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井小调儿

2015-11-10侯倩茹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
关键词:时装设计市井美院

侯倩茹

威廉莫里斯说:“设计是为民众服务的而非服务于少数人的活动。”设计影响普通人的审美。你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市井小调儿”体现了一种大众文化,你的服装作品中你认为哪些优秀的点能够对普通百姓着装品味进行影响?

我的毕业作品基于对中国普通民众生活的观察和体会,除了威廉莫里斯的“设计为民众服务”,更多是对于学院“设计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观的认同。作品的穿着方式、颜色、图案和配饰,都源于对生活的提炼,在此基础上,我对这些做了审美上的改造,让这些普通的元素具有时尚的气息,并进行现代性的转化。在时装的设计上,通过对市民生活方式的细致观察,我将上衣半穿着、大衣反穿、背心外穿、毛裤秋裤套穿甚至毛料袜子与拖鞋穿等独特的市民穿着方式提取出来,把原本粗燥的无意识穿着方式,通过设计的手段,转化为时装设计语言。因此,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影响普通民众着装品味的基础。

俗话说一个人的着装是他的第二生命力。你的服装设计是如何选择色彩,调性和风格来贴合“市井”这个主题的?

我的毕业设计立足于对上世纪80年代平民生活的研究,主色选择普蓝色和粉紫色。

普蓝色是着工装、中山装等平民百姓所经常接触到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百姓服装的主色。

粉紫色,选取了“塑料时代”一种饱和度较低的粉紫色。在服装的廓形上,大部分为落肩、放松量较大,并且以平面裁剪为主,满足了市民阶层对舒适、易穿着、易劳作的需求。在面料上选择80年代红极一时的“的确良”面料做衬衣面料以及涤棉、棉絮衍缝成棉大衣、棉裤、裙等。“市井”主题,是作品由内而外带有的属性。

你在没毕业的时候看毕业生和作为一个毕业生时的状态和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毕业生,能够以过来人的视角来回顾毕业的历程,少了之前的片面,多了些宏观的感受。除了看到大家作品背后艰辛的付出和不懈努力,更感受到优秀作品中带有的作者的艺术智慧。现在,我更多的思考我们的毕业作品在未来的出路,以及它们在我们整个人生中的位置。

你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有预期吗?也可以谈谈在美院这四年的生活给你带来的改变与成长。

毕业之后,我会去英国读研究生,不过,我选择的是与时装相关的商科专业。希望通过对市场的学习,更深入的了解时装和时尚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属性,拓宽它们的销售渠道。当然,这些都基于我在美院本科阶段的积累。这四年,很荣幸有吕越这样好的导师引领我们,更可贵的是有一群要好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为时装设计努力。美院的学习,是开放式的,让我慢慢意识到,

时装并不一定要摆在美术馆、放到画册里才是成功的,在街上有很时髦的女孩子穿着自己的时装,这种成就感是我会感到异常兴奋的。

我也逐渐形成了尊重受众群体、尊重生活的价值观。我希望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向生活学习,向市场学习,主动的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明白他们的需求,适应市场。之后的路,或许带着新的对市场的理解重新做时装,也或者利用研究生学习到的营销手段为中国设计做点什么,总之一切还未知,虽然这个路看起来前方有点看不太清楚,然而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次转折,而是一次机会。

猜你喜欢

时装设计市井美院
市井生活是一首诗
市井有趣
未来主义
圩角老街印象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创意产业时代下的英国“时装设计”产品价值链研究
张建霖
在广藏市场,看首尔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