方式。

●“理智”型,帮助孩子分析事件的对错,缓解孩子情绪。

●“开放”型,允许争吵,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幼儿行为解读

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争一件玩具或是为了争扮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争吵起来。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孩子们之间的争吵甚至引发了家长之间的冲突。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在有的家长眼里,争吵是一件不被认可、影响友好关系的事情。

但我们不能忽视:幼儿之间的争吵是不同于成人之间的争吵的。我曾经见过一份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争吵现象的观察记录,这份记录对争吵的频率、持续时间、起因等方面进行统计。从中发现:

1.幼儿争吵的频率高,但持续时间短

在40分钟的分组桌面游戏中,平均发生16.6次争吵,大约2分半钟发生一次。虽然次数非常频繁,但是每次争吵持续的时间却很短,平均只有半分钟左右,而且孩子们争吵后能很快和好如初。

2.争吵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对日常规则不明确、不遵守而造成的所有权争执

47%的争吵缘于规则不明确。例如,有两位小朋友不明确幼儿园拿椅子、排位置的规则,一个孩子认为,椅子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是我的;另一个孩子则认为,这椅子在我旁边,应该是我的,由此发生了抢夺椅子的纠纷。

还有53%的争吵是由于违反规则和维护规则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例如一个孩子明知想玩其他小朋友带来的玩具要征得小朋友的同意后才能玩,他却抢过来就玩,被抢的孩子很生气,为要回自己的玩具,两人发生纠纷。

教师的分析

争吵在幼儿生活中是普遍而自然的现象。幼儿间的争吵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由于双方都不明确参与某个活动的规则,而造成无是非标准的“无谓争吵”;另一种是由于对规则的维护或违反而造成有明确是非标准的“必要争吵”。前者对幼儿社会化发展无多大价值,而后者则不同,争吵中的“有理者”以自己确定的规则为标尺,据理力争,“无理者”通过争辩,逐步明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争吵对幼儿来说并非都是坏事,争吵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建议

作为成人,我们不应简单地充当判断是非的法官,而应通过孩子之间的争吵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的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人在强行阻止时不问缘由的指责和批评。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粗暴的处理,提高自己对幼儿争吵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对爸爸妈妈说

1.争吵是孩子之间体验宽容、懂得谦让的好时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着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但当他们走出家庭、步入幼儿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所带来的惯有的处事原则很容易导致与同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争吵。在争吵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步意识到世界不是他一个人的,并不是人人都听他并由他说了算。通过争吵,他逐步明白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和小伙伴玩得开心。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们就逐渐学会宽容,学会谦让,他们的社会化发展也向前迈出了一步。

2.争吵是孩子们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课程

孩子们都喜欢游戏,但每个游戏都有规则。游戏中的角色由谁来扮演,在孩子心中具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在“必要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在争吵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了怎样协调与别人的关系。这种技能的掌握是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

3.争吵是孩子们锻炼语言能力的实践过程

我们会发现,一些平时内向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发生争吵时,往往变得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他们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幼儿间的争吵是他们应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对语言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争吵可以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家庭生活大多是平静温和的,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当孩子走出家庭,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交往的障碍,而解决这些障碍正好为孩子的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孩子们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了独立性,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己解决争端的能力。

互动思考

孩子之间的争吵不同于成人之间的争吵,它具有这个年龄段所带有的特殊性,对孩子语言、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当幼儿之间的争吵演变成“力量”的较量,演变成打架时,我们必须制止。

因此,一味地鼓励孩子争吵,是不科学的;一味地不允许孩子争吵,也是不科学的。舍弃这两个极端,给孩子的争吵予正确的指导,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剧场成人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成人不自在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