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超短波治疗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观察

2015-10-31葛绍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超短波阿奇霉素

葛绍华

(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儿科,福建 建瓯 353100)

阿奇霉素联合超短波治疗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观察

葛绍华

(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儿科,福建 建瓯 353100)

目的 探讨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超短波方式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和超短波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80.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超短波方式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

支原体肺炎;小儿;超短波;临床效果

肺炎支原体(MP)是导致儿童呼吸道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学龄儿童为该病的好发群体[1]。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咳嗽,疾病的治愈存在较大难度,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超短的方式对4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性别:男52例,女30例;年龄:1~8岁,平均(4.58±2.36)岁;病程:1~6 d,平均(3.71±2.01)d。所有患儿支原体肺炎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症状。随机将所选患儿平分为2组,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患者接受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剂10 mg/(kg•d),滴注1次/天,滴注速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快。41例患儿连续接受滴注3~5 d后改口服相同剂量的阿奇霉素片,服药时间为5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在接受超短波治疗。将CD-IA型超短波仪(生产企业:长春艾尔肯医用电器有限公司)一电极板放置在患儿前胸相应位置,一电极板放置于患儿后背相应位置,将功率调为100 W。患儿接受治疗1次/天,20分钟/次,治疗5 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偶有或完全没有咳嗽,无痰鸣音,听诊两肺未见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病灶完全消失;好转:患儿偶尔咳嗽,痰鸣音减轻较为显著,肺部啰音明显减少,X线检查可见病灶明显缩小;无效: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及各项体征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接受相应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80.4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5.02±1.13)d、(6.65 ±1.35)d,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不良反应情况:接受相应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均无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小儿MP感染的发病每年均在不断上升,10%~30%社区发生获得性肺炎均是由获得性肺炎引起的[3]。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MP肺炎为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学龄儿童为该病的高发群体,患儿临床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部分患儿阳性体征无明显性。随着MP肺炎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肺外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如不能及时接受积极治疗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治疗MP感染的关键在于早期选用合理抗生素进行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MP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部分患者使用该种药物时敏感性较低,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如肺损害程度不断加深对发展成难治性MP。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提高疗效,通常会不断增强抗生素的使用。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巨大损伤。临床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相比,加用超短波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肌体损伤。超短波主要应用高频透热电流通过电场方式对肌体发生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用超短波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肌体局部血循环得到改善,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水肿得到有效消除,改善并调节血管神经功能状态,增强肌体免疫力,且可有效对局部炎性物质、病理代谢产物进行彻底清除。超短波在两个电极间会形成弧形电场,促进局部组织pH值趋向碱性,可有效促进存在于肺组织酸中毒得到改善或消失。同时,应用超短波进行治疗,可扰乱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抑制扰乱病原微生物生长。局部组织趋向碱性,可促进炎症组织得到尽快修复,便于药物更好地通过血管壁直达病灶组织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超短波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超短波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马爽,杜文莹,曹平生,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2(12):372-373.

[2] 史晓霞.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气道高反应的中医治疗[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8(35):188-199.

[3] 胡家才,李清泉,向建武,等.超短波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9(26):506-507.

R725.6

B

1671-8194(2015)35-0127-02

猜你喜欢

超短波阿奇霉素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超短波在TM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D-柠檬烯对衣霉素诱导的胰腺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