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一例

2015-11-07孙振燕章婧郑建峰周奥宋全超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紫红色浅表肉芽肿

孙振燕 章婧 郑建峰 周奥 宋全超

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一例

孙振燕 章婧 郑建峰 周奥 宋全超

患者男,42岁,因左侧大腿溃疡6个月余,于2014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伸侧出现1个红色丘疹,逐渐扩大,中央形成溃疡,边缘呈紫红色,基底鲜红色,表面伴清亮浆液渗出,无明显自觉症状。溃疡逐渐扩大,1个月后周围逐渐出现数个类似皮疹,自觉轻微疼痛。患者先后在不同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发病来患者无发热、乏力、关节痛,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患处有外伤史,否认有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伸侧散在8个溃疡,直径1~3 cm,深0.3~0.5 cm,基底为鲜红色肉芽组织,表面略湿润,边缘呈0.5~1 cm紫红色隆起,触痛轻微。溃疡附近可见数个新发红色丘疹。见图 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ENA多肽谱、乙肝三对、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HIV抗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E、Ig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TPSA、T 细胞亚群、X 线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及泌尿系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阴性。皮损处(取材5处)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真菌镜检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肉芽肿性炎,内见脓肿,周围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考虑为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图3、4)。建议做结核杆菌、真菌、梅毒等相关检查排除特异性感染可能。进一步行病理切片PAS染色、抗酸染色均呈阴性。

诊断:浅表肉芽肿性脓皮病。

治疗:给予米诺环素(苏州惠氏制药有限公司)0.1 g口服每日2次,沙利度胺(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50 mg口服每日3次,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外用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除1个溃疡暂未愈合外,其他皮损均愈合,遗留暗紫红色结节,无新发皮疹。2个月后随访,患者自行停药,溃疡全部愈合,结节明显缩小,遗留暗紫色瘢痕,质韧。

图1 肉芽肿性脓皮病患者左侧大腿伸侧散在8个溃疡,直径1~3 cm,深0.3~0.5 cm,基底为鲜红色肉芽组织,表面略湿润,边缘0.5~1 cm紫红色隆起。溃疡附近可见数个新发红色丘疹

图2 治疗1个月后,除1个溃疡暂未愈合,余均愈合,遗留暗紫红色结节

图3 组织病理检查 溃疡坏死,真皮炎症细胞浸润(HE×100)

图4 肉芽肿内见脓肿,周围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HE×100)

讨论 本例患者乙肝三对、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HIV抗体检测均阴性(间隔3周检查2次),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可能。组织切片特殊染色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基本可排除结核、真菌等特殊感染,但由于条件所限未行组织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和结核杆菌培养检查,也未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检查以除外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浆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以除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本病的规范治疗药物有米诺环素、泼尼松、环孢素、氨苯砜、霉酚酸酯等,他克莫司口服治疗坏疽性脓皮病国内外有许多报道。本病外伤、异物损伤可诱发,本例患者为机修工人,但否认左侧大腿外伤史,组织病理也未发现异物,暂未发现伴发其他系统性疾病,对治疗反应良好,目前溃疡愈合,但仍需要长期随诊。

2014-07-23)

(本文编辑:颜艳)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4.023

242000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孙振燕,Email:sunsong123456@163.com

猜你喜欢

紫红色浅表肉芽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传统达斡尔族荷包色彩之紫红色探析
有毒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