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油茶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15-10-31俞秀兰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尺蛾软腐病油茶

俞秀兰

(浦城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试析油茶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俞秀兰

(浦城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油茶林管理的垦覆、修剪、施肥、换种、投粉等技术,重点分析了防治油茶林病虫害的方法,以提高油茶林管理水平。

油茶;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

1 引言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为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油茶的主要价值有这几方面:①经济价值,油茶种子含油30%以上,可以食用、润发、调药,可以制造蜡烛和肥皂,还可以用作机油的代用品。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是食品、化工、轻工产品等原料;茶籽壳可以制成糖醛、活性炭等;用茶树灰洗头可以杀死虱子。②食用价值,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的作用。③环境价值,油茶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具有很高的生物质能源应用价值,抗污染能力极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④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茶籽饼外用能治皮肤瘙痒,浸出液能消灭钉螺、蝇蛆;茶树根能治疗急性咽喉炎、胃痛、扭挫伤。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是油茶的生长适宜区和自然分布区,也是我国油茶生产的重点产区之一。但是全省油茶林占有面积仅为适宜种植面积的1/10,油茶产值和单产茶油量都不高,因此,加强油茶林的科学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油茶林的稳产高产,是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

2 油茶林管理技术

2.1垦覆

垦覆又叫挖茶山或铲山,指对油茶成林的抚育管理。垦覆可以清除林内灌木、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疏松和改良土壤,蓄积更多的水分、养分,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改善环境,减少病虫害,为来年油茶的生根、抽梢、发叶、开花结果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油茶产量。油茶垦覆有全垦、带垦、穴垦等方法。根据季节不同,目的不同,油茶垦覆要求也不一样。夏季垦覆主要是增加土壤的蓄水和透气能力,预防干旱,应该采取深度在10cm左右的浅耕。冬季垦覆应该采取15~20cm左右的深挖,深挖有时间要求限制,一般三年深挖1次,一年中耕1次,不能年年深挖。因为深挖会损伤较多的茶树根,影响营养和水分的供应,深挖次数过多的话会导致油茶生长缓慢,甚至枯死。

根据实验得知,垦覆过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比垦覆前的土壤高一倍,显著改善了水肥条件,促进了油茶增产。如:林地土层0~29cm处,土壤孔隙度为77.7%,29~47cm处总孔隙度为62.6%,垦覆过后土壤的氮、磷、钾与垦覆前对比值见表1。

表1 不同经营方式下土壤氮、磷、钾的含量值

2.2修剪

通过修剪,可以提高油茶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营养物质,实现油茶增产的目的。成林油茶最佳修剪时间为12月到次年2月,即收取果实后到萌发春芽期间。这个时段树木生长缓慢,剪口便于愈合。经过适度修剪,可以扩大树冠适度,增加树冠表面层次,提高空间利用率,扩大油茶结果面。常用的修剪顺序是:先剪树冠内部,再剪树冠外部;先剪树木下部,再剪中部和上部。修剪方法是轻剪阳坡,多剪阴坡;重剪冠下,轻剪冠上;重剪密林,轻剪稀林;重剪老树,轻剪幼树;树木长势旺的轻剪,弱的重剪等。修剪后要及时抹除萌芽,清除剪去的枝条,防止消耗养分和干扰树形。

2.3施肥

充足的养分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因素,而缺肥则是导致油茶成林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因为缺肥引起的早期生理落果占到油茶整体落果率的50%以上。根据油茶生长规律和需求进行合理施肥,可以促使油茶林增产30~50%。由于季节不同,油茶需要的肥料也不同。一般春季为促使春梢和幼果发育,以速效氮肥为主,辅以适量磷、钾肥;夏季为促进花芽分化和壮果增长,要多施磷、钾肥,辅以适量氮肥;冬季为恢复树势、固果和防寒,要多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辅以氮、磷肥。施肥方法有条状沟施、环状沟施及叶面喷施等方法。由于油茶林所处的地理位置致使大面积施肥比较困难,但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做到茶枯还山、绿肥上山,合理促进油茶的稳定高产。

2.4换种

结合油茶品种、立地条件、树龄、管理方式等因素,按照存优去劣和良种壮苗的原则,对于密实的茶林予以疏伐,稀疏的茶林予以补植,达到进一步改善林相、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作为油茶群体,在单位面积内有了相应的株数,就能形成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光合作用率,获得更多的光合产物,满足油茶丰产的需要。

2.5投粉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自花不孕或可孕率很低。为了加大油茶花粉的有效传粉率,除了依靠风力传播和昆虫传粉外,必须进行人工引放。在油茶林地的梯埂壁上或土壤疏松的树冠下,选取授粉效果最好的昆虫——野生土蜂投放,扩大油茶花粉的授粉面积和效率,提高油茶的坐果率。

3 油茶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油茶自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很少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但是,危害油茶林的病虫害种类很多,能造成油茶林严重减产的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油茶尺蛾、茶毒蛾等。

3.1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引起油茶大量落花、落果,还会引起茶树枝干枯死和整株死亡。炭疽病与油茶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发病适宜温度在25~28℃,湿度越高,病害蔓延和发展的速度越快。发病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5月份直至10月。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是:冬前防治,定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严重病株要在冬春季进行清除和集中烧毁,避免病害蔓延。

3.2软腐病防治

油茶软腐病会危害叶片和果实,造成大量落叶和落果,干旱季节会导致枝干枯死和整株死亡。油茶软腐病一般在3月开始发病,4~5月阴雨时节蔓延很快,6~8月病害出现高峰,严重时油茶叶、果全部落光,10月以后逐渐停止,如图1所示。

图1 油茶软腐病

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是:病害发生前,定期选择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 1500倍液或1/100波尔多液进行喷洒。此外,在冬春季要进行深挖垦覆,清除病叶、病果,减少越冬病菌的危害。

3.3根腐病

油茶根腐病,是由于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其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很大,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是引发此病的主要环境条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的危害后,伤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是:一般采用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使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使用铜制剂或甲霜恶霉灵进行药剂防治,发病时,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处理。此外,还要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3.4油茶尺蛾

油茶尺蛾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会将树叶吃光,致使油茶果枯死早落,无法成熟,树势衰弱难以恢复。此虫发生期早,3月上旬为产卵盛期,繁殖量大,幼虫危害期集中,5月危害最强烈,如图2所示。

图2 油茶尺蛾

油茶尺蛾的防治方法是:在幼虫3龄以前可选择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75%辛硫磷2000倍液、80%杀虫脒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等;喷洒苏云金杆菌1亿孢子/ ml的菌液,防治3~4龄幼虫效果最好,也可利用蚂蚁、益鸟等捕食性天敌。此外,还可在虫蛹期结合冬季垦覆和夏季中耕杀灭虫蛹。

3.5茶毒蛾

茶毒蛾幼虫吃食茶叶,大面积发生时会造成树势衰弱,茶籽减产,直至树木死亡。福建一般一年繁殖3~4代。

茶毒蛾的防治方法是:幼虫期喷洒每1g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等细菌农药300~500倍液;幼虫3龄以前,选择90%晶体敌百虫、25%亚胺硫磷、50%马拉松、50%系螟松、80%敌敌畏1000~ 2000倍液喷洒。此外,还可选用灭蛹、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等方式消灭虫害。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的种植现状是良种造林比重小,老残林比重高,缺少科学的油茶造林技术,油茶林管理水平低下,病虫害多发,威胁着油茶林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油茶林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必须科学管理油茶林,有效控制油茶林病虫害的蔓延,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李永红.油茶成年林抚育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2(38):73~74.

[2]汪云霞.油茶造林技术[J].农技服务,2013(30):470~471.

[3]杨海红.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03):87~89.

S664.9

A

1673-0038(2015)12-0161-02

2015-3-2

猜你喜欢

尺蛾软腐病油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烟雾剂防治桉树尺蛾试验初报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工业黑化的是桦尺蠖还是桦尺蛾
危害桉树的3种主要尺蛾林间分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