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K12在线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对策分析

2015-11-03黄立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

黄立冬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对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线教育也不例外。自2013年以来,各大热资纷纷涌入中国的K12(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市场,这对于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K12领域来说,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本文对K12在线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展望。

关键词:K12;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095-03

如今,互联网已形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将零售、出版、新闻、旅游、购物、培训、娱乐、通信等产业激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再次风起云涌,其中包括K12(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职业培训、艺术教育、语言教育等众多教育领域,尤其是K12领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2015年3月,在线教育平台——“一起作业网”获D轮融资1亿美元,这是中国K12在线教育领域获得单笔数额最大的一次融资。2015年年初,全通教育也用11.3亿元收购国内最大的K12教育教师在线培训平台。另外,3BAT(360、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等巨头也已开始布局在线教育,圈地K12领域。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在线教育经历了远程教育平台、培训机构转在线、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等三个阶段。而K12教育是在线教育最后才会冲击到的领域,原因主要有三个:①基础教育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升学考试大背景下固化的教学活动。②企业投资教育盈利时间长,很难因一款互联网产品而颠覆。③完全在线教育的效果难以衡量,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品。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K12在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切改变皆有可能。

K12在线教育的发展机遇

1.互联网用户的日益普及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2014年是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中国骨干网、宽带网络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IP数、域名数、网站数等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均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基于云环境、社会化网络与智能终端的发展,使用者搜集、存储与处理数据变得更加简单易行,数据解读与反馈交互也更加深入。

2.新一轮国家与地方政策的积极推动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各地都开始尝试电子书包进校园试点,此举是为响应教育部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项目之一。

2014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_2020年)》中也规定,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

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而我们熟悉的在线教育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江苏省教育厅启动的“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也称‘e学习)”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对在线学习的探索和尝试。

3.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4年腾讯发布了《K12在线教育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K12人群总数约为2.83亿,目前仅18%接触过在线教育,未来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将有更多的触网可能。而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总规模高达2549亿元,人群数8731万人,年均花费5121元。61%的K12学生学习主动性高,各学龄段无明显差异,因此在线教育适合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使用PC端上网的学生中,有57%已有上网学习的习惯。在线教育以其特有的学习自主性、丰富的学习内容、使用的便利性等优势可以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但目前,在线教育仅占课外所有辅导方式中市场份额的18%,K12在线教育巨头仍没有产生,其发展的空间与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4.K12自身的发展瓶颈

一方面,传统K12教育存在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课外辅导秩序混乱、优秀师资不能共享等教育鸿沟;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逐步养成了利用互联网查找知识和学习的习惯,这为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传统教育的补充和提升,在线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机会;也可以让使用者享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名师的指导,实时地与学霸们交流互动。同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在线教育可以为学生定制个人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互联网在线教育,通过更加对称的信息解决了资源的不对称,打破了K12基础教育的教育鸿沟。因此,K12本身发展的瓶颈为在线教育的融入提供了机会。

K12在线教育的挑战

1.在线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K12教育

K12教育不同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IT教育。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教育,还包括了人格教育。K12教育不能只是信息的流动与驱动,学生也不能只靠在网络上看视频、做作业就完成学习,线上教育承担不了人格教育的工作,不然早期的“黄冈网校”“101网校”早就代替现在的公立学校了。这些本质也决定了它只能作为K12的一个补充或辅助部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2.K12的用户不具有适合在线学习的自觉性

传统的教育内容具有地域及个性特点,学校课堂上的内容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适应地域或个性特点加工而成的内容,是给学生“挑好”的内容;而在线学习是一件很辛苦、枯燥的活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是需要学生自己挑选后再去学习的。想让一些自控力较差的未成年人去主动完成这些,似乎难度很大。

3.中国的K12教育具有功利性

以考试为导向的中国K12教育,功利性强,就算在线教育能够提供免费教育与强大的在线体验,但由于其质量的不可控性,导致一些家长和孩子不愿意去尝试。因为一是心里不踏实,二是难以衡量其效果究竟如何,实物不满意可以退货,而教育产品不同于实物,谁也不愿意用孩子的未来去“试错”。

4.K12的本质与企业的追求相矛盾

目前,中国K12阶段是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具有服务性与公益性。而且K12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阶段多并具有地域性。在线教育进军K12领域运营成本高,盈利成本周期长,需要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但这与基础教育的服务性、公益性是相矛盾的。据教育行业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1月,有近60家在线教育企业倒闭,其中不乏大家所熟知的K12领域的梯子网和那好网。

K12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对策

1.应用模式的选择才是关键

K12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对于在线教育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当企业的资本与技术不再成为彼此之间的竞争障碍时,应用模式将成为在线教育撼动K12领域的杠杆。按照网易有道CEO周枫的划分方法,目前在线教育的产品模式可分为四类:传统教育机构(如学而思网校等)、垂直教育服务(如一起作业网等)、社区与工具(如猿题库、百度作业帮等)、教育平台(如梯子网等)。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模式,要么基于自身的用户资源优势,要么基于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要么基于自身的现有品牌优势或者差异化内容需求提供能力。K12在线教育涉及教师、学生、家长、企业、政府、学校等多方元素,如何整合资源,找到切入点,进行模式创新才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线教育竞争的核心在于能有效地选择应用模式,重塑教育生态系统,并真正回归教育本质。

2.扬长避短,从教育需求中找切入点

目前,传统的K12教育仍然拥有较大优势,而在线教育仅充当辅导、培优、补充的角色。但是,如果在线教育能抓住传统教育中的弱点,扬长避短,从服务需求中切入,那么机会就来了。例如,“一起作业网”就是一个典型。教师不仅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无法一一更正学生的发音,课后更是无法监督他们的英语家庭作业,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单调枯燥、教师批改作业难等问题的出现。“一起作业网”则抓住了这个需求,采用全世界唯一的音节级发音即时打分技术,供教师与学生免费使用。它可帮教师统一布置一些寓教于乐的在线游戏,如“打地鼠”“狙击小偷”“鳄鱼先生”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英语口语、听写及拼写作业,并能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错误情况,帮助教师完成作业批改。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技术为先、资源整合将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线教育课程在形式上经历了由最初的远程教学到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再到“泛在学习”的发展过程;内容上经历了从互联网化到产品化,再到教育电商化的演变过程。如今的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库、虚拟体验、实时交互、移动互联、智慧平台等,这些都与K12在线教育紧密相关,并为K12在线教育服务。例如,基于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大数据分析,为政府改善课堂设置、优化教学活动提供了决策依据。题库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智能化地推送教程、习题及学习进度等,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未来的K12在线教育将是线上与线下整合、平台与内容整合、学科与网络整合、学习与娱乐整合、数据与应用整合、社区与个体整合的综合性的开放教育生态系统。到时“在线教育”的概念将被淡化,教育产品不再是“互联网+教育”,而是“互联网×教育”。

结论

相对于其他职业教育,K12教育具有更强的目的性与专业性,拥有更多的利益角色,这为K12在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抢滩、PE机构的投入、政府的政策鼓励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测,中国在线教育将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各个层面上影响并打破K12传统教育的垄断地位,中国将进入“互联网+教育”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中国互联网接入20年:网民结构优化,接入设备多样[EB/OL].[2015-02-04].http://h.cnnicresearch.cn/download/report/rid/161.

[2]2014年K12教育市场分析报告[EB/OL].腾讯课堂.http://power.internet2share.com/?p=5455.

[3]吕森林.五大力量角逐K12在线教育市场[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3-24.

[4]张盖伦.K12在线教育,没那么简单[N].科技日报,2014-08-05.

[5]郭文俊,一起作业网:玩转K12市场[EB/OL].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411/3559.html.

[6]管佳,李奇涛.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7]田东升.问道在线教育[J].新产经,2013(11).

[8]孟庆新.发展在线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5).

[9]映社旗下教育科技媒体[EB/OL].http://power.internet2share.com/.

[10]芥末堆网[EB/OL].http://www.jmdedu.com/.

[11]陈园园.在线教育的困境与机遇[J].互联网周刊,2013(8).

猜你喜欢

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