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平:再新也不能丢了传统

2015-11-10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
关键词:陈平中国画毕业

陈平老师的那顶白色的礼帽放在桌上,他光着头笑眯眯地坐在沙发上,突然手机响了,铃声是一段含混不清、悠扬哀怨的昆曲。我印象中他穿着对襟中装,手里握着一把折扇,一边接受我的采访,一边用扇子击打另一只手的掌心。回来整理照片时发现他身上穿的是一件Tommy Hilfiger的衬衫,手中也并没有折扇。究竟哪个更真实,我也不知道。总之,他是一个迷恋传统的人,他说:中国画教学,你就是让它新也不能丢掉传统!

采访时间 2015年6月9日

采访地点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办公室

采访人 章燕紫

编辑 余娅

章燕紫(以下简称“章”):你觉得今年的毕业季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陈平(以下简称“陈”):今年比较隆重。可以看得出,院里下了大力气,把这毕业季搞成像一个节日似的。各个专业呈现了自己本科生的毕业作品,非常丰富多彩。再加上有一个毕业季演艺的活动,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章:今年中国画学院毕业创作的作品,你觉得有什么变化?

陈:这肯定是跟各个导师的指导,中国画学院的教学方针是分不开的。通过毕业展,大家也看到了这种成果的展示。学生满意,老师也满意。其实每次毕业都有好作品,今年总体上去看,工笔不错,书法不错,山水花鸟都比较稳定,人物也还可以吧,就是这个情况。

章:国画专业相对于实验艺术、版画专业毕业生的作品是不是会显得陈旧、沉闷一些。

陈:我把各个专业的作品都看了一下,发现很多这种老的专业,必须得保住传统教学这方面。

就好比中国画学院,传统教学领域,你就是让它新也不能丢掉传统。

就是说面对历年的教学指导方针,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贯彻下去、如何稳定教学,考虑的是把传统的研究中国画的精髓、传统的文化思想怎么能在绘画当中体现出来,要让学生能够从中得益,那就会在他们的

画面当中,起到一个呈现中国画教学的成果。

章:也就是说在中国画教学里面,传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知道,当下多元生活和各种当代艺术的冲击,对传统教学有影响吗?

陈:对中国画学院的传统教学,肯定是有;中击的,但我们还比较稳定。因为传统教学中包括有临摹、写生、创作这三大板块,在整个中国画学院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思想。根据这个教学思想,我们设立了两大教学体系,一个是山水跟花鸟专业,它是以传统出新的方针贯穿下去;另一个是人物画的专业,就是以中西融合的方针贯穿下去。这个大家都好理解,比方说山水花鸟,古代的绘画思想和技法就很完善了,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让学生学传统,然后到生活中去,再在生活中融合传统,把这一个过程体现到创作当中来,在创作当中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传统出新的教学思想。人物,虽然中国古代人物绘画也很多,但更多的是注重形式和笔墨。那造型呢?尽管有中国持有的方法,但跟西方的比较写实又脱开了。所以,我们就把西方写实的方法吸收到我们的教学中,比如开设了线性素描这样的课程,让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对人物的造型把握得更准确一些,这样就有别于古代绘画的人物造型了——这就是中西融合的教学理念。整个本科教育就是这么贯穿下来的,不光只有传统出新和中西融合,还有一个必修的课程就叫诗词格律,包括书法课、篆刻课,这些都是必修的,在整个四年的基础教学里,我们要贯彻“诗、书、画、印”四维一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优秀的承载方式。

章: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也已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人们不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了,多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很多人又开始回归传统,从传统里面去寻找一些灵感。

陈:对,因为当代绘画,比如水墨实验,就是搞些形式,而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必须得有内容。那内容是什么?内容必须得让人可读。那可读的是什么?是新是旧,是今是古。所以,人们发现传统里的,比如说一些语言符号,其实把它放到现在来说,就很现代,传统并不过时,就看你怎么去表现。

章:对的,好的艺术永远不会过时的。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画学院这么多毕业生,能坚持从事这个专业的是怎样一个比例?

陈:这个我们没有做过调查,但是我想既然学了这个专业,他就不会轻易丢掉,可能他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或者没有找到能表现自己的地方,所以我想大家应该还都在继续画画吧,不管是找到单位的,还是没找到的,都在继续画画。

章:作为中国画学院的领导,您对毕业生寄予什么期望?

陈:大家毕业以后要坚持画画,不要轻易丢掉。可以多到美院来,多跟老师交流,虽然人已经毕业了,但永远是美院的学生。

猜你喜欢

陈平中国画毕业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烟事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陈平过河
与敌人“坦诚相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慧眼识陈平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