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日寇闻枪丧胆的何振芳

2015-11-11何修文

红土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福清东营抗日

何修文

让日寇闻枪丧胆的何振芳

何修文

小时候听人们议论抗战时说,日军个个都有武士道精神,不怕死,凶狠极了。我父亲何振芳却在一边冷不丁地冒了一句:“日军也没什么可怕的,我打他们一枪,他们都吓跑了。”后来,一位居住台湾的老乡托人专程来看望父亲时,对我说:“你爸真不简单,抗战时他救了好多人的生命和财产!”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详细听父亲和老乡回忆那段难忘的抗日往事——

解放初期的何振芳

一枪断旗退群寇

194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闽中沿海福清县龙田镇东营村绅士余敷瓒正在家里办婚事。突然一艘日军舰艇正载着约一个排的鬼子从福清海口徐徐开来,准备登陆。这令众乡亲十分恐慌,有人主张马上躲避,有人建议等他们上岸后再作对策,有人坚持立即组织现有力量全面出击,大家议论纷纷。经过全面综合考虑各种方案的利与弊,又鉴于当时抗日力量薄弱,战地服务队支队长余乃坤、大队长余敷瓒等决定采取两步方案:第一步,不让日军上岸进村,赶紧把喜事办完,免得大家扫兴;第二步,如果无法阻止日军上岸,就只能与他们决一死战,但村民来不及转移,生命财产会受到重大损失(因邻近海口一带还有日军部队)。他们先实施第一步方案,但必须由一位狙击手来完成——当年20多岁的何振芳受中共地下党领导人何胥陶直接派遣担任战地服务队中队长。他在少年时就跟祖父学修枪、造枪和打枪,并以打鸟为生,是当地有名的神枪手。他接受任务后,寻找一个既接近敌方又隐蔽的狙击点,勇敢而从容地端着一支三八大盖步枪,瞄准随海潮摇摆不定的日舰上的旗杆——“喀”一声枪响,日军的膏药旗随即断落。顿时,日军“叽叽哇哇”地乱成一团。这是正义的警告!这是准确的一枪,明示有高人在此!侵略者如敢贸然进犯,就有来无归。过了一阵,鬼子未敢上岸,也未发一炮就调头回去了。

这一枪折旗退群寇的举动,使乡亲们的恐慌渐息,更增添了当晚喜事的气氛,而神枪手也成为婚礼场上的重要人物,直灌得他醉走S步。

何振芳(右一)夫妇与孙女摄于1987年

火烧日船漂大海

还有一次,一艘日军货轮在福清龙田镇东营村北江码头附近海边搁浅。何振芳在陆地负责阻击不让日寇上岸,其他抗日队员潜水到日军货船上,日军害怕躲进了船舱。抗日队员把甲板出口钉死不让鬼子出来。待涨潮时,调好方向舵,点燃浇在甲板上的煤油,同时开足马力(抗日队员同时跳下船)让日军货船燃着大火自行驶向大海。

冒险自制武器

当时抗战条件艰苦,何振芳和大家想尽办法提高抗日组织战斗力。如用气枪练习射击时,为节省铅弹,用小铁钉捆一根短线当气枪子弹来打靶;还从莆田南日岛附近的海上冒险捞起大水雷拆除引信,取出里面的炸药来自制武器。

伯叔遇害急报仇

1942年伯叔二人为争取扩大抗日力量,深入匪部做策反工作时不幸被杀害。父亲花了很大的努力去寻找俩兄弟下落,最后也只见到一条船上留着一摊血,还有一只家狗始终不肯离弃在汪汪叫,却不见尸体,情景十分悲惨!为了报仇,何振芳也深入匪巢,但差点被杀,只穿着一条短裤逃回家。

送情报救队伍

1944年11月18日凌晨,国民党保安团“围剿”在福清江镜太山寺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事先,何振芳在福清龙田东营村探到情报,连夜赶回江镜支队部报告,使队伍及时撤离免遭重大损失。

死刑场上获救

1947年台湾“二二八”暴动期间,何振芳驾船去基隆市。其中船上有十几名进步学生和革命同志。因不知船上混有奸细,部分进步学生讲话不注意暴露了身份。上岸后,何振芳和许多人被捕,并受到严刑拷打(被打断二根肋骨)。但他意志坚定没有背叛。基隆警察局监察长(党部书记)方事亭,决定把何振芳押到刑场枪毙。此时,幸好有人及时赶到刑场救下了父亲。

链接:何振芳,生于1921年,曾用名:何春木、何家振。福清江镜镇酒店村人,1941年参加何胥陶同志领导的革命活动。解放后回乡务农;1952年8月被福清县法庭冤判“特务罪”3年(1982年平反)。退休后,担任过多家工业企业高级技术顾问,为永安工业建设做出贡献;1987年4月福清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革命“五老”荣誉证书,2003年12月病逝,享年82岁。

(作者:永安市经济贸易局原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福清东营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临界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抗日英烈马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