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5-10-31赵开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石术肾盂肾镜

赵开东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赵开东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本文就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自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参照组患者给予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石率、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微创;皮肾镜;肾盂切开;清石率;并发症

肾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性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1]。近年来随之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创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为探究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法对于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患者分别给予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90例,均经X线、CT、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被证实为肾结石;依据入院顺序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25~67岁,平均年龄为(45.2±7.5)岁;病程为25 d~10年,平均病程为(4.3±1.7)年;单侧32例,双侧13例;其中19例患者伴有肾积水。参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均在22~68岁,平均年龄为(45.4±7.8)岁;病程为30 d~9年,平均病程为(4.5±1.8)年;单侧35例,双侧10例;其中17例患者伴有肾积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排除伴有严重心、肺、肝功能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其截石位,在输尿镜直视条件下进行输尿管插管,并将Fr6置留管妥善固定。协助患者取俯卧体位,经B超定位,确定结石位置及分布,选取穿刺点,使用18G穿刺针刺入并抵达结石位置,将斑马导丝引入并利用筋膜扩张器形成取石通道。使用肾镜探寻到结石以后,利用弹道碎石杆碎石,并进行脉冲高压水流给予冲洗处理。成功取石以后,拔出输尿管导管,置入双J管与肾造瘘管。在手术后的一周内进行B超复查时结石无残留可将肾造瘘管拔出,1个月时可将双J管拔出。

参照组患者给予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在患侧12肋下取手术切口,在逐层切开后将肾脏游离,给予肾盂钝性分离直至肾大盂,对肾窦内肾盂采取弧形切开手法,将结石取出后,采用可吸收线给予缝合,并配合止血处理。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之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经比较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注:*为与参照组较P<0.05

平均住院时间(d)实验组 45 35.4±10.7*82.4±14.0* 2.2±0.8* 10.2±2.4*参照组 45 71.5±22.6 135.4±27.8 6.3±1.8 15.6±3.8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时间(d)

2.2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实验组中有42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3.33%(42/45),随访发现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1.11%(5/45);参照组中有40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88.89%(40/45),随访发现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33%(6/45);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参照组中有1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8/45),经比较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肾结石是指在肾盂、肾盏、输尿管与肾盂连接等部位的结石,肾盂内结石与肾盏内结石较为常见[2],该病的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影响、饮食影响以及药物影响等[3]。肾结石的治疗目的是将结石取出或排出,解除梗阻,减轻患者疼痛,保护肾功能。

经皮肾镜最早是在1976年被提出,当时该技术尚未成熟,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手术成本也相对较高[4],广泛实施具有一定难度。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在B超的可视条件下进行,建立安全性极高的皮肾通道,具有出血量少的优势,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是需将患者的各组织层逐一切开,与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其出血量较多,同时也增加了感染概率与康复难度。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法的优势是,在B超的可视条件下,将肾盂与肾盏的解剖关系清楚的显示出来,并明确结石到达皮肤的距离,使术者更加准确的选取穿刺点以及穿刺深度[5]。超声定位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利用肾镜探查可以降低结石的残留率。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参照组患者给予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优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说明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蒲世年.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20-1721.

[2] 何大鹏,谢习颂,王忠,等.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4):507-509.

[3] 唐良平.肾窦内肾盂及肾后下段联合切开治疗肾巨鹿角形结石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7):1034-1036.

[4] 刘光香,费夏玮,张士伟,等.X线联合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86例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1):18-20.

[5] 崔木平,刘旭日,鲍景国,等.免穿刺架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8):715-717.

R692.4

B

1671-8194(2015)35-0189-02

猜你喜欢

石术肾盂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