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那些失眠的人吧

2015-11-12霍俊明

海燕 2015年11期
关键词:霍俊明车窗麻雀

□霍俊明

热爱那些失眠的人吧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现为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著有《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变动、修辞与想象——当代新诗史写作研究》《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等诗学专著。主编《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新诗百年大典》《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年度诗论选》。著有诗集《一个人的和声》《秋天的老式过滤器》《批评家的诗》等。曾获诗探索理论奖、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首届扬子江诗学奖、第九届滇池文学奖、诗选刊年度评论家、星星诗刊最佳评论家奖、首届全国海子青年诗歌奖、首届刘章诗歌奖等。

热爱那些失眠的人吧

热爱那些失眠的人吧

即使我们相互陌生,可是

我们却在同一个城市。北方

没有雪,也还是冬天。

失眠的人起来,开始跳伞

落到这个城市的西南去

那里曾有一个红色的雨棚

岁月使它突然变形

变形的还有黑夜里瞪大的瞳仁

瞪得再大也没有用

失眠的人必须学会在夜里走路

走累了,就跳到楼顶上去

摸摸星星的童年

揉揉自己的脚踝

接着你就降落下来

速度取决于你

是在做梦

还是继续失眠

热爱失眠的人吧

你看,他又一次在陌生的城市

站起来。

燕山林场

当我从积重难返的中年期抬起头来

燕山的天空,这清脆泠泠的杯盘

空旷的林场,伐木后的大地木屑纷纷

那年冬天,我来到田野深处的树林

确切说面对的是一个个巨大的树桩

我和父亲坐在冷硬的地上,屁股硌得生疼

生锈的锯子在嘎吱的声响中也发出少有的亮

锯齿下细碎的木屑越积越多

我露出大脚趾的七十年代有了杨木死去的气

芬芳,温暖

那个锯木的黄昏,吱呀声中惊飞的乌鹊翅羽

如雨的风声在北方林场的上空空旷地响起

当我在矮矮的山顶,试图调整那多年的锯琴

动作不准,声音失调

我想应该休息一会儿,坐在树桩的身边

而那年的冬天,父亲只是拍拍我的肩膀

那时,罕见的大雪正从天空中斜落下来

老母乘动车回乡

母亲在北京已经待了快三个月

刚来时她肿痛的腿在北京的冬雪里阵阵发冷

此刻,我的裤管还带有南台湾的夏日

妈妈终于能够回老家了,回到她华北的平原

地铁里滚动的电梯和滚烫的人群增高了母亲

的血压

还有乡下人的恐高症

我来不及等母亲了 我已经在电梯上

妈妈却在步行阶梯朝我满脸微笑地攀爬

妈妈疲倦了 她的头靠在“和谐号”的椅背

妈妈不出声 脸朝向窗外

我不知道妈妈此刻是高兴还是痛苦

皱纹堆垒的脸已经看不出任何表情

车窗里的人们看不出表情

车窗外的田野也没有表情

连头顶上万里无云的天空 也

看不出表情

带着大葱上北京

我能够看出,母亲很高兴

菜园里的青菜和西红柿曾是母亲的早年

水流过沟渠

那里有不容易发现的浅壑和缓坡

母亲在整理那些大葱

一棵棵

放进薄薄的红色塑料袋里

如今这些大葱

已经跟着我上路

它们将陪伴我400华里的行程

步行,然后是汽车,然后是和谐号动车

然后是北京的地铁,公交车,黑摩的

带它们上十八楼

它们的根须上还有些泥土

是母亲的老花眼放过了它们

我多么感激这些葱白上黑色的泥土

它们和我一起来到北京

它们在乡下已经有成千上万年的岁月

可现在,它们再也回不去了

不久的黄昏

它们将被我洗掉扔到楼下的垃圾桶

或者更干脆些,

直接冲进城市的下水道

绿色的普通快车

绿色的普通快车已经驶出京城的东郊

劣等车厢黑乎乎的旅客疲倦而健康

粗大的指节敲打着油腻腻的桌角

哐当作响的车窗又摇晃着一个秋天的早上

高大的白杨,细弱的庄稼

监管着乡间那些幼小的动物

秋阳中闪亮的立体画面在车窗中破碎

马车缓缓行驶在京郊大片的葡萄园

秋风中那个中年男人还能站立多久

三十岁的身体发出锈蚀的声响

乡间墓群急速地成为这个明媚早晨的阴影

尘埃中干化的浆果和霉味的落叶

曾经承受着怎样的坠落和失重的挣扎

等待下车的民工狠吸着劣质旱烟

紧紧攥在手中的塞满行李的尿素袋子

还留有夏天里充满盐碱味道的叹息

去邻村,顺便看看过去的年代

天热,和父亲一起骑车去三里之外的邻村

父亲屁股下的车子还算听话

它陪伴父亲的时间比我还长

它足够与我称兄道弟

姐夫卧病在床

多年来东方红牌拖拉机终于颠得他腰椎间盘

突出

他刚被从几百里外的唐山医院推出来没多久

还好,他手里的那根石家庄牌香烟还很惬意

大姐信了宗教,经常深夜说些别人听不懂的

回来的路上遇到同村的王××(真名隐去)

他与二叔同是村里出名的造反派,还是个打

他与善良的父亲也过不去

多年前他瞎了一只眼

从此吃斋念佛,如今

他的身体和路边的杨树叶一样乱抖

他是否还记得

1968年的夏天

父亲将他的一双儿女从水塘中捞起

他是否还能记得

他当时正高唱造反歌将我的母亲关在牲口棚

城里和乡下的麻雀有没有区别

北京连日的大雪让我有些麻木,不只是因为

我有意忽视那些无处不在的雪,但它们

却是例外

两只麻雀在几个停放的汽车间跳跃

这小小的土黄色身躯让我有些动心

北京的十年光阴,我没有注意过它们

我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些巨大的喜鹊

看着这两只麻雀,我问身边的女孩

“城里的麻雀和乡下的麻雀哪个更幸福”

她的答案我并不满意——

“各有各的幸福”

我想好的答案是——

城里的麻雀习惯了广场、马路和汽车、尾气

乡下的麻雀习惯了土地、庄稼和庭院、蔬菜

也许它们的区别已经不再重要

我好奇和不解的是——这北京的麻雀

是否是从外地穿越大山和高速公路飞过来的

还是它们祖辈都生长在城里

如果是后者

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满脸冻得通红的她说:

“城里和乡下的麻雀有本质的区别”

—— 故乡的麻雀飞不到北京

—— 北京的麻雀也飞不到河北

而我突然心惊

城里的麻雀吃什么呢?

广场上有旗帜,马路上没有草

此刻我只好向那两只惊飞到枝头的麻雀致敬

我想起唐山老家的俗语——“饿不死的老家

贼”

在深色的围栏上

我又一次目睹北方的平原

应该是冬季了,车窗刚好隔开两个世界

这些枯败的玉米秸

身躯竖立,堆满无人光顾的旷野

风雨吹打着这些乡间老式的屋顶

满身灰尘的羊群也不再光顾它们

成行的电线杆组成十字架的队伍

喜鹊的黑色羽翼还在冬阳中闪现

这是另一种季节的坟墓,没人会注意

这颓败的手势

透过斑渍的车窗,肥硕的女人正怀抱婴儿指

指点点

在深色的围栏上,绿色或红色的列车

正渐渐远去

多年前的我,下学后步行到五里外的车站

在草丛中认识了那些白色的餐盒还有迎风飞

舞的

浊黄尿液

北方小镇

那应该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

我终于在一个下午

登上开往更北方的火车

很快,故乡被更北方的车站掩盖

很快,雪被更冷的雪所替换

我承认这久违的空旷和寒冷更让我舒心

就像多年前北方的一个小镇

小酒馆的蒙古姑娘面庞红润,双乳丰满

小镇没有暖气

旅馆门外一个女人敲门来兜售生意

墙上成吉思汗的牛皮画像让我不敢轻举妄动

马背民族的姑娘怏怏离去

那晚和火箭奥沙利文的比赛小丁一败涂地

走上街头的时候,路上积攒了几夜的的冰雪

我几次摔倒,北方小镇不留半点情面

猜你喜欢

霍俊明车窗麻雀
转世的桃花(评传)
“树”之多姿
拯救受伤的小麻雀
1958年的麻雀
麻雀
清明
车窗拍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