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2015-11-24■魏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译文译者语言

■魏 亮 匡 丽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不仅承担着媒介的重要职责,也是保证交流与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使他们开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本文尝试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前言

作为一种意义非常深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在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翻译,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在这种语言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三种重要因素,即原语、译语和译者。不可否认,译者是最活跃的因素,不仅承担着媒介的重要职责,也是保证交流与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使他们开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王东风,2002)。本文尝试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

我们已经知道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只有通过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有可能实现。译者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没有译者,翻译从何谈起?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译者应该扮演“舌人”或“奴隶”的角色,他虽然存在于翻译活动中,但不应该具有主体性,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忠实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译者就好像一台机器,他受着语言规则与规律的制约,应该而且只能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没有主体性,价值观也不能体现在译语中。另一种观点持相反态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发挥主体性,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改写”原作,使其产生新的意义。这两种观点一直争执不休,不相上下。

确实,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承担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在繁荣世界文化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作为翻译活动的主导者,译者却仿佛处于一种边缘地位,主体性没有得到凸显。悠悠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中,中西方对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定位是基本相似的。即译者一直扮演着“仆人”的角色。他必须面对作者或作为作者化身的原作及听者或读者这两个主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仆二主”的关系。译者“不可见”,即要求作为仆人的译者不能自作主张,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译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比较尴尬的境界。

三、译者主体性的确立

传统的翻译观要求译者心甘情愿地充当作者与读者的“仆人”或“舌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是应该扮演"隐形人"的角色,不能留下自己在翻译方面的操作痕迹。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翻译是一项主观性活动,由于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上的困难,译者确实很难做到“不留痕迹”这一点。也就是说,传统翻译理论忽视了译者作为人的存在,他作为原文与译文之间的重要媒介,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事实上,译者才是翻译中最具活跃度的因素。 “我们不得不承认,译者具有自己的思想,他是独立的,要真正做到‘非个性化’简直是不能想象的。”(肖锦银、屠国元,1998)近些年来,随着翻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译者的地位问题,开始质疑译者的“仆人”、“舌人”角色,提出译者并不是“隐形人”的观点。这些学者认为,虽然译文已经尽可能地贴近原作,但是深入研究还是能发现译者翻译痕迹的存在。“在进入一个作品的时候,译者的大脑并不是一片空白,不可能如同一张白纸,他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基础,他接受到审美熏陶,具有自己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其实,在进入原作前,译者已经具有自己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吕俊、侯向群,2001:58)从这点可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主体性清楚地体现在翻译活动之中。

四、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有着毋庸置疑的主体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体现在翻译文化目的论上

翻译活动旨在促进文化交流,要实现这一目的,译者必须使译文读者能接受译作。这里所指的译文读者即是译者的“意向读者”,具备社会性特征。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明显不同,拥有意向读者的译者选定好翻译对象后,必须根据意向读者的文化习惯、思维模式、语言特点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翻译手段。就英汉翻译而言,英语比较注重形合,复合句比较多,而且由于名词和名词化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具有一定的静态特点,多无灵主语,科技词语也多是被动句;而汉语比较注重意合,简单句比较多,由于动词使用频率高,所以具备动态特点,多有灵主语,科技语言也多是主动句。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结合意向读者的语言习惯来斟词酌句。

(二)体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

选择翻译文本时,译者并不是随意选择、信手拈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思考的。 外来文化信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译者必须解决“择何而译”的问题,宏观的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取向会影响译者的选择。比如19 世纪中叶,清朝的翻译集中在经济、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到了19 世纪末期,刮起了翻译外国小说的“旋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在于当时的有志之士提出“救国先强民”的主张,而要教育社会大众,最好的工具就是小说。另外,译者本人的文化取向与个人背景也会影响他们的选材,比如五四运动时期,很多知名作家兼任翻译,他们翻译的基本是自己喜爱的外国文学作品,希望能和其他读者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著作,比如郭沫若青睐雪莱的浪漫主义;闻一多沉醉于勃朗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竭力将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这些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三)体现在翻译策略上

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译语文化、译文读者等若干要素的影响。既然翻译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再创造活动,那么译者就有其“潜在读者”。为了体现译作的价值,译者就要关注和了解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有针对性地选择翻译策略。我们都知道英汉两种语言不尽相同,遣词习惯和行文结构都各有特点,由于这两种语言相碰撞而产生的矛盾不可避免,译者就要竭尽全力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或直译,或意译;或异化翻译,或归化翻译。总之,要竭尽全力使译文读者顺利接受译作,这样才能完成翻译活动的任务。

五、结语

事实证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是扮演着“隐形人”、“仆人”的角色,相反,译者在翻译中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可以自主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文本,没有译者的主体性,译者势必干涩无味,没有一丝人文性。我们要正视译者主体性,尊重他们的客观存在,鼓励他们在原文翻译得更加出色。

猜你喜欢

译文译者语言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语言是刀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