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留学不如先游学

2015-11-16

人生十六七 2015年19期
关键词:游学小林课外活动

记者赵维莉

想留学不如先游学

记者赵维莉

想出国留学去开阔视野,但是又怕自己适应不了当地环境——这恐怕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心中的矛盾吧。其实,在选择留学之前,有机会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来看看自己是否适合,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短期游学,就成为不少家长学生所认同的选择。目前已经在美国开始自己大学生活的林诗铭则表示,高二时一次为期三个月的游学生活,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曾就读于东北育才中学的林诗铭,在进入高中学习后,也曾为参加高考还是留学犹豫过。“其实,我想要留学主要是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林诗铭表示,从小他父母信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时间带他走了国内很多城市,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对国门外的世界感到好奇,萌生了想出去看看的想法。

不过离开家能否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吗?能……这些顾虑也让他裹步不前,这时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美国游学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这是否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呢?

课外活动更有利于融入当地社会

在通过层层选拔后,小林争取到了游学机会,来到美国旧金山,开始了自己的游学生涯。“到美国的第一堂课就是一个关于语言程度的测试,要据此来安排以后的学习,所以自己压力还挺大的。”不过,开始考试之后,小林发现题目并不难,很快就让自己放松下来,而取得的成绩也不错。这个“开门红”让小林顿时有了信心。

不过,真正开始上课之后,他逐渐发现到国内学习语言与国外实际应用中的差别,“国内可能我们会更看重语法、单词量,但是这边如何使用更关键。”好在国内的单词量的积累,让小林很快适应了老师的上课节奏。

“这里的老师都很热情,对于我们的问题都会很耐心,而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会让我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融入进去。”小林说,开始他很少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可能我们习惯了课后写作业、看书复习的状态,认为一些课外活动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无益于学习的,但是在这里,有时候课外活动会关系到你是否可以取得好成绩,是否可以申请好大学,所以美国学生对课外活动很热衷。”这样的实践,让他变得更有主见,更独立。

出门更多要靠自己

除了学习环境的改变,生活上的改变也让小林成长不少。父母帮他选的是寄宿家庭,希望可以得到当地人的帮助,小林表示自己确实得到不少帮助,也与房东一家成为了朋友,但是这里的帮助可能会与父母所期望的有些差距。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美国的父母更像是朋友,会给孩子足够的自我空间,所以这里的同龄人也更加自由一些。”小林表示,习惯了中国父母每天嘘寒问暖的关怀,这里的长辈更多的只是在某些时刻给你一些必要的建议,当然要不要听从,要不要做,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的手里。“但这并不意味没有规矩,很多家庭都会有家规,对孩子的言行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门禁、再比如不能有不良嗜好,要求孩子远离毒品等。”在美国的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参与者,很多家庭活动中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所以他们看起来要比很多国内的孩子更独立、成熟。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次房间里的灯泡坏了,我找到房东太太,结果她回头给了我一个灯泡,我很诧异,她对我的诧异很吃惊。”小林觉得,应该是房东负责维修,而房东太太则认为只是一件小事,他自己就可以搞定。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小林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好,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也提高不少。“这些经历可能是我在国内很难遇到的。”小林表示。

短期游学帮你了解自己

结束三个月的游学生涯回国后,小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成熟了许多,沉稳、有条理,办事有主见,这样的改变与成长也让父母感到很满意。他自己对国外的生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实美国的学生学习并不轻松,他们更多要参与实践,更需要自我学习能力,而这往往是我们国内学生所欠缺的,所以要想快速适应当地的环境一定要多参与课后活动,不要只生活在华人圈里,否则你会发现把自己闭塞在一个小圈子里,这对留学是很不利的。”小林建议有留学打算的同学,不妨先来个短期留学,这对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了解自己的生活能力都非常有效,“如果不适应的话,因为时间短,对自己本身的学业影响也不大。”此外,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游学目的,这样会让你的游学更有效率。

回国后一年,小林通过努力成功拿到了美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他再次踏出国门、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时,对未来几年的求学生涯信心满满,而这份自信也会让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游学小林课外活动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课外活动类作文
高考前与高考后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别来无恙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