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氏珍藏插增甲本《水浒》残本新探

2015-11-14氏冈真士

明清小说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佐贺杨志水浒

·[日]氏冈真士·

一、艾氏的新发现

《水浒》版本藏在世界各地,其中插增本虽不完善,但研究上极其重要,因为它保存了简本的古老面貌。白木直也先生1965年就巴黎残本指出虽然版式与评林本相似,但其王庆故事尚未突出余呈将军,与评林本等其他简本不同,是未受评林本的编辑余象斗为了夸耀余姓而舞文弄墨的影响。后来的研究佐证了他的观点基本准确。

插增本首先是由郑振铎先生1927年在法国巴黎发现的残本,戴密微(P.Demiéville)先生1956年也介绍过。英国伦敦也有残叶,戴闻达(J.J.L.Duyvendak)先生是第一发现人。后来马幼垣先生在欧洲发现了一些残本,有关成果见于《水浒论衡》(1992)和《水浒二论》(2005),2004年还出版了《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马先生把插增本分为甲乙两种,每半叶都采用上图下文方式的叫做插增甲本,每一叶只有一图(半叶是上图下文,半叶是无图有文)的叫做插增乙本。至于插增之称,则是来自每卷头尾题中的“插增田虎王庆”几个字。

2007年,艾俊川先生从英国的一家购物网站买到了一本剪贴“日本武士版画”成册的书,共有23个半叶,每半叶13行,每行23字。其实他的慧眼早就看透了这是《水浒》的残叶,虽然版心给剪去了,但每半叶的上图下文皆幸好无恙。后来艾先生在他的部落格《且居且读》中发表了《插增本〈水浒传〉的搜寻研究与郑振铎的筚路之功》,并公开了书影一张(卷三1a)。他指出这是插增甲本的残本,与德国斯图加特的残本(已有影印本)互相补充,但详细的比勘工作还没有做。笔者取得联系,艾先生慷慨答应赐予全部的照片,下面据此进行分析。

二、复原方案

艾文介绍23张半叶的插图标题,并据内容试图排好顺序,但由于版心已经剪掉了,无法知道叶码。现在根据正文以及有关文献,推断每半叶属于卷几的第几叶哪面(只云“存”指存于德国,“/”表示换行,附写每半叶头尾各5字)。

卷二

(17a、18b 存,17b、18a 缺)

〔○第八回〕

(按插增甲本应无第九回,说在下文)

林冲管住/草料场(19a)“离得远了待……庇佑改日来”

(19b缺)

陸谦放火/烧草场(20a)“林冲今番吃……将葫芦里冷”

(20b以下缺)

卷三

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卷之三(1a1)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1a2)

林冲醉卧/雪堆中(1a)“京本全像插……道你众人打”

林冲被捉/遇柴进(1b)“什么人众庄……驰名水浒中”

林冲逃走/梁山泊(2a)“柴进与林冲……辞别去了柴”

林冲酒店/题叹诗(2b)“进人马自去……威镇在山东”

王伦杜迁/见柴进(3a)“林冲题罢诗……便去山寨报”

林冲店內/見朱贵(3b)“知孤单客人……叠匕如山苦”

(3ab插图次序颠倒,4ab缺)

王伦要讨/投名状(5a)“柴大官面上……敢应次日早”

林冲下山/投东去(5b)“起和喽啰下……喝道泼贼将”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梁城杨志卖刀(6a2)

杨志大怒/赶林冲(6a)“俺行李那里……是鬼神须胆”

林冲忿力/战杨志(6b)“落/林冲与那汉……八十万禁军”

(7a缺)

杨志在京/卖宝刀(7b)“你等十个制……口不倦第二”

杨志怒恨/杀牛二(8a)“件吹毛得过……志躲过一时”

杨志拿刀/去首官(8b)“性起把牛二……缠杨志拜谢”

杨志投见/梁中书(9a)“各自辞别杨……李成一个唤”

〔○第十二回〕

(9b缺)

周谨与杨/志比箭(10a)“只见兵马都……谨见一箭不”

杨志射周/谨落马(10b)“着再取第二……欠因此误输”

(11a缺,11b存。影印本以11b误称“12b”)

朱仝雷横/去捕贼(12a)“寸面似紫膛……举义东溪村”

○第十三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庙 晁天王举义东溪村(12a13)雷横庙里/投刘唐(12b)“勇悍刘唐命……横入到草堂”

(13a~卷末19a存)

(卷四1a~卷末23a存)

(卷五1a~8a、10a~卷末25a存,8b~9b缺)

卷六

(1a~5b存,6a缺)

〔○第二十六回〕

将王婆剐/死示众(6b)“拟合凌迟处……女臂红衫照”

(7a~11a、12a~卷末21a存)

卷七

(1a~9b存)

〔○第三十一回〕

燕顺置酒/待宋江(10a)“这汉浙西苏……说出大名我”

(10b、18b 缺,11a~18a、19a存)

〔○第三十三回〕

花荣计策/捉秦明(19b)“引军赶时火……深把人马逼”

(20a以下缺)

按卷二18b,插增甲本无第九回,第八回之后就有第十回。这是分析简本系统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特征,据笔者观察,简本当中只有十卷本系统(十卷本、佐贺本、《汉宋奇书》本)和八卷本才保留第九回的回码和回目,其他本子无此回码回目,因而第八回过长(三十卷本与其他简本无关,百二十四回本删节厉害,两者当以分别看待)。插增甲本卷二18b第1行载有七绝的后3句:“一线天教把信通。亏杀有情贤李二,暗中回护有奇功”,接着第2行就有正文写道:“林冲问有什么要紧话说……”。十卷本系统却在七绝与正文之间有回码和回目。这个情况曾引起过马幼垣先生的兴趣,却未全面展开。

三、林冲题诗的价值

艾文指出林冲在朱贵酒店题诗,新发现的插增甲本残叶(三2b)和容与堂本(十一5b)都是八句五言,但有三处异文,评林本(三2b)四句七言,这三处文字却与插增甲本相同,尤其是容与堂本“威镇泰山东”不如插增甲本“威镇在山东”和评林本“他年得志在山东”,因为梁山泊在泰山西,从而评价插增甲本有其版本上的价值。

这个指出非常重要,而且版本上的价值不仅如此。就简本来说,林冲题八句五言诗只有这个本子,这显示着插增本接近原始简本的又一证。白木直也先生早已注意到评林本共有二十五卷,其中田虎王庆故事占了五卷(第十九~二十三卷),而繁本百回本本来应该是二十卷。巴黎残本的题目号称“插增田虎王庆”几个字给了他启发,白木先生推断原始简本应该共有二十五卷,是在二十卷繁本中“插增”五卷和插图,简化正文而成的。插增本之所以被视为古老,上面已提了,主要是因为其征王庆故事中还没强调余呈将军的事迹,它说“谢英把余呈斩于马下”就完了(甲二十25a、乙二十一25a)。其他的版本却不然,余呈还有精彩的场面,特别是评林本显得大力捧场。白木先生认为这个偏护是由于评林本的编辑余象斗的宗族心理之所致,要光宗耀祖。后来马幼垣先生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偏袒,即武松上了张都监的圈套时,救武松的当案孔目本来姓叶,评林本却把他叫做余孔目。插增甲本的林冲诗,说是研究简本时接着余呈、叶孔目之后新发现的第三个指标也不算过火。

四、与评林本的关系

艾文指出就文本来说,要阐明新发现残叶的特点,必须集中多个本子进行比勘。我们首先还是从评林本着手,参看容与堂本。

在新发現的范围內,甲本有好几个地方比評林本詳细而接近容与堂本。

例1:林冲自來天王堂取了包裹,与差拨取路投草场来。(卷二19a2)

例2:林冲今番吃我们亏,衙內恨张教头女儿死了越添烦恼,病患重了。又一个道:小人四下草堆上放起火來,却走那里去?便逃得性命时,烧了草场也该死罪。又一个道:我们拾得两块头骨,回京见太尉也是我们大功。林冲听是陸谦富安和差拨……(卷二20a1)

例3:林冲吃了三四碗,只见店里走出一个汉子问酒保道:什么人吃酒?林冲看那人頭戴深簷暖帽,身穿貂鼠皮襖,脚着一双獐皮窄靮靴,身材长大,貌相魁梧,看着林冲。林冲问酒保:此去梁山泊还有多少路?(卷三2b3)

例4:柴大官面上可以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见我背义忘恩。王伦道:他在沧州虽犯大罪,却不知心腹何如。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來投,何故相疑?王伦道:既是真心,把个投名状來。(卷三5a1)

例5:等候一日,并无一个人过,林冲闷匕不已回寨。王伦问道:投名狀何在?林冲答道:并无一个人过往。王伦道:明日若无投名狀,难容在此。林冲不敢应,次日早起……(卷三5a11)

例6: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把来,我剁与你看。牛二便去把铜钱放在栏杆上。(卷三8a1)

例7:不可动扰乡民,你知东溪村山上有株大红叶树,你们众人采几片来,方表你们巡到那里,若无此叶,便是虚意。两个都头领旨,各自去巡察。雷横当晚引土兵出东门,到东溪村,采了那叶来到灵官庙前。(卷三12a6)

例1划线的14字评林本几乎没有(卷二18b5),可是容与堂本有相应的句子(卷十5b5)。例2划线的3个地方评林本几乎都没有(卷二19b5),而容与堂本都有相应的句子(卷十9a3),其中第1个地方內容稍异,甲本说“张教头女儿死了”,容与堂本却写道“说你的女婿歿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其实林冲被发配的時候,简本中她妻子就自杀(不包括三十卷本),而繁本不然,只是晕倒了,还勉強活着,后來林冲入梁山,晁盖当了头目以后,才传林冲娘子半年前被逼亲上吊事,张教头半月前也染病逝世的消息。例3划线的地方评林本沒有(卷三2b4),容与堂本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一5a4)。按“靮”字原本写如“革+勾”。例4、例5划线的地方评林本皆无(卷三4b12、5a8),而容与堂本都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一10a7、11a3)。例6划线的地方评林本只写“曰我”2字,弄得牛二和杨志的对话变成叙事文(卷三7b11),容与堂本却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二5b10)。例7划线的两个地方评林本皆无(卷三12a11),容与堂本都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三11b5)。

相反,评林本比甲本繁,接近容与堂本的地方也确实存在。

例7:林冲骂道:奸贼,我和你自幼相好,今日反來害我。※把陸謙※一刀取出心肝。(卷二20a10)

例8: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如今事急,只得拿去街卖※做盤緾,投往他处安身。※转到天汉州桥去卖。(卷三7b5)

例9:一日传下号令诸将,来日都去教场※演武。※不知你武艺如何。(卷三9a7)

例7加两个“※”处评林本分别写道“还说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心窝里”(卷二19b14),容与堂本也有相应的句子(卷十10a1)。例8加两个“※”处评林本分别写道“得钱钞”“走到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人问”(卷三7a14),容与堂本也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二4b9)。例9加两个“※”处评林本分别写道“试”“艺。梁中书唤杨志说:我要抬举你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卷三9a5),容与堂本也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二9b2)。

另外,有些地方甲本和评林本都展现出较为古老面貌。

例10:久闻大名※不期今日得会,交酒保安排酒来相待。林冲道:何故重赐。两个吃了半夜。(卷三3b2)

例11:梁中书看了,原在东京认得杨志,备问情由。杨志将前诉知。梁中书大喜,当厅开了杨志枷,留在厅前听用,押批回与公人自回。中书见他殷勤,有心要抬举他。(卷三9a4)

例10“久闻”2字和“※”评林本分别写道“次后见写出”、“来,我曾闻人说兄长豪杰”,之后划线的地方却没有(卷三3b1)。容与堂本都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一7a9)。例11“当厅开了杨志枷”一句和“见他殷勤”4字评林本没有,“将前诉知”“自回”却分别写道“把髙太尉不容复职,至误杀死牛二的实情一一告诉了”“回东京。杨志在梁中书府中听候”(卷三8b14)。容与堂本都有相应的句子(卷十二9a6)。

笔者刚才说两个简本“都展现出较为古老面貌”,是以从繁本出简本为前提,其实仅就我们看过的情况,如果采用简先繁后之说则难以说明,难道写繁本的人活像校对人员似的认真对比不同的简本以后才写完作品吗?总之,插增甲本与评林本之间主要有以上3种关系,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解释这些情况。之前,我们不妨看一下插增甲本与其他简本的关系。

五、与其他简本的关系

除了评林本以外,简本《水浒》还有不少本子。其中嵌图本在版面设计上也採用了上图下文方式,比较接近插增本和评林本。分卷分为二十五卷,也是同样的。嵌图本当中刘兴我本最早,下面主要和刘兴我本进行比较。虽然就上述的11个例子来说,刘兴我本大致上与评林本相同,但这並不意味着刘兴我本不值得考虑,其他一些地方有明显的特征。为了做论述的方便,下面我们还要看一下十卷本系统和《英雄谱》本写得如何。十卷本系统只引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英雄谱》本以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本(网上已公开)为主,通行的《二刻英雄谱》本为从。

例12:聚下七八百喽罗※我修书一封,与兄长去投伙。林冲道:好。(卷三2a4)

例13:挺着朴刀赶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捻刀来斗那个大汉。但見……(卷三6a7)

例14:梁中书曰:武夫比试,但有本事,射死勿论。※各人与一面遮箭牌。※杨志道……(卷三10a10)

例12“※”的地方评林本也一样,一字都没有(卷三2a5),可是刘兴我本写道“那王伦曾投奔我來,与我交厚”(卷三1b12)。容与堂本有相应的句子,内容稍异:“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逩那里……三位好汉亦与我交厚”(卷十一3a6),刘兴我本似是据此改写的。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皆与刘兴我本几乎相同(卷二37b9、卷六16b1),《英雄谱》本与评林本同(卷二26b4、卷二25a1)。例13划线的地方评林本只写“林冲那里答应,挺刀来斗”(卷三6a3),刘兴我本更短:“林冲挺刀来迎”(卷三4b1)。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倒是比插增甲本更详细:“高声喝道:那泼贼将俺行李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便挺刀來迎”(卷二43b11、卷七3b8。佐贺本无“刀”字),此和容与堂本中的字句一一相连(卷十二1b2)。《英雄谱》本与评林本同(卷二32a9、卷二30a11)。例14的两个“※”处评林本也没有任何字眼(卷三10a14),不过刘兴我本分别写道“李成又稟曰:乞赐”、“梁中书依言,二人又上阵来”(卷三7b4)。容与堂本仅有与前者相应的句子(卷十三2a10),后者或是简本独自的发挥。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与刘兴我本相同(卷三6b15、卷七14a4),《英雄谱》本则与评林本同(卷二38b11、卷二 36a16)。

对插增甲本和评林本来说,以上是文字较简的例子,下面看一下相反的情況。

例15:只见兵马都监关达上厅来禀:复恩相,两个比试,刀枪是无情之物,恐有伤损。(卷三10a1)

例15划线的地方评林本相同(卷三10a4),容与堂本更详:“禀复梁中书道:复恩相,这两个比试”(卷十三1a9),可是刘兴我本、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只有“曰”一字(卷三7a12、卷三6a13、卷七13a8),《英雄谱》本和评林本相同(卷二38a1、卷二35b16)。此外,“关达”当作“闻达”,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写得对。

另有一些较复杂的例子。

例16:时遇残雪初晴,日色明朗,喽罗道:元的一个人来。林冲看时,那人来在山坡下,把朴刀蓦地赶去。(卷三5b8)

例17:传令※再各上马,出到阵前。周谨挺枪直取杨志,这杨志捻枪来战周谨,

两个在阵前斗了五十合。※周谨身上斑匕点匕……(卷三10a3)

例16两个划线的地方刘兴我本分别写道“望见”、“挑担行李。林冲”(卷三4a7),前者与评林本同(卷三5b3),后者則不同,评林本作“在山坡下”,比插增甲本少了个“來”字。容与堂本前者为“……小校用手指道:好了,兀的不是”,后者为“远远在山坡下望见行来……”。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无“望”字,其他与刘兴我本相同(卷二43a1、卷七2b5),《英雄谱》本与评林本同(卷二31b4、卷二29b7)。例17插增甲本与评林本(卷三10a7)大致相同,刘兴我本却在两个“※”处分别写道:“到阵上,杨志、周谨各去枪头,蘸了石灰,各穿皂衣”、“台上鸣金,两个勒马回阵,看”,可是没有那些插增甲本中划线的句子(卷三7a14)。容与堂本没有写“台上鸣金,两个勒马回阵,看”,其他都有相应的地方(卷十三1b4)。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则与刘兴我本大致相同(卷三6b2、卷七13b1),《英雄谱》本与评林本大致相同(卷二38a15、卷二36a5)。

六、简本的相互关系

这些简本的相互关系看起来极其复杂,其实近年的研究結果相当逼近其中奥秘。

评林本的內容比插增甲本晚,是白木直也先生1965年指出的,后来马幼垣先生2004年指出插增乙本最接近于原始简本,笔者同年也得到同样的结论。

据马文,插增甲本、插增乙本、评林本同出一源,各自发展。马文又注意到插增乙本有不少评林本没有的段落,经过检查,这些28个段落中8~12个地方又见于其他4个简本,即刘兴我本、映雪草堂本(三十卷本)、北图出像本(十卷本)和《二刻英雄谱》本,从而表示这4个简本都不可能用评林本为依据之本。那么这些本子也夸耀余呈又怎麼解释,马文说:“那个胡诌之人虽必是建阳余氏家族成员,却不是余象斗。在他据以刊行我们称为评林本的本子里,余呈的故事已处理过……后刊于评林本的各种简本直接间接均源出于那个本子”。笔者2004年也设想评林本以前尚有余氏出版的简本,但推断其编辑也是余象斗,因为类似的情況还可在《三国演义》和《南北宋志传》的版本系统中观察到。

还有两点需要指出,第一,正如刘世德先生指出,映雪草堂本(三十卷本)主要根据日本內阁文库藏本系统的容与堂本(一百卷百回本)進行简化的,而且简得太厉害,这与以二十卷百回本为底本的原始简本以及其后代迥然不同。第二,刘兴我本以及其他的百十五回诸本除了八卷本以外分成两个系统,因而马文提倡的发展模式有些地方不得不修改。

百十五回本主要分为两种,嵌图本系统(刘兴我本、藜光堂本、亲贤堂本、郑乔林本(李渔序本)和慕尼黑残本)和十卷本系统(十卷本、佐贺本和《汉宋奇书》本)。此外虽有八卷本,也共有一百一十五回,但这是一个缩写本,蓝本很可能是十卷本系统的本子,属于后一代,不应包括百十五回本。

嵌图本系统和十卷本系统之间除了上述的第九回有无以外,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别,比如其第6回末尾和第7回开头插入诗词不同、第38回开头描写的繁简和第66回末尾一大段的有无,此外上面提的例13也显示他们之间存在差别。有趣的是评林本虽然刪去第6、7回的诗词,但就其他地方来看基本上接近于嵌图本系统,话虽如此,正如上面說过,评林本的一些句子又比嵌图本详细,參看例13。由此来看,评林本和嵌图本可以说是从共同的蓝本各自发展的,而且这个蓝本和十卷本系统的本子也是从共同的底本分开的。也就是说,出现马文和笔者曾设想的那部首次夸耀余呈的本子以后,系统先分为两支(其中之一是十卷本系统),后又分为两支(即嵌图本系统和评林本系统)。需要指出,评林本系统还有《英雄谱》本,其中內容最原始的是那部未称“二刻”的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本,其次是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和前田家尊经阁文库所藏的《二刻英雄谱》,至于影印本通行的京都大学文学部所藏《二刻英雄谱》乃是后印本。

七、论插图标题

针对插图及其标题,佐々木睦先生颇有研究,说上图下文式本子的插图和正文是由画工和写工分别制作,画工根据“交战图”“兴兵图”之类的简单指示而从范本选出人物和背景做活儿,因此不同书的不同场面往往会出现极其相似的插图。笔者怀疑画工受到的指示就是插图的标題,标题是由写工写的,大多是草草了事,因此不一定对应下文的內容,甚至满是错误。乔光辉先生则重视戏曲舞台演出对插图的影响,因而虚拟式的插图动作、模式化的构图设计比比皆是,而下層绘工、刻工对文本各自各的解读、误读引发了插图內容的多样化,竟产生了文绉绉的梁山好汉形象,这反映了朱熹对建阳地区教育和刻书业的深刻影响。笔者对插增两本和有关版本的插图标题已进行过比勘,下面就新发现的部分看一下。

卷二

甲本(19a~20a) 评林本(18a~19a) 刘兴我本(13a~14a)林冲管住/草料场 林冲入草/场换老军 管营差林冲守草场

(19b缺) 林冲入庙/看见火起 林冲出见火烧草场

陸谦放火/烧草场 林冲杀死/陸谦三人 林冲刺死陸谦富安

卷三

甲本(1a~12b) 评林本(1a~12b) 刘兴我本(1a~9b)林冲醉卧/雪堆中 林冲被庄/客吊倒 眾庄客吊打林武师

林冲被捉/遇柴进 柴进喝退/解下林冲

林冲逃走/梁山泊 柴进对林/冲说梁山 柴进教林冲上梁山

林冲酒店/题叹诗 冲在酒店/醉后题诗 林冲题诗朱贵诈扭

林冲店內/見朱贵 林冲被朱/贵扭住

王伦杜迁/见柴进 林冲同朱/贵上船 朱贵引林冲渡水泊

(4a缺) 朱贵同林/冲见王伦 喽罗引林冲见王伦

(4b缺) 林冲苦告/入伙不从 王伦拒辞林冲下山

王伦要讨/投名状

林冲下山/投东去 林冲同喽/罗下山寨林冲赶走/那汉心愁 林冲山下赶走挑夫

杨志大怒/赶林冲

林冲忿力/战杨志 林冲杨志/二人相斗 林冲山下大战杨志王伦等劝/住二人 王伦相劝杨志入伙(7a缺) 王伦排酒/与志送别杨志复职高俅喝出

杨志在京/卖宝刀 杨志在街/上卖宝刀 杨志卖刀杀死牛二杨志怒恨/杀牛二 牛二与杨/志逼口

杨志拿刀/去首官 杨志同众/人见府尹 府尹刺配杨志充军杨志投见/梁中书 解杨志去/见梁中书

(9b缺) 梁中书嘱/咐来日比试 梁中书教场演武艺周谨与杨/志比箭 杨志周谨/二人比试 杨志与周谨比枪法各人稟中/书去比试杨志射周/谨落马 杨志周谨/二人射箭 杨志箭射周谨落马(11a缺) 索超杨志/二人比试 杨志与索超比武艺(中书与夫/人庆赏)

朱仝雷横/去捕贼 众土兵绑/拿刘唐 灵官庙雷横捕刘唐雷横庙里/投刘唐 众土兵入/晁天王庄 晁盖致酒款待雷横卷六

甲本(5b~7a) 评林本(5b~6b) 刘兴我本(4b~5a)(武松押王/婆出首) 武松带众/邻人到县 武松带众到官听审(6a缺)

将王婆剐/死示众 府尹刺配/武松当军

(武松十字/坡投店) 武松同公/人入酒店 武松公人入店飲酒卷七

甲本(10a、19b) 评林本(10a、19a) 刘兴我本(7b、13b)燕顺置酒/待宋江 燕顺扶宋/公明上坐 燕顺兄弟同拜宋江……

花荣计策/捉秦明 秦明连马/跌下陷坑 秦明人马跌落陷坑

插增甲本与其他两个本子的插图标题之间很少有明显的对应,插图本身的关系也可想而知。总之插图和标题虽然不能忽略,但不得不说没有正文那么規律。笔者认为分析版本系统时插图标题仅有次要的功能,未及正文比勘的可靠。不过插增甲乙两种之间确实有些瓜葛,因而让我们期望插增乙本相对部分的发现。马幼垣先生曾遍走全球,好容易找到了几册残本,然后宣称“搜集插增本的工作显然已告一段落”,这次艾先生的新发现却给我们显示了世上还会有插增本待贾者也。

注:

①㉒[日]白木直也《巴藜本水浒全传の研究》,自印本,1965年,第91页。

②说在下文。

③郑振铎《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中国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页。

④[法]P.Demiéville,“AU BORD DE L’EAU,”T’oung Pao,44,1956.

⑤[荷]J.J.L.Duyvendak,“An Old Chinese Fragment in the Bodleian,”Bodleian Library Record,2:28,1949.

⑥马幼垣《水浒论衡》联经出版1992年版、《水浒二论》联经出版2005年版、《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自印本,2004年。

⑦艾俊川《插增本〈水浒传〉的搜寻研究与郑振铎的筚路之功》,《且居且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786b50102uxqd.html

⑧[德]H.Walravens,Two recently discovered fragments of the Chinese novels San-kuo-yen-i and Shui-hu-chuan,Hamburg,1982.

⑨⑬[日]氏冈真士《三十卷本『水浒传』について》,《日本中国学会报》第

63集,2011年;[日]氏冈真士《试探百二十四回本〈水浒〉的底本》,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科编〉》第45号,2011年。

⑩⑯十卷本卷二10a、佐贺本卷一31a、《汉宋奇书》卷六7a。八卷本卷一19b虽无七绝,回码回目仍在“林冲问有什么话说……”之前(正文无“要紧”2字)。十卷本是指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德聚堂刊本,佐贺本是指日本佐贺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的圣德堂刊本,即《汉宋奇书》的底本。八卷本是指南京图书馆等几处所藏的缩写本。参看[日]氏冈真士《两种“出像”本〈水浒〉在百十五回诸本中的位置》,《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第15号,2010年;[日]氏冈真士《〈征四寇〉溯源》,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科编〉》第46号,2012年。

⑪⑫⑲㉙马幼垣《水浒二论》联经出版 2005 年版,第26、188、198、475 页。

⑭㉓马幼垣《水浒论衡》联经出版1992年版,第127页。

⑮[日]丸山浩明《明清章回小说研究》汲古书院2003年版,第215页;黄海星《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藏藜光堂本〈水浒传〉一探》,香港大学《东西方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稿,香港,2007年;刘世德《〈水浒传〉简本异同考(下)-刘兴我刊本、藜光堂刊本异同考》,《文学遗产》2013年第3期;[日]氏冈真士《郑乔林本〈水浒〉的特征》,《高田时雄教授退休纪念东方学研究论集》,东方学研究论集刊行会,2014年。

⑰说在下文。参看[日]氏冈真士《“英雄谱”诸本について》,《名古屋大学中国语学文学论集》第24辑,2012年。

⑱⑳[日]氏冈真士《『水浒传』と余象斗》,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科编〉》第38号,2004年。

㉑刘世德《谈〈水浒传〉映雪草堂刊本的底本-〈水浒传版本探索〉之一》,《明清小说研究》1985年第2期。参看注⑨。

㉔聂绀弩《〈水浒〉五论》,《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其所称“日本东京文理大”如今成为筑波大学。参看注⑰。

㉕[日]佐々木睦《上图下文式插图研究序说》,《饕餮》第9号,2001年;[日]佐々木睦《上图下文本の制作工程について》,《饕餮》第10号,2002年。

㉖乔光辉《象征与变形:建本〈水浒传〉插图之于文本的接受》,《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㉗㉘[日]氏冈真士《谈插增本〈水浒〉的插图标题》,《信州大学人文科学论集》第1号(通卷48号),2014年。

猜你喜欢

佐贺杨志水浒
与杨志共饮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童说水浒——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
《佐贺阿嬷幸福旅行箱》
胡澹三维场景设计作品
新闻图片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
因你勇敢
《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