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设计与实施

2015-10-31贺燕张煜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会审系统化施工图

贺燕 张煜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520)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设计与实施

贺燕张煜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广东广州510520)

当前技工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改革技工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笔者选取《施工图识读与会审》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情形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获得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课程设计与实施;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学习情境;职业能力

现代企业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而迎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阶段,企业逐步改变了以往的管理和运行方式,弱化了岗位分工,但却提高了岗位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因此,除了具备岗位能力以外,技能型人才还必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我国技工教育目前实行的是工学结合、且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改革技工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过程。笔者下面将选取《建筑识图》这个例子,探讨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情形。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含义和目的

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使综合性的、复杂的专业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即所谓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又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培养职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只有感受、体验、经历了真正的工作过程,其独立工作的能力才可能培养起来。结构化、系统化地设计学习情境,这就是所谓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学习领域实际上就是课程,能够将整个工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体现出来;而将学习领域中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等放在职业的行为过程和工作任务的背景下,进行方法论和教学论的转换,构成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就是所谓的学习情境,隶属于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也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生可从个性中将一般和共性抽象出来,于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恒定的思维模式,进而面对其它的具体与个性。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步骤

2.1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向

(1)遵循职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

(2)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总目标,而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3)将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充分体现出来;

(4)职业资格标准涵盖在内;

(5)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注意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合作。

2.2《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是由具体“工作领域”转化过来的,其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专业教学单元,基础是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这个学习领域是由建筑工程图纸会审这一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的,在课程体系中,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同时又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服务,使该门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实施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图示方法及建设工程的基本构造,对建筑专业施工图能够熟练地识读,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能够参与到施工图纸会审工作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可以灵活应对,并形成严格的纪律观念、品德高尚,在工作过程中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协商、合作等。

2.3学习情境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包含在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职业信息就表现为学习情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需要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学习情境来完成一门学习领域的课程,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是平行、递进的、联系的,及难度对学习者的要求、开放性等逐渐递增。《施工图识读与会审》根据这一原则构建了三个学习情境,涉及到整个工作过程,而且做到了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见表1。

表1 学习情境一览表

这些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而且是独立的,只是步骤在重复,逐步加深起内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程度,不过相互之间是能够进行比较的,因为隶属的工作范畴是一致的。所以,利用这三个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通过比较进行思考,进而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2.4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设计

工作任务即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也是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通过工作使学习任务得以完成。《施工图识读与会审》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选择典型的、可以将真实工作情境反映出来的,使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够充分结合起来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见图1。各任务中包含的工作过程都是完整的,即下达任务、准备知识、计划工作、实施工作、评价验收,而且还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逐渐增加难度,从而能够循序渐进的积累知识与技能。

图1 学习性工作任务及内容设计图

要紧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个中心选取《施工图识读与会审》的学习内容,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重组传统的学科知识,将建筑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对从业人员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融合进来,从而使学习情境的内容能够很好地衔接前后课程、职业标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等,而且还要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由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最后到专家这样一个步骤发展,把工作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将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5学习场景设计

特定的教学场所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使学习情境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得到满足,需要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室(即工作室)搭建起来,而且要做到源于现场,又高于现场。在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室对《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进行教学,模拟施工现场布置工作室,同时又将进行实训教学的实训环境营造出来,让学生形成在真实的场景中工作的感觉。在施工阶段实训区,按工作过程展示不同阶段所需的施工工艺、建筑构造模型及对应的图纸,以生动形象的实物介绍取代抽象的建筑识图理论,学生还可在此反复地进行演练,这种工作站做到了课堂和实习地点的统一、教、学、做的统一,可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更加丰富。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应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让他们在合作式的、自我控制的学习环境中,借助开放式的思维、认识以及工作方式,将工作任务独立完成。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的专业对话伙伴,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不断反思、提高和完善,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得到提升。《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基于实际的工程施工图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识读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为更好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组建工作团队,结合教师提供的工程图纸,针对工程特点,查阅相关资料,以工作任务的要求为依据进行调查研究,分组讨论,进而将计划制定出来,并根据工程的影响因素以及特点等具体实施工作,最后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经历了整个工作过程后,学生对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能力进行观察、思考以及自主学习,他们的职业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协作,使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并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纪律观念树立起来,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利于他们与客户之间建立起持久而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验收评价中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节约等意识加以强调,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由易到难逐步识读各种工程施工图,如先是简单的砌体结构,然后是比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最终能够识读相当复杂的钢结构等,识读的步骤和过程都是一致的,不同在于难易程度,这样,随着工作任务越来越复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多,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能力。

4 结束语

技工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是课程改革,这也是使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设计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对职业发展规律予以尊重,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努力培养他们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不过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当的复杂,教师作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的开发主体,除了从抽象的角度阐述一般的理论和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机结合原理与专业特点,进而对每个环节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这样才能将高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出来。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陈卓.《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学习情境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4]孙志华.建筑工程识图、审图要点[J].民营科技,2010(05).

G712.3

A

1673-0038(2015)11-0119-02

∶2015-2-25

∶贺燕(1985-),女,助理讲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煜(1982-),男,建筑设计讲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会审系统化施工图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论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司法价值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时吊装研究探讨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探讨PKPM BIM施工图软件的开发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会审的原则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