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绘画的衍生品开发及软装设计∗

2015-11-14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软装衍生品绘画

卢 晓

基于儿童绘画的衍生品开发及软装设计∗

卢 晓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提升,艺术对大众传递的形式也愈发地多样化。艺术衍生品的出现使得大众与艺术品的距离缩小,艺术不再只是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供人瞻仰、膜拜,它还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大众带去实用性的享受和美的福祉。着眼于儿童绘画的衍生品开发及其在软装设计中的运用,意在拓展艺术衍生品的范畴,以及儿童绘画的功能性与影响力;同时拓展软装设计的思路、丰富其设计语言。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及经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家庭的人文关怀注入新的能量。

儿童绘画;衍生品;开发;软装设计

引言

衍生品开发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范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设计类学生而言,衍生品开发能力的训练与熟练掌握,既是创意设计能力培养的手段,也是学生职业竞争能力提升的要素。在专业训练上,视觉传达类专业尤其注重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意表现与开发能力。衍生品开发在国内属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其出现是在中国设计行业借鉴国外设计艺术发展的基础上,在完成了国内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型的阶段之后,随着设计表达范畴的多样化之后出现的。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则要晚于这个过程。国内的设计教育,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表达训练,对于衍生品开发的关注,更多的停留在视觉形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子环节,将其置于更高的层面上去关注的还很少。

而随着现代社会家庭条件的改善,育儿观念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普及到每个家庭,儿童绘画是每个家庭都会直接接触到的亲民艺术,同时儿童画作有其非凡的率真天性的艺术魅力。如何将这种非凡的魅力保存并延展到生活中,为我们所用、装点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本文的研究所在。而儿童绘画的衍生品开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意义上的市场阶段,又为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业的可能与希望,为其就业方向提供了一条路径。

一、以儿童绘画为母体的衍生品开发

(一)儿童绘画对于创意表现的借鉴意义

儿童绘画以其非凡的无意识力量展现人类本初的情感和天性,绘画中直接诉诸于视觉的表达方式能够引起我们心底很多的感动和共鸣。儿童绘画本身越来越被造型艺术家及设计师关注,因为儿童绘画的主体是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孩子,他们与生俱来的对于色彩、造型以及画面寓意的理解和表达,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想像和肆无忌惮的表达手法,是包括毕加索在内的众多艺术家努力回归的方向。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1](见图一、图二)

图一 毕加索《鸡》

图二 儿童画《公鸡》

因此,关注儿童绘画本身是艺术设计专业试图培养的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的一种回归;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没有经过系统的绘画训练,完全依靠自身与生俱来的感受,随意涂画在各种媒介上的绘画。对于绘画来讲,学院派的专业训练,使得孩童时代的涂鸦变得格式化,抹杀了其中最具创造性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儿童绘画给拘于因袭的、公平的观者以巨大感动,原因之一正在于此。实用性与儿童无缘。儿童以新鲜的目光观望一切,具有原样把握事物的清纯的能力。实用性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往往经历了许多悲伤的体验。所以儿童绘画无一例外,对象的内在呼唤自然地显现出来。相反,成人,尤其是学校的老师,强制性地向孩子灌输实用性,他们站在浅薄的实用性立场上,对孩子的绘画品头论足。”[2]故而艺术设计以及绘画所强调的创意表现在儿童绘画中总有出其不意的精彩。

由儿童绘画而来的衍生品,因为母体本身的童趣与不可预知性,使得衍生品开发有了无限可能。从材料、形式、色彩、造型等诸多方面,开发衍生品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再创作过程。二度创作的成果与儿童绘画本身形成同构关系,最终作为整体呈现的时候,可以给受众一个既充满温情,又具有观赏性的艺术接受过程。对于专业教育以及未来的服务对象而言都有积极意义。

因此,创意表现力如何从儿童绘画中发掘资源,借助其表现手法加以强化与回归,对于艺术设计及绘画都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这种借鉴,对衍生品开发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儿童绘画衍生品的表现形式

我们熟悉的衍生品,更多的指向已经为受众熟知的艺术品。这一方面加深了民众对于艺术家名作的认知,使得艺术除了精神价值之外还被赋予了可实用性的价值,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这亦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一个进步体现。但同时此类的艺术衍生品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依附的母体本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或者艺术影响,二度开发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所采用的手法、形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作者的影响,多是原作复制或转移到其他媒介上,将其元素打破再创作的可能性受到约束。

而其他类别的的衍生品开发,其主题往往是指向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比如企业标识系统,或者某个展览或者文化活动;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借助抱枕、丝巾、伞等媒介,将平面的图形转移上去,表现手法较为单一,表现媒介也几乎千篇一律。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衍生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国内的衍生品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化、同质化的模仿与迁移阶段,更多的是处于旅游纪念品层面上的低端。国外的衍生品设计起步很早,到上世纪90年代,衍生品设计进入一个高峰。国内的衍生品设计正在努力走出低端徘徊的泥沼。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相继推出艺术衍生品博览会,从推进意义上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都希望衍生品能够尽快摒弃同质化、简单化的鄙陋,走向更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状态。

在儿童绘画成为衍生品开发母体的情况下,由于其自身的艺术语言有无限的可能性和自由性,如果我们看每一张儿童画作,就会发现没有一幅是重复的,哪怕是同一个主题经由一个孩子去画,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面貌和情感体现。这种可持续的创造力为衍生品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母本和创新思维,“艺术如果不再是表面性的,而只是原则性的,也许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它各种门类的手法的碰撞和彼此更替才能顺利完成。这即是说,一种艺术应该向另外一种学习其手法的使用。”[2]衍生品如何运用儿童绘画的精髓成为能够为大众服务的产品,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就需要在熟练把握儿童绘画走向衍生品的特质的基础上,最终体现为实物呈现的时候,探究怎样的材质、造型、色彩、主题等,能够更加契合儿童绘画的特质,更加符合审美对象的审美习惯与需求,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并顺利进入市场。在确定开发方案的时候,关注儿童绘画本身的艺术性、趣味性,关注不同群体文化品位的不同,确定衍生品的风格,从材料的材质表现力、衍生品的收藏功能需求以及成本控制等环节加以把握,对二度创作者来讲,是体现其专业水准的核心技术。

(三)儿童绘画衍生品展示

(1)直接转化,通过贴花等形式将原图局部或者全部转移到瓷器;

图三

图四

(2)图形平面转化,根据儿童绘画的造型进行再造,将转化之后的图形转移到瓷器、胸章、服装、个性抱枕、包袋等其他器物;

图五

(3)图形立体再现,依照原来的造型,进行平面到立体的转化、再现,主要进行玩偶设计制作、陶艺制作、标志设计与制作、灯具等。

图六

图七

图八

以上衍生品的造型皆选取于儿童绘画作品,再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将其画作中的造型趣味提炼成现实中可触摸的产品,放置在我们的生活空间内,颇有一番别致童趣。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意义上的授权也给衍生品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是儿童的涂鸦,大家更关注的是其趣味性,孩童本身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未必有知名艺术家那样的高要求,所以,从艺术和市场经营两重意义上,都有着更为自由的空间和可能。推动以儿童画为母本的衍生品开发相比其他类别的衍生品,有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关注并研究这些特质的存在,对于创意表现以及被社会接受程度都有重要的相关性。

二、儿童绘画及其衍生品在软装设计中的运用

软装在每个环境空间内是不可缺少的气氛调解师,从一个空间的软装中便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与品味。所以软装的经营对于环艺设计而言至关重要。以家居装饰为例,国内的家居装饰,在软装范畴内,能够看到的也往往是设计师依照客户的需求,采用较为常见的窗帘、布艺、墙饰、家具,个性化的内容少有出现,其软装饰品多以批量化生产的商品为主,能够体现特色和出彩的,也大多是在采购物品的协调性和稀有性上下功夫。运用到软装设计中的衍生品,则更加简单了。而儿童美术教育的普及使得每个家庭都会有儿童绘画作品这一直接的装饰母本,如何能将孩子的美好的创造力体现在家庭的生活空间或者公共空间中,在已经形成模式化惯性思维的软装设计中是一个新的议题。

国内的软装设计从隐蔽在大设计里逐渐走向前台,要想把儿童绘画衍生品进入软装设计,从常规的窗帘、布艺、家居用品等惯用元素入手,考察软装设计中材料使用、色彩搭配、主题定位等表现手法中的传统优势,考察儿童绘画衍生品进入软装设计的现状及趋势,让儿童绘画衍生品成为软装设计的主流元素,为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众多的现代家庭,提供了主题装饰的又一种可能。

审视儿童绘画衍生品的特质,从两个方面把握软装设计中的形态与手法:其一是情感性。以儿童绘画衍生品作为软装设计元素,在精细化设计的空间里,带有孩童痕迹的装饰场景及饰品,必然会给置身其中的人带来温暖、纯洁、希望、生机与活力等温情的感受,唤起童年纯真朴实的情感体验,这对于现如今软装设计的创作亦是一个启发,在选择越多越浮躁的社会,软装设计师应该如何把控创作的导向,借用贡布里希谈论现代艺术家创造事物的观念:“重点在于创造而且在于事物。他想有一种自己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不是仅仅仿拟一个实物,不管仿拟得多么精致,也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不管是多么巧妙的装饰品,而是比二者更重要、更持久的东西,是他认为比我们的无聊生活所追求的虚伪目标更为真实的东西。如果我们想理解这种心情,就必须回到我们自己的童年时代,回到我们还愿意用砖块或砂土制作东西的时候,回到我们用扫帚柄当魔杖,用几块石头当魔宫的时候。”[3]因而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回到我们的初心,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植入童年的美丽梦境,不失为已经趋于模式化、审美疲劳的软装设计送去久违的回归天性的灵感。

从装饰的主题性来说,儿童绘画及其开发出来的衍生品,区别于散点式点缀元素,儿童绘画衍生品以系统、整体设计,可以在确定某一主题之后进行软装设计,更能够把设计的定位与衍生品的艺术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其成果更具视觉冲击力,也更有系统性。图九、图十为以儿童画为母本的衍生品-靠垫抱枕。拥有这样的童趣装点在家中,是不是觉得灰暗的阴霾也会被这缤纷一扫而空了呢?

图九 儿童画衍生品-靠垫

对企业而言,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兴起,社会及政府越来越希望企业提供产品的过程及结果,能够在降低能源消耗、提升文化品位上有突出的作为。基于儿童绘画衍生品的开发,能够大力发展手工制品的生产制作,将开发产品运用到软装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其成果,不仅有助于整个软装生产的良性化发展,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拓展企业经营范围,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范式中异军突起,开掘一个新的领域,从而占据市场的先导地位。

图十 儿童画衍生品-靠垫

三、儿童绘画衍生品的开发及软装应用对社会良性发展的影响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艺术品市场又占据着重要的新兴导向。如何能从中不断地挖掘出利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产业是企业以及个人都应该关注的动向。

基于儿童绘画衍生品的开发首先对于家庭这一个体而言,能够满足家庭成员对于子女天赋的认定,和成长印记的留存。儿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希望和动力,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和美育的培养。绘画就是一条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借助绘画来激发儿童的视觉思维,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作虽然精彩,却也只是一种单一形式的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易保存。将儿童绘画开发成衍生品或设计成软装,使孩子们宝贵的作品得以以实物的形式留存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对于孩子的成长或家长的教育历程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和纪实。从教育的角度说,亦可以挖掘和鼓励出孩子更多的潜质能力,使孩子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双手也能创造出一个家的装饰,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使用。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自信的提升。

其次,使众多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有了新的拓展,不仅仅只是在家庭中实现其衍生品的功能性。教育机构的环境有了新兴的装饰主题及教学互动方向,机构可以根据儿童绘画开发的衍生品举办活动、展卖会,拉近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使得儿童绘画的衍生品更深入民众的意识与生活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艺术元素,打开大众精神文化消费的大门。使得源自于“民间”的艺术再次以另外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形态回到大众中去,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对于各大院校学生的就业之路也开拓了疆域,为其创业提供了可能性的动向。传统的手工业已经被人们忽略和弃置,如何振兴这一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又为其注入新鲜的符合当下需求的新细胞,是院校学生可以深入探究发展的。儿童绘画衍生品的开发及相关软装设计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不仅可以在学术领域对其内在价值和工艺进行探究,亦可以缓解当今的就业压力,谋求个人职业发展。

“世事总绝不会那样美丽,看见它的缺陷和丑陋,虽不似儿童那般眼光发现世界,但也总可以似儿童那般心境豁达无常。”[3]生活在从儿童眼光看过去的世界中,能够唤起人们深埋心底的纯真与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无疑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珍贵的心灵按摩。

[1]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

[2]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责任编辑:李 宁)

Derivatives Development and Decoration Design Based on Children Painting

LU Xiao

The derivatives of artwork have shorten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ub1ic and works of art.The deve1op⁃ment of chi1dren painting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1ication in decoration design can not on1y extend the category of art⁃work derivatives,but a1so enhance the functiona1ity and impact of chi1dren painting.In addition,they can inspire o⁃rigina1 thinking in decoration design,enrich the design 1anguage,provide more prospects for the business types and operating modes of cu1tura1 creativity industry,and input new energy into humanistic concern of fami1ies.

chi1dren painting;derivatives;deve1opment;decoration design

J124

A

2015-05-18

卢晓(1974— ),女,江苏赣榆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手工及纤维艺术研究。(杭州310053)

∗本文系浙江省2014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成果。

猜你喜欢

软装衍生品绘画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祛魅金融衍生品
空间语境设定下的软装设计
浅谈色调及色调搭配在民宿软装中的情感意义
大健康催生眼健康衍生品市场的繁荣
衍生品
关于硬装与软装搭配设计的探析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