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片里的人

2015-11-10陈信男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
关键词:胶片观念实验

陈信男

实验艺术的作品总是具有探索性,多种切入的角度与观念的表达,你的作品很有意思,能介绍一下吗?

通常,人们会认为胶片里面的人是一个不自由的人,因为他的世界是被人操控的,是需要遵循外面这个人强加给他的一个逻辑。但其实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要更微妙一些。因为剪辑的逻辑往往不完全来自剪辑师,是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两种力量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一定层面上来说,是影像自身借剪辑者之手来自我创作。

至于那个看似打破两个世界的“意外”也只是类似于太极图中黑白互相交融的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我希望作品能引发一些关于“自由”的思考。当下有很多谈论这个词的声音,然而更多的人只是幼稚地将其转化为私欲。

将自身的欲望包裹在一个看似高尚的概念中。我个人认为自由绝不是一个个体的状态,它更像是一种群体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

那么你认为实验影像和其他影像的差别是什么呢?

我并不想刻意地将自己的作品归类为实验影像或者其他影像类别,总觉得这样有些狭义。而且语言之间本就不应该有那么明确的界限,电影也好,实验影像也好,都是通过画面的组接来完成表达。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它引发的思考。

你作品的叙事性和后期技术都很好,观念如何产生的呢?

影像语言的优势主要在于叙事,而且它能够通过一些技法做出异于常态的画面。

再者,影像语言的工作方法也相对理性一些:你可以文思泉涌去作诗、做文章,甚至画一幅画,但你无法这样去做一个影像。从最开始的想法、观念,至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作品,你需要不断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以至于我在展览开始几天之后还再对我的作品进行修改,并且替换了之前的版本。至于观念的产生,我们所有人每天都能想到非常多的点子,再认真考虑分析一下,就和观念差不离了。然而真正要紧的其实更在于做事情,完成表达。

能不能说说影像和观念表达的关系,如何用影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同的语言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没有必要纠结于语言与观念表达的关系。就像我之前说的,作品自身在借我的手完善自己。所以呈现出来之后,重点便成了观众的感受,让观众与作品交流吧。

猜你喜欢

胶片观念实验
钓鱼的观念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胶片复兴?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