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方式

2015-11-03张曼

艺术评鉴 2015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方式民族声乐

张曼

摘要:作为戏曲国粹的京剧,是最具影响力的戏曲之一。在其他各种剧种和当代的流行音乐中都有京剧元素的存在。近年来,随着民族声乐演唱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了使民族声乐演唱更具艺术魅力,民族声乐开始尝试京剧的各式唱腔。本文从京剧唱腔的特点和演唱方式、民族声乐演唱中对京剧唱腔的应用等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发挥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声乐 京剧唱腔 应用方式

戏曲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之一。发展至今,在唱腔和表演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为突出的当属京剧。京剧的别致唱腔和表演形式得到了广大戏曲、音乐爱好者的赞赏。现代音乐的流行,也使一些艺术家开始思考民族声乐演唱中怎样加入传统的戏曲唱腔,而京剧唱腔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演唱方式。

一、民主声乐和京剧的发展现状

京剧是从光绪年间开始出现的,其名称也进行了多次改良,有京调、京戏、国劇等。它是从说唱艺术、民间歌舞和滑稽戏等很多表演形式上借鉴其特有的形式和演唱方式,经过常年的演绎修改,逐渐形成的现代京剧演唱艺术。

民族声乐相比较于京剧而言,出现的比较晚一些。它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演唱方式上,京剧和民族声乐有很多的相通之处,通过唱腔和表演的相互结合,将曲目内容更好地呈现给观众。现如今,民族声乐的演唱借鉴京剧的唱腔和声音使其得到更好地控制和把握。目前民族声乐的训练,多以京剧式的唱腔进行,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也显得越来越不可替代。

二、京剧唱腔的特点

京剧的音乐基本属于板腔体。唱腔主要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京剧也称为皮黄戏。二黄,是由吹腔、搞拨子演变而来,适合凄凉沉郁的情感表达。西皮是由秦腔从襄阳传到武汉一带的,与当地的曲调相互结合演变而成。京剧的唱腔节奏多元变化,有慢板、原板、快三眼、快板、散板、导板回龙等多种形式。

三、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应用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的咬字发音和吐字行腔的应用

京剧演出时,特别在意表演者的咬字发音,要求必须做到字正腔圆,才是合格的京剧演员。而对于吐字不清晰或是只发音没有字的情况则是十分忌讳的。由于汉语特有的咬字特点,对于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对字的不同发音来实现,可见咬字发音对表演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表演者表达感情和情绪必不可少的基础。

民族声乐的演唱发音,不同于平时说话的咬字发音,它的每个字的发音时长和气息的使用都是有特定规律的。所以民族声乐演唱者要想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效果,就必须克服平常生活中的说话发音方式,调整发音气息、发音时长和字音,依据不同的表演内容和情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对于表演者来说,演唱时的咬字发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掌握的,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演绎。例如:在演唱蒙古歌《牧歌》时,通过京剧连腔的演唱方法,可以将蒙古歌那种无边无际、连绵不绝的情景全面展现出来。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合理地应用京剧唱腔,能让民族音乐的表演更加形象,内容更加丰富。

(二)京剧演唱风格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对于京剧,其演唱风格虽然与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演唱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声乐艺术发展初期,有很多作品都是沿用京剧的演唱方式进行。例如:民歌与江南戏曲的有效结合,使得江南声乐更加委婉,音乐中的细腻情感能更加突出地展现出来;对于东北民歌,其声调高亢激烈,节奏感很强,配合北方戏曲,能将歌曲中的豪迈形象体现出来;对于川江戏曲,其风格偏向于激烈、紧张,各个曲段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通过细腻的咬字、吐字,更能突出川江声乐的个性。对民族声乐演唱而言,京剧唱腔的指导作用很强,例如:在声乐歌曲《故乡是北京》中,歌唱家李谷一将京剧唱腔的韵味完美的融入演唱中,细腻地处理歌词词汇的每一个细节,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另外,在民族歌曲的律动发音上,通过京剧唱腔,能让声乐演唱在相应的规则中进行,确保各个曲段表演都恰到好处。

(三)京剧唱腔的呼气方法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对于京剧唱腔,十分注重气息的掌控,对民族声乐演唱来说,气息的掌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京剧演唱过程中,需要保证气息稳定、灵活、均匀,表演中要做到心平气和、不骄不躁,从而保证在演唱过程中,能保持最佳发声状态。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对表演者的要求也是如此,当表演者掌握了京剧唱腔中的气息控制方式后,结合自身的表演技巧,就能获得良好的民族声乐表演效果。因此,注重京剧唱腔的呼吸方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京剧唱腔中手眼身法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在京剧演唱中,除了要“唱”好以外,还需要“演”好,京剧表演中,对手、眼、身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身段表演,配合动听的声乐,才能保证京剧的演唱效果。在民族声乐中,虽然是以“唱”为主,但是配合恰当的“演”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将京剧唱腔中手眼身法应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更能提高其表演效果。

四、结语

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京剧唱腔,其声乐表演在艺术上都是统一的。因此,深入研究民族声乐与京剧唱腔的联系,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合理应用京剧唱腔,在提高民族声乐表演水平的同时,促进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现平.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08).

[2]赵珂珂.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4,(06).

[3]王蔚.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02).

猜你喜欢

应用方式民族声乐
浅析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视觉感受
探讨高专计算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让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插上翅膀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