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抒己见展望未来

2015-11-0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打印机建模软件

夏侯洪涛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一中

我校是2014年9月引入3D打印机的,并且成立了3D打印社团,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3D打印的学习、创新活动当中。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学习,现在3D打印技术在我们课堂上的应用往往局限于教学生学习软件建模,或者是用于打印教学中需要的各种教具。但我们认为3D打印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建模软件,因为就3D打印机和建模软件来说,那只是一台机器或是一个工具软件,我们更想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创意的设计者与思考者,让学生完成一个探索、思考和操作实现的完整过程,为学生开辟一条全新的思维通道。从这方面讲,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创新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3D打印将会给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地点等。可以肯定的是,3D打印一定会让学习更容易、更美好。

李晓晨 山东省临淄区太公小学

我校2013年建校后,结合科技发展需求,并抓住临淄区科技中心3D打印机研发成功的契机,率先将3D打印引入课堂教学中。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校长亲自带队做课程研发,配备14台3D打印机建成工作室,借助云服务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从硬件、软件及技术方面全方位做到有力支撑。应当说这门课程从开设之初,就广受关注,为了保证课程顺利实施,我们集中学校骨干力量参与课程研发,并且从四、五年级挑选信息技术素养较好的学生参加社团。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3D打印与创新教育的结合,为孩子们新奇的创意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了科技的支撑。从设计到打印成型,孩子们见证了从无到有的神奇,都变成了小发明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展现出意想不到的合作、创新、想象能力,这些能力正在打通“想象—虚拟—实体”三者的关系,学生在沟通三者联系的过程中,拥有了未来生活的关键能力。目前,孩子们无论是利用建模软件设计,还是操控3D打印机打印作品,都已经不在话下,甚至可以帮学校教师将一些好的创意变现。

小学3D打印课程的开发精髓并非建模技术,而是创新设计和创意构建。3D打印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颠覆传统思想,课程设计应寓教于乐,融合数学、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逐步完善3D课程体系,努力把学习变成主动有趣的事情,是我们3D打印研发中心不断努力的方向。

目前来看,3D打印要在学校进一步发展,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因为只有配备足够的师资,3D打印才能在学校成为一门常态课程,并得到健康发展。

钱红 云南省昆明市云秀书院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认为如果能将3D打印技术用于物理教学中,一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初中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就是“走进神奇”,如果用3D打印技术为学生呈现打印出来的小物品,这种神奇比教师任何天花乱坠的说辞都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学生也会发自内心地赞叹;又如,在物理学科中,场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能借助3D打印技术把初中教材中磁体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那对教学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再如,在讲授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时,核电站采取核裂变方式获得核能的内容,往往空洞乏味,如果能依托3D打印技术,将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模型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那将会事半功倍。

张友梅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冠益中学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趋成熟,诸多领域都对这项能直接将蓝图变成实物的技术青睐有加。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对这项技术走进化学课堂充满了期待!化学课中有很多的分子结构让学生难以想象,尤其是有机分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多变,反应机理晦涩难懂,对于想象力差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就是一场灾难。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分子模型并立即打印出来,再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就能变想象为直观,分子结构不再难懂。我们还有很多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去设计,并进行实验装置的打印,把设计变成现实。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热情一定会空前高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期待3D打印机早日走进化学课堂!

猜你喜欢

打印机建模软件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新奇有趣的打印机
创意
打印机“故障”修改系统能解决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有趣的识花软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