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阵地 更需联家坚守

2015-11-14口福建翁怀灿

对联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甘棠棠梨霞浦

口福建 翁怀灿

清明节,笔者回甘棠村老家扫墓。家乡正在花巨资建一座“文化活动中心”。一位风水先生为之撰了三副联。笔者看后,认为不仅思想内容无新意可言,而且不合联律。如此楹联雕刻在花巨资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门柱上,“文化中心”便变成“没文化”了,岂不令人倒胃口?现将这三副联抄录如下:

左小门联曰:

福种流芳天和物阜;

宫貌巍峨地灵人杰。

横批:弘泽

此联平仄不谐,“流芳”与“巍峨”词性也不对。

中大门联曰:

德泽覃敷恩光显佑布社稷;

神庥普赐正气钟灵荫黎民。

横批:穆昭山海

此联“显佑布社稷”联尾五连仄;“黎”平,出律。

右小门联曰:

神恩浩荡灵庇万庶;

勋功显赫德耀千秋。

横批:普宁

此联平仄不谐。

笔者认为,不符合联律的对联不可用;且内容陈旧无新意,没有地方文化特色,其内容用到任何一个宫庙似乎都可,但因不合联律用在任何地方又都不可!

笔者是出生并从这个乡村走出去的,对家乡文化颇有感情。因此,根据“甘棠”村名、“文化活动中心”地理环境、甘棠村人文历史,斗胆撰了三副联,请方家指正!

中大门联:

甘棠遗爱,青松龙岗后峰秀;

召伯高风,黄竹金山前案明。

横批:美政惠民

甘棠村“文化活动中心”坐东向西,其后有万松青翠、郁郁苍苍的“龙岗”高峰耸立;其前有低矮的“黄竹山”(亦称“金竹山”)像案桌横卧。借引《诗经·召南·甘棠》“甘棠遗爱”““召伯高风”之义撰之。

北小门联:

浦山作揖,令公厚德;

猴屿相迎,学士高才。

横批:尚德

“文化活动中心”北方,其一是宋提刑谢邦彦《霞浦山》诗所称颂的“霞浦山”(亦称“霞浦尖”);其二是美丽渔村“猴屿”。甘棠村主要居住薛、翁两姓村民。薛姓系“八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后人;翁姓系闽王王审知的宰辅翁承赞的后人。这副联即据此地理人文撰之。

南小门联:

士民爱国,棠梨满地;

风土育人,学子盈阶。

横批:崇仁

甘棠村清代薛家出过举人秀才,民国时期出过高等审判官。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翁志英与杜星垣(解放后曾任国务院秘书长)等当年霞邑四青年投笔从戎,奔赴延安“抗大”学习,参加抗日救国。解放战争时期,翁志英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成为建国后高等学府领导。甘棠村到处生长着棠梨树,而棠梨树是“甘棠文化”象征,《诗经·召南·甘棠》赞颂召伯在棠树下施行美政。解放后,甘棠这块宝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这副联据此撰之。

笔者以为,自己所撰之联虽然不是上品,但较之阴阳先生的联合律,有新意,切合当地人文地理。

楹联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能让低劣的楹联在新农村泛滥成灾!新农村文化阵地必须坚守,广大楹联工作者对此应有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猜你喜欢

甘棠棠梨霞浦
霞浦滩涂
五象新风尚 甘棠文韵长
砰!迎接我的可爱狙击
家风学堂传家训
棠梨花
池塘边的棠梨树
匆匆那年,我去过的霞浦
送秦伯钧赴任河南高院法官
厚德载物 博学多才 自强不息 臻于至善——霞浦八中精神
金色滩涂 海峡摄影时报霞浦采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