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

2015-11-10张怀儒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石膏惯性

张怀儒

“现场”,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我想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完全置身于这个石膏之前。在他们眼前就是这个石膏,而不是另外一个石膏。石膏表面的斑驳和岁月的痕迹是属于这个石膏本身的。观众就如同置身于某个事件的现场,所有发生的一切都能被他们尽收眼底,而不是他们脑中对事物相对概念性和惯性的认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这个石膏放的那么大,精度那么高的原因之一。这样的视觉经验是反常规的,我想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机会如此细致地观看过一个物体。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大城市,大家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导致你必须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同时,很容易带来过于草率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可能如同网络上的键盘侠一般不负责任。我想很多事情是不能一拍脑门就能得出结论的,过早的得出结论,可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我想让大家在这个“现场”,能像专案组的刑警一般明察秋毫。在这番体验之后,观众可能会对自己之前的认识有一种新的见解。

传统素描也可以很写实,把石膏体局部磕碰过的痕迹、小的坑坑洼洼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比照片还要清晰精准!素描并不仅仅只谈亮暗和黑白灰。那你的作品里为什么说传统素描往往忽略所画物体本身的唯一性,而是注重打造光影下的完美形体呢?

我觉得这个“传统素描”是在中国语境下的“传统素描”。我从小学开始就在地方相对传统的美术学校进行学习,后来考上了附中,然后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绘画基础训练在这十几年中,几乎每天都围绕着我。这些基础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我在其中受益匪浅,但是这种长期训练也是一把双刃剑,重复的训练,很容易将人带入一种惯性思维的模式之中。特别是到了考前阶段,大家必须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一张完整的素描。我们很多时候会听到别人说:“在考场,有人是默画的,他完全没看模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觉得徐冰老师说的很好,素描训练会让你变成一个精致的人,素描的训练其实是能够提高人的素质的。而且如果是在相对良性发展的环境下,每个人对于素描的理解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并不是急功近利和某种绝对正确的产物。

你的作品是运用的摄影手法,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我觉得摄影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我为什么在这个作品中,不用绘画的方式而是用摄影的方式进行创作是有原因的。在大二的时候,我尝试在放大镜下画一个物体,但是人毕竟是人,你总是无法永远锱铢必较。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想寻找一种能“偷懒”的办法,心里的惯性又开始作祟。但是用摄影的方法就能较好的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能尽量保证画面的真实程度,能更好的传达我想表达的内容。这张放大的作品我拍了将近1万张照片,最终合成在一起,但也只是进行了拼贴,并没有进行失实的修改。

能不能说说影像和观念表达的关系,如何用影像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这两个是互为表里的过程,有时候是先有了想法,然后马上就去拍摄,而有时候是在进行长久的拍摄之后,从素材中萌生了新的想法。具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放开大胆的干!就好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太早下结论,在被别人否定之后,不要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石膏惯性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石膏固定后应注意啥
石膏之魂
石膏鞋印
深化石膏应用性研究优化石膏制品性能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