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

2015-10-31苏文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冲孔成孔桩基础

苏文华

(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 563000)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

苏文华

(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563000)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工程对于承受力要求十分高。因此,针对一些达不到要求的地基土,必须对其进行加固,通过桩基础的方式提高地基的整体性和刚度,进而增大其纵向和横向的荷载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做了具体探讨。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速度十分快。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后期使用安全。对此,合理进行桩基施工,做好其质量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的应用

1.1桩基工程类型

桩基础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人工挖孔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是依靠人工完成的,具有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承载力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建筑中。③预制桩技术。预制桩适用于要求高的建筑中,其具有强度高、节省材料的特点。预制桩的施工是利用沉桩设备把预制桩压入振土中,在具体的施工中需注意预制桩顶部的高度以及方向,并对每个桩基础的间距进行控制,防止锤击时振幅过大而造成桩基础周围的土变形。③灌注桩技术。灌注桩的施工可采用冲击法或是沉管法。冲击法适应于土质松软的土地,操作简单,但需做好防坍塌工作;沉管法在施工容易将土体挤压变形。

1.2桩基工程应用要点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桩基础的选择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需遵循下列原则∶①依据土层条件因地制宜。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需考虑土壤的成分、桩端持力层的深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等因素,并根据各种桩基础的结构和技术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③基础荷载量的有效控制。基础荷载量是影响单桩的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前需要对建筑上层和基础荷载量进行详细计算,并设计出合适的桩基础。③工程进度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采取措施准确把握工程施工进度。例如∶如果工程施工的工期较长,可利用人工挖孔桩进行施工,以降低成本。

2 实例分析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2.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约6万m2,由8栋楼组成,地上层数15~16层,地下1层。二期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以中-微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桩端需进入持力层一倍桩径,桩钢筋笼沿桩身通长设置,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

2.2场地地质问题分析

①本工程表层杂填土层超厚,最深处达到地面以下5.8m,并且杂填土中含有大量的条石和乱毛石,给冲孔桩开孔带来极大的困难。③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层厚以及岩石夹层多,不利于持力层的判定,极有可能对成孔质量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若判定不清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③软土层厚,本工程场地地面以下6~20m、30~50m为淤泥层和淤泥质土层,呈饱和,流塑状,该软弱土质层易发生冲孔桩成孔缩径和坍塌现象。④局部砂层厚,本工程场地地面以下16~34m为粗砂层,在冲孔过程中易造成塌孔、卡锤的现象。⑤岩层起伏大,岩层结构起伏较大时,当冲孔桩达到岩面时,由于岩层面角度陡峭,这时极易出现冲孔偏位、卡锤的现象。⑥软硬地层分布复杂,成孔冲击施工过程垂直度难以控制。⑦桩长较长,成孔较深,加大成孔难度以及地下不可控的风险。

2.3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结合前期勘察报告中数据及以往施工经验,对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具体分析。

2.3.1泥浆质量控制

(1)泥浆制作。由于本工程的淤泥层和砂层超厚的特点,在制作泥浆的过程中应适当加入膨润土,提高泥浆的粘度,可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起到防止塌孔的作用。

(2)泥浆循环。应根据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配制钻孔循环的泥浆,其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3)泥浆置换。在进入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时应采用制备泥浆,同时加大泥浆比重,加大泥浆的携渣能力。由于进入风化层后,泥浆含砂率较高及携渣能力较大,在泥浆循环时采取滤砂和滤渣措施∶一方面及时清理泥浆池内沉渣,另一方面采用在排浆沟上设过滤网或采用滤砂筒。

2.3.2冲击成孔的质量控制要点

(1)开孔控制

本工程表层土为杂填土,埋深2~5m,其中存在着大量乱毛石和条石,因此开孔时,桩锤应低锤密击,减少对周边土层的扰动,防止毛石的滑落造成卡钻。

(2)主要土层、岩层冲程控制

①本工程的粗砂层厚薄不一、分布不均。对此。在粗砂层较薄时,可加大泥浆比重,冲击成孔时采用小冲程反复冲击的方法,使泥浆挤入孔壁周围的土层,以增加孔壁稳定性的目的;在粗砂层较厚时,宜加大泥浆比重,并采用中冲程,冲程宜控制在2~3m范围,以减少冲击成孔过程对孔壁砂层的反复扰动,保证孔壁的稳定。③本工程的岩层埋深较深,当钻进入强风化岩岩层时,孔深约在50m附近,孔内泥浆对钻头冲击的阻力加大,此时宜加大冲程,但不宜超过3m。当发现有轻微卡锤现象时,应立即降低冲程,采用低锤密击或间断冲击,以免造成卡钻。

(3)主要土层、岩层钻进速度控制

①在淤泥土层中冲击成孔时,钻进速度过快,易造成塌孔。根据以往冲击成孔的施工经验,钻进至淤泥层时,冲击频率宜控制在20~30次/min范围内,钻进速度2~3m/h。③在粗砂层中冲击成孔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以缩短在砂层的停留时间,减少塌孔。根据以往冲击成孔的施工经验,钻进至粗砂层时,冲击频率宜控制在30~35次/min,钻进速度1~2m/h。③在强风化岩层中冲击成孔时,可适当提高冲击频率,由于强风化岩岩层的稳定,基本不存在塌孔的现象。根据以往冲击成孔的施工经验,钻进至强风化岩层时,冲击频率宜控制在35~40次/min范围内,钻进速度0.5~1.5m/h。

(4)主要土层、岩层泥浆比重控制

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钻进时,可按表1进行。

表1 主要土层、岩层中钻进操作要点

(5)桩身垂直度控制

为保证桩身垂直度,在孔深钻进4~5m时,应对桩锤的钢丝绳垂直度进行检查,如垂直度超过1%时,应对孔位进行上下扫孔,保证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再继续钻进。当钻进至岩层或软硬交界的土层时,应根据土层曲线图确定该桩孔软硬层的起伏坡度,当坡度较大时,软硬层交界面宜采用小冲程反复冲击或间断冲击的方法进行成孔,这样可避免因基底土质软硬不一而造成冲孔钻头倾斜,降低成孔垂直度偏差,更可大大降低卡钻的风险。如果发生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500mm处,然后重新冲孔。

(6)持力层判定

本工程以中-微风化花岗岩做为持力层,而持力层岩面的判定需以岩样为主以地勘标高为辅。正常的岩面判定做法为在孔口捞取泥浆循环的泥浆携渣,检查携渣中的岩样。由于本工程部分冲孔桩孔深达到60m以上,判定持力层所需岩样难以随泥浆循环携带至孔口,为保证质量需结合如下几个步骤综合判定∶①采用掏渣筒进行孔底掏渣,检查掏渣筒的岩样,掏渣筒中的中~微风化花岗岩的岩样比例需大于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比例;③参考地勘报告,绘制桩孔岩面标高图,需冲孔至地勘岩面标高;③每小时进尺小于20cm。同时满足以上3个要求方可判定入持。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中,场地内存在部分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一些岩石夹层,质地也极其坚硬,其岩样色泽与中-微风化花岗岩接近,施工中常发现未钻进至地勘标高,则已出现中-微风化的岩样,干扰持力层的判定,此时判定持力层需以参照地勘标高为主,必要时需联系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补勘。对于相邻地勘点间距较远的位置、岩面起伏较大的位置以及岩面难以判定的位置,需提前联系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补勘,以保证成孔质量。

(7)终孔砍岩控制

当冲孔桩钻进至中-微风化花岗岩时,由于本工程的中-微风化花岗岩岩层的质地极其坚硬,常规砍岩时间至少在3h以上,且钻锤端部焊接的合金刃齿极易磨损甚至丢失,重新焊接钻头即耽误工期又增加成本,机台开机人员及桩基队伍进入砍岩后更是消极怠工,对砍岩的质量控制更是重中之重。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须对进入砍岩每根桩需做好砍岩标记,在砍岩过程指派专人负责监督和记录,基岩每钻进200~300mm取样一次,以保证成孔质量。

3 结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认识到桩基工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与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而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步骤,避免断钻、卡钻以及塌孔等现象的出现,确保桩基质量到达相应的规范要求。

[1]贾文彪.浅析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及应对之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7)∶58.

[2]卢胜道.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179~180.

[3]王立成,王沛,王心谦.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675.

TU753.3

A

1673-0038(2015)11-0052-02

∶2015-2-20

∶苏文华(1964-),男,贵州遵义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工民建工作。

猜你喜欢

冲孔成孔桩基础
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杂填土区灌注桩成孔方案比选分析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