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教师成长

2015-10-31孙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开课理念微信

孙众

我出身于一个教育之家,姥姥、妈妈等十几位亲人从事过教育工作。妈妈当了一辈子幼儿园教师,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她真是我们的骄傲。妈妈后来跟我说,每年她都要承担几次省市级,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公开课,外出听课学习的次数不多,对她来说,每次公开课都是非常宝贵而有效的专业成长机会。如今妈妈早已退休,我则成为了一名教师。三十年光阴疾行,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教师从节奏慢、环境静、物质简、交流陋的年代里走出来,面对着一个移动化、碎片化、技术化且求快求新的时代,我以及我的教师同行们如何找到适合时代、适合自己的有效成长方式?

教师节,是全社会表达对教师职业认同和尊重的日子,也应该是教师群体对职业价值进行反思和审视的时刻。今年的教师节,除去校园鲜花、电视新闻等传统庆祝方式以外,最多的祝福是在手机上。有发红包的,让群里当教师的才能去抢;有做微信海报的,把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的点滴感人瞬间记录下来;有发布电影《启功》首映式通知的,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最佳诠释。在给手机强大传播功能点赞的同时,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这早已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人际交往乃至社会生存,越来越多呈现出“线上沟通+线下实践”的混合存在形式。微信支付实现了线上购物,线下使用;手机订餐实现了线上团购,线上品味;教育公共号实现了手机学习,课堂应用。这种混合式的新型生存形态,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成长大环境。

关于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前几年有多个借助于博客、好看簿等Web2.0社会交往工具的区域型教师专业发展群落,教师热情高,参与度广,曾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期待能够成为技术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式。然而这种由技术主导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把握不住根本目的的前提下,很容易发展成为一时热潮,而不能带来长久的、深入的改变。因为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永远不变的是教学理念。教师终其一身都要追求如何实现职业定位,即知识的领路者,精神的开拓者,思维的培养者,情感的感化者,并在课堂中加以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永远都在变化的因素之一就是技术环境。如果让技术成为专业发展的驱动力,教师就会发现博客、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扑面而来,每天疲于学习新技术,每节课都要忙于把刚学会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还没来得及自如应用后的深入整合时,技术已然更新,于是一轮一轮的技术热潮退去以后,教学理念的失落与错位就会浮出水面,最后只剩下一道又一道的“李克东难题”。所以破解李克东难题的方法,或者技术时代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那就是回归到教育理念为驱动力的专业发展,技术可以更新,可以变化,但是要编织(weave in)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像使用微信那样,没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技术负担,像用手机打电话一样,我们是在使用一种信手拈来,甚至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用编织到日常教学中的技术工具,来驱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线上沟通+线下实践”的混合理念,才会实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目的没变,但利用在线课程和社区进行学习的效率会提高;深度互动的目的没变,但是用技术手段进行交流的对象会更加丰富,交流渠道会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没变,但基于技术的教师成长会更加轻松。今天的我,早已习惯了上网看视频公开课,使用微信读教育公共号,打开手机通过移动直播平台,参加正在另一个城市举办的学术会议……

妈妈年事已高,在TPACK、翻转课堂、慕课等话题上我无法与她沟通,但如何当一名好老师,如何让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更顺畅,妈妈永远是我的对话伙伴,因为教学理念不变,技术只是编织进了我的生活、我的职业。

猜你喜欢

公开课理念微信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用心处事
第一次公开课
微信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微信
微信