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民族的儿子

2015-11-21赵晏彪

草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羌族乡愁民族

赵晏彪

北京的春天是很美的,大院里的白色玉兰、紫色玉兰、黄色的迎春花和粉红色的桃花妩媚摇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些年来的北京时常被雾霾欺辱,平时喜欢户外运动的我,常常呆坐在窗前,望着灰灰蒙蒙的天空,什么都不愿想,每逢此时,心境也差到了顶点。今天的雾霾依然笼罩着天空,外出无望的我只得坐在窗前,沏上一杯茶,无聊地坐在桌前观赏杯中的茶姿。透过白色的杯子,如绿针般的茶芽,一根一根地竖立在杯中上下翻滚着,那舞姿招人喜悦,胸中的压抑,因了这杯绿茶而突然开阔了。品一口茶,嘴里盈满了茶香,心境一好便想起“读书煮春茶”的古句,品茗读书是平素一大快事。恰巧谷运龙兄寄来《谷运龙散文选》,捧来一读,文章的篇篇章章、字字句句,就这样渐渐地让我进入了一种美妙的阅读氛围。

与运龙兄早就相知,他是《民族文学》的优秀作者,只是几次见面的机会都阴差阳错的,几个月前才于北京见了面。当石一宁向我介绍“这是谷书记”时,四目相对时的瞬间,眼前的“谷书记”让我生出一种感觉,他没有一丝官场人的霸道、狡黠和傲慢,一身朴素的着装,一脸少数民族特有的笑容,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显现出“我是羌族人”的忠厚和文学气场。

谷运龙的散文作品很有气势。他的第一辑“一个民族的背影”以雄浑和苍凉的用笔为他的民族正名。“西羌古堡”和散文新作“永远的尔玛”(“尔玛”是羌族人的自称,羌语意为“本地人”)等,以羌族历史文化为背景,文思纵横驰骋,犹如滔滔的岷江水,涌动着一腔热血,从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他激越的心跳,感受到昂扬的方刚之气。可以说,是羌族史诗赋予了这种神奇高昂的格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好文章?回答可能有多种解读,但我以为好文章一定是可以勾起你的某些回忆和联想,一定会从文章中得到启迪和热能,一定是能够让你记住文章中的某句话或者是某个词语。“望着这个民族的背影,我感到彻骨的悲凉,看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我感到冲天的愤慨,这个民族叫羌族……”《一个民族的背影》,通篇叙述让我对羌族沧桑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是怎样的一个坚韧不拔的民族,那是怎样一个充满野性与文明的民族,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战争和顽强,最后谷运龙发出这样的感叹,“试想:如果没有昔日众多羌人的艰辛历程,伟大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能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吗?祖国的文明之花能有今天这么绚丽多姿吗?”作为羌族第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对本民族的解读让其他民族同胞对羌民族和羌文化不但有了深切的认知还多了一份同情与热爱。如果说羌族是56个民族中具有特色的一个文化符号,那么谷运龙则是羌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学符号。

“西羌古堡”让我领略了碉楼是羌人以石说话的象形文字,是羌人传播战争信息的新闻发布中心;是一种高远的瞭望,是一种咫尺的守护;是一个家庭的威严的权力;也是一个山寨神圣的威仪。马克思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每一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古堡里的羌人,都可以把情歌唱得荡气回肠,眉目传情;堡里的羌人,都可以把沙朗跳得地动山摇,豪气冲天。仅此一点,便是羌人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智慧。作者以“一个民族的背影”为第一辑,用意深远,在本集结尾处他写道:“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五千年呀,战战兢兢地走到今天,《史记》、《资治通鉴》,竟然没有记录下这个曾经多么伟岸民族的喜怒哀乐。”读到此,我已经知道作为一个羌人后代,他要用手中之笔,纪录下现代羌人的美德、勤劳、在大自然面前的无畏与坚强不屈的精神,借此让世人知道这个民族,了解这个民族,热爱这个民族,让这个民族能够载入史册。这不仅是谷运龙对羌文化的贡献,更是他不懈努力为本民族讴歌的精神追求。

乡愁是什么呢?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谷运龙在第二辑“孤独的乡愁”中的诉说,有欢乐,有忧伤,有怀念,更有向往。当我们怀揣乡愁的时候,正是面临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回到旧有的时光。但是乡愁不是一种愁苦,而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它时时刻刻作为我们的根基藏于心中,提醒我们不能忘本,不失赤子之心。

写母亲的文章很多,但像谷运龙这样写母亲的不多,文字很少却刻画出一位母亲为儿女祈祷的虔诚。“姐姐告诉我,妈妈去庙里为我们许愿正发着烧,那陡峭的遥远的山路让她走了整整一天。同路去的人都劝她不要去了,她却说:我的儿子整天坐车在外,这心里不踏实,就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只要菩萨保佑他平平安安,哪怕我死在路上也值得。妈妈,儿女真就是您心中的大佛吗?妈妈的一生就是为儿女们虔诚奉献的一生。”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这是一位羌族长辈教导晚辈什么是孝道的传承,这是谷运龙成为羌族优秀儿子的基因所在。

若问我有无特别喜欢的文章,“庄稼人的感觉”这篇小文最入心。中国作协提出“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口号,谷运龙这篇东西为我们作家做出了榜样,这才是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后写出来的接地气的好作品。

“庄稼人的感觉”是篇很乡土、很农民,散发着泥土的气味又很有知识性的文章。荞麦面在农村是杂粮,但如今在城里是宠儿。城里人只知道荞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荞麦能促进细胞增生,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预防心脑血管出血,调节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其血流量等,一桌荞麦宴上千上万不足惜。可城里人却不知道它是如何种植的(荞子是在玉米收获后抢种下去的),如何收割的(是在冬季萧瑟的寒风是收割的)。谷运龙一句:“荞子在庄稼人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然而荞子从头到尾没一点丢弃的。所以我说荞子是被农人冷落了的‘红粉佳人”。多么精彩的字句,让我们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青稞是充满柔情充满蜜意充满诱惑充满杀气的烈性女子。麦苗青青时,青稞也青青,在春姑娘为麦子揭去小绿帽的季节,青稞也徒地甩掉了头上的绿头巾,把一个绿色的向往孕育成高高的发髻,昭示着农人尽人皆知的秘密。”

“黄豆从豆荚里光鲜鲜、滑溜溜地脱落出来时,就弥漫着女人的温馨。一颗黄豆就是女人的一种心事。”

小麦、南瓜、玉米……庄稼里的事,写得如此美妙并赋有乡土气息,让我感悟道:表现上的朴素,骨子里的高贵。

散文集读到一半时,一篇“没有书读和不能读书的日子”,让我知道了谷运龙今天的成就是从何而来的。因为无论是为官还是当作家,读书给了谷运龙以滋养,给了他当一名好作家、当一个好儿子、当一位优秀的父母官的素养,“对读书的人来说,书是夏日酷热中一泓生津止渴的清泉,书是冬日寒冷中一轮暖融融光灿灿的太阳,书是单身汉眼中女孩的红唇和隆起的酥胸,书是高度近视的眼睛的博士伦……”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背影”让我热血沸腾,那么“阿妈的棺材”则令我震撼。为了村人不再贫穷,人们纷纷凑钱修路,而阿妈要卖掉自己的寿棺。要知道在中国的农村,棺材对于一个老人有多么的重要,棺材就是命,棺材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是活着的人的心灵愿望。“只要路修通了,人们不再受穷了,我这把老骨头让狐狸吃了也甘心……多好的阿妈呀,多好的人民呀。震撼的灵魂再一次撞响做人的警钟,洁净的心地萌芽了绿色的使命。我们永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永远是我们的母亲。”这是一个作家的呐喊,一个为官者的呐喊,保持晚节是为官者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声警钟。

第三辑“山外的世界”开篇中的“长城”很有意味,特别是作者对长城的理解,既有独到之处又有令人回味的感慨。比如“长城把一段十分漫长而晦涩的中国历史打磨得光洁如玉,长城同时也是血和泪的层累和叠加,是一种对北方民族的凌辱和鄙视。”读到此,我想起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在路过长城的时候,对面走来一个蒙古人,他们说笑着打着招呼而过。龚自珍不禁慨叹道,如果没有大清统一天下和天下一家的思想,在明朝这种景象是不可以想象的。”

谷运龙的散文不乏大气磅礴篇章,不乏乡土气息,更不乏名言警句,对生其、养其、育其的那片山水的热爱,透过那些来自山之质朴,水之清纯,土之肥厚,民之可爱的珠玑之句,表达得淋漓尽致。谷运龙并没有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华丽转身,让自己和作品割断掉文化和思想的脐带;相反,从他的作品里,让读者体会到了他更多的文化情愫,体会到了他那一种对故土、对亲人、对命运、对生活、对民族、对事业、对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思考,政治抱负,以及他身上不同于普通少数民族作者的人格品味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从表现上看,谷运龙是以地理视角、民族视角和官员视角来创作的,这是他的特色之一,而最打动我的却是他以羌民族儿子的视角的抒写,这是他最朴素也是最华美的表达。这种表达体现出谷运龙的文学不仅是坚守生命的立场、存在的立场、民族的立场、扎根生活的立场,更是始终如一的羌民族儿子的立场。

猜你喜欢

羌族乡愁民族
乡愁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乡愁
MINORITY REPORT
回头一望是乡愁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乡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