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美声唱法中的吐字咬字技巧

2015-11-03聂朝阳

艺术评鉴 2015年20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技巧

聂朝阳

摘要:美声唱法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其柔美而富于变化的音色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文章以《我爱你,中国》为例,结合美声唱法的发展历史,分析咬字吐字在美声唱法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歌唱中声母发声不准、声调失衡等问题,并提出解决这类咬字吐字问题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学习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提供参考,为解决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问题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美声唱法 吐字咬字 技巧

美声唱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时至今日,美声唱法完成了从发声方法到演唱风格的角色转换,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声乐流派。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的美声唱法对声音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在美声演唱时,要快速地咬准字音,控制好口咽腔的母音,保证美声演唱的连贯性。歌词作为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曲的旋律中,大部分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依靠歌词表现出来的,所以,演唱者想要提高歌唱能力,必须加强咬字训练。通过准确的咬字,表达歌曲的艺术内涵,才能与听众之间产生交流和共鸣。文章以《我爱你,中国》为例,对美声唱法中的吐字咬字(技巧)进行研究,重点突出咬字、吐字对于美声演唱的重要性,为美声演唱者的吐字咬字综合训练提出建议和参考。

一、咬字吐字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

纵观中国声乐歌唱的发展历史,美声唱法以其完整系统的演唱方法在全世界风靡流行,奠定了在歌唱界的地位。吐字的清晰是美声唱法最基本要求,这不仅能影响到演唱的音质是否明亮圆润也同样会对演唱的流畅连贯性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我国的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所以美声唱法会在国内歌曲的演唱上增加不少的难度,最主要的难度还是在咬字方面。美声演唱者往往为了发声自如和音色优美进行大量的咬字吐字训练,以求充分发挥声音的表现力。

《我爱你,中国》是一首抒发爱国思想情感的一首歌,如果听不清演唱者的吐字,则不会在观众中引起反响。叶佩英演唱的这首歌,吐字十分清晰,引起观众的共鸣,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流传至今。

美声演唱通过语言表达歌曲的情感世界,吐字清晰是进行美声歌唱的首要条件,因而只有解决咬字吐字问题,才能真正地将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露无遗。对于美声唱法的歌唱者和学习者来说,如果咬字吐字不清晰,即使拥有再完美的嗓音,也无法演绎出完整的作品。因此,准确的咬字吐字能够有效地提高歌唱者的整体演唱水平,意义深远。

二、美声唱法中咬字吐字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到地域差异和语言结构的影响,美声唱法在汉语歌曲的演唱中,出现了歌曲咬字吐字的问题,面对这一状况,我们首先应该对汉语歌曲进行美声演唱的咬字吐字进行大量的训练与应用,掌握相应的口形与字韵,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一)字尾韵母的回归时间的失控

对字尾韵母的控制直接影响了美声演唱的连贯性,主要是起到了美化音质的作用。因此,既不可以过早归韵也不能不归韵,因为声音不够饱满就会影响演唱效果,而声音如果太过饱满,也会影响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充当字尾的母音一般有“i”、“o”、“u”,辅音有“n”,“ ng”。如果想把一个字音交代得字正腔圆、准确到位、完整连贯,就一定要把字尾收好才能准确表达词义。传统的中国唱腔理论有收音、归韵的方式,十分强调字尾的演唱技术,按照不同韵母发音要把字尾归到相应的位置,将字尾收得清晰准确,才能让整个字的拼读更加连贯、完整,做好字与字之间的连接铺垫,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句子发音的完整和清晰准确。例如:《我爱你,中国》里面的歌词“百灵鸟从蓝天飞过”,这一句中的“蓝”字一共占三个拍子,由于词中的字腹“a”音并没有充分发挥而过早的进入到字尾 “n”,因此“蓝”字就很难唱得饱满和响亮。

(二)声母的发音不准确

美声演唱者在发声之前,要调整好气息。掌握发声力度与速度,在演唱的发音过程时要做到稳定准确。首先,声母的发音要准确,这样才能更好地连接字腹的韵母发音。汉字起首的声母是字头,就是辅音,在歌唱中只有字头清晰准确,才能给字腹的发音做很好的铺垫,字头的准确性在汉语歌曲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字头吐得准确可以让歌声更加丰满流畅。在歌唱中,依据不同的字头声母要使用不同的成阻发音方法,这样字头才能咬准。

如:《我爱你,中国》歌曲中间的主体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展开,需要委婉、温和的演唱,来逐步的推进旋律,进入全曲的情感高潮。歌词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句,逐次地进行描绘,展现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思想慢慢深入,遥相呼应。而演唱者需要带着无比激动和平稳的演唱节奏,来表现对祖国母亲深切的爱恋。为了能把声音统一规范在一个位置上,因此对于中间高潮部分的处理,一定要细致,要综合考虑到声音大小,发音的力度以及演唱速度等因素,找到共鸣。

(三)声调失衡

美声演唱中,声调控制着每一个发音中的音高变化,在我们汉语普通话中,声调主要分为四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即使是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如果运用不同的声调,那么字词的含义也会随之变化,在美声演唱中,主要依靠声调来区分相同字词的不同含义。正确的声调,能控制吐字和咬字的准确度,也能完美地表达歌词含义。因此,在真正的美声学习和演唱中,一些演唱者在演唱汉语歌曲时会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声调不平衡的“倒字”,在歌词中字词的声调和旋律的演唱前后差距,则影响了词义。

综上提到的,美声唱法在演唱中遇到的声母发音不准确、字尾归韵的失控和声调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日常的美声演唱学习。因此,演唱者和学习者在进行美声唱法的学习时,要注意纠正这些咬字吐字的问题,保持声音质量。

三、解决方法

中国的绝大部分进行美声演唱的歌曲,都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基础。针对美声唱法来演唱歌曲所遇到的咬字吐字等问题,我们应该从最基础的普通话抓起,加强普通话中前翘舌音、后鼻音、平舌音等的练习,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再根据汉语歌曲中语音的特点,加强锻炼歌唱,达到正确的咬字。比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富含充沛的爱国情感,体现了我们对祖国强烈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整首曲子有着非常优美的旋律线,是一首抒情性歌曲,所以在美声唱法过程中,需要演唱者能够清晰明辨的吐字和咬字。

歌唱者需要懂得分辩出字音的高低或者升降。一定要咬清文字在口腔中的唇音、牙音、舌音、齿音以及喉音,准确地掌握字词发音和力度,要辨明字的收音归韵,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时加强和重视咬字的训练。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体现了出了庄重的演唱氛围,用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抒发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渴望与赞叹!演唱这部分需要演唱者打开口咽腔。调整上声与曲调的配合程度,抓住语言的韵律,控制好气息,以头腔共鸣为主,要唱得贯、通、饱满、嘹亮。百灵鸟中的“灵”字可稍稍放松,灵活轻巧的运用歌曲的意境。唱“鸟”字时,要放低喉咙位置,打开口咽腔,轻松自然地把字说清楚,适当运用气息,进入旋律跳动较大的句子,换气的同时要张开鼻腔,以平稳的气息轻柔地唱起“从蓝天飞过”,注意歌曲演唱的连贯性。在引子的第二句歌词“我爱你,中国”是全曲进入高潮的主要标志,旋律跌宕起伏,其中最高音的出现是最为出彩的地方,将整个的演唱带入到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演唱者不仅需要全身心投入,而且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演唱状态和心理素质。

根据声乐理论中吐字咬字的经验,总结出咬字吐字技巧,加强训练,最大程度地演绎好《我爱你,中国》的演唱。在观看了大量的声乐演唱者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的音乐会和音响资料后,发现有的演唱者表现出同一种现象,演唱中的音色丰满而响亮,声音上下音区共鸣非常统一,单单就是发音吐字含糊不清而影响了整个音乐效果。这就是演唱者往往只注重声音的塑造而忽视了歌曲咬字吐字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往往一个先天声音条件及音乐感觉都相当不错的演唱者,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时,把整个状态都放到如何让声音更美更响亮统一上,而忽视歌曲本身要传达的语言及咬字吐字的概念,结果导致观众只听到了声音而听不清唱的是什么,也就是俗话说的“音包字”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歌唱者整体音乐表现力,听者连听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也就失去了歌唱最根本的精神,即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用语言艺术感染听众。最后的乐段,运用单字“啊”,展现对祖国的热爱,再次进入情感的高潮。是充分发挥歌唱者的感情和声乐技巧的时机,把握好平稳的气息,双肩向后展开,演唱者要进入角色,有“展翅高飞”的感觉;歌曲结尾第二个“啊”字的演唱,则更需要把向后的感觉强调,把气息的运用和演唱技巧的调整好。

四、结语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包含着丰富情感和内涵,在演唱的时候,准确清晰的咬字和吐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歌曲演唱感情的张力和渗透力,引发共鸣,撼动人心,符合了我国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标准。但如果歌唱者在演唱时,存在吐字咬字不清的问题,致使观众不能准确地听到歌词,就难以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因此,美声歌曲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吐字咬字技巧,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完整的表述。本文通过《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美声演唱的分析,发现了美声演唱是讲究由内到外的整体美感,在声字的结合上需要注重完美的统一,以突出歌曲本身的情感与内涵为重点,这样才能把《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演唱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新梅.试论美声唱法的咬字与吐字[J].科教文汇,2006,(05).

[2]张景春,张静华.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J].辽宁师专学报,2010,(03).

[3]郭婷婷.试论歌唱中的语言和共鸣[J].新余高专学报,2008,(04).

[4]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5]刘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融性问题考察与反思[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李晶.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2011年.

[7]盛况.论美声唱法中的声情并茂[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吴碧霞.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式[J].中国音乐出版社,2009,(05).

[9]罗奇威.民族声乐训练中的咬字,吐字艺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8).

[10]李传杰.浅论歌唱吐字的民族化[J].职业时空,2009,(12).

[11]陈晓芳、汪晓万.试论歌唱的吐字和发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8).

[12]乔芙蓉.浅论声乐训练中的咬字吐字[J].黄河之声,1999,(04).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